麥克杜格爾模型

麥克杜格爾模型

麥克杜格爾模型是麥克杜格爾在1960年提出來,後經肯普發展,用於分析國際資本流動的一般理論模型,其分析的是國際資本流動對資本輸出國、資本輸入國及整個世界生產和國民收入分配的影響。

基本信息

模型定義

麥克杜格爾和肯普認為,國際間不存在限制資本流動的因素,資本可以自由地從資本要素豐富的國家流向資本要素短缺的國家。資本流動的原因在於前者的資本價格低於後者。資本國際流動的結果將通過資本存量的調整使各國資本價格趨於均等,從而提高世界資源的利用率,增加世界各國的總產量和各國的福利。

內容介紹

國際資本流動的經濟效應—麥克杜格爾模型模型如下:

現在假設世界由資本輸出國(A國)和資本輸入國(B國)組成。在封閉的經濟條件下,兩國存在充分的競爭,資本的價格由資本的邊際生產力決定。由於資本邊際生產力存在遞減的現象,資本供應豐裕的輸出國的資本邊際生產力低於資本輸入國。

在上圖中,橫軸代表資本數量,縱軸代表資本邊際生產力。OA為資本輸出國A國的原點,OAQ為A國擁有的資本量,AA’為A國的資本邊際生產力曲線;OB為資本輸入國B國的原點,OBQ為B國擁有的資本量,BB’為B國的資本邊際生產力曲線。OAOB是 世界資本總量。

在資本流動前,A國使用OAQ量的資本,生產總量為OAADQ,資本的價格(即資本的邊際生產力)為OAC;此時B國使用OBQ量的資本,生產出OBBFQ的產量,資本的價格為OBG。很明顯,A國的資本價格低於B國的資本價格。由於資本可以在國際間自由流動,於是資本價格較低的A的資本便會流向資本價格較高的B國,直到兩國的資本邊際生產力相等,即OAL=OBN時才會停止。這過程中,有SQ量的資本從A國流入B國,最後導致兩國的資本生產力趨於相等,即它們的資本邊際生產力最後都等於ES。

資本流動的結果,A國的生產量變為OAAES,B國的生產量為OBBES。與資本流動前的總產量OAADQ+OBBFQ相比,世界的總產量增加了三解DEF部分。這表明,資本國際流動有利於增進全世界的產量和福利水平,它是生產資源在世界範圍內得到最佳化配置的結果。

對於向外輸出醬資本的A國來說,其國內產量因對外投資而減少了ESQD,但其國民收入並沒有下降,而是增加了。因為在國內產量減少的同時,該國又獲得了ESQM的對外投資總收益(對外投資量×資本的邊際生產力)。只要對投資收益大於因國內生產縮減而損失的收入,資本輸出國的國民收入就會增加。圖中,A國的收淨增加了三角形EMD部分。一般來說,對外投資的收益率都會高於國內投資,從純收入的角度進行分析,輸出資本很少會使一國的總收入因此減少。

而對於輸入資本B國來說,由於使用了QS部分的外資,其總產量增加了ESQF部分。其中ESQM作為外資收益支付給A國,EMF部分是B國國民收入的淨增加。對於資本輸入國來說,只要引進資本後增加的產量大於必須支付給外國投資者的報酬,該國的淨收益就會增加。

由此可見,國際資本流動使資本輸出國和資本輸入國同時分享了世界總產量增加所帶來的利益。但另外一方面,資本流動對A、B兩國不同要素所有者的影響是不同的。對於A國來說,資本收入因資本輸出帶來的資本邊際生產力的提高而增加了。但對勞動者來說就不那么走運了,他們會因國內生產、就業的減少而降低收入。在上圖中,A國的資本收入在資本流動前為OACDQ,流動後為OALMQ(國內部分OALES+國外部分SEMQ),淨增了CLMD部分。而勞動者的總收入在資本流動前ACD,資本流動後減為ALE,有LCDE部分的收入轉移到了資本所有者手裡。B國的情況與此恰恰相反,其國內資本收入因外資流入帶來的資本邊際生產力降低而減少,勞動者的收益則因此增加。在圖中,B國的資本收益由資本流動前的OBGFQ變為OBNMQ,減少了NGFM。而勞動者的收入卻由BFG增加到BEN,增加了GFEN部分。

模型價值

麥克杜格爾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國際資本流動的一般規律,說明了資本流動能增加總產量,並使有關國家分享其利益,同時還產生了國內收入的再分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