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金沙

麗水金沙

《麗水金沙》以舞蹈詩畫的形式,薈萃了麗江奇山異水孕育的獨特的滇西北高原民族文化氣象、亘古絕麗的古納西王國的文化寶藏,擇取麗江各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意象,全方位地展現了麗江獨特而博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麗水金沙》共分四場:“序”、“水”、“山”、“情”。

基本信息

簡介

麗水金沙麗水金沙

《東巴經》說,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叫做“孰”。“孰”與人類是同父異母的兄弟。當你沿著千

年茶馬古道走進麗江,走進神秘靈秀的古納西王國,便深深地體會到“孰”的手足親情。三江併流(怒江、瀾滄江、金沙江)的情致,高原雪山的肅穆,帶著大自然的輕柔之風,拂掃俗世競逐的風塵,慰借人類疲憊的心靈。身處納西淨地客棧庭院之中,欣賞麗江的夜晚身處麗江的夜晚,山地民族以特有的寧靜與祥和,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一片輕歌曼舞,一種天人合一。納西族的棒棒會、彝族的火把節、摩梭人的走婚還有為了追求自由愛情的殉情,以晚會的形式展示給我們這些不曾接觸過麗江的遊人。這不僅是一台展示少數民族風情的晚會,更是一次心靈的旅行,遠離喧囂的都市,感受這原始的聲音,還有什麼比這更愜意的?

第一場“水”

在詩的意境中,悠然自得的傣家姑娘帶著水的柔情,讓你走進寧靜和諧的桃花源。

水是大地的瓊漿,滋養萬物;水是流動的月亮,折射人類心靈之光;水是如花的女人,穿過情思的煙雨,跳著柔柔的傣家舞,將生命帶入永恆,生生不息,源遠流長。

第二場“山”

以民族風俗畫的結構方式,將納西族的“棒棒會”、花傈僳族的“趕豬調”、藏族的“織氆氌”、各民族的“找姑娘”及“火把節”等散金碎玉串成迷人的花環,多角度多側面地展示了靚麗的民族風采。山是大地的脊樑,錚錚鐵骨,掮著人類生存的希望;山是燃燒的太陽,孕育力量、激情與堅強。山的子民豪放、率直、真性情。當你把色彩與力量、曲調與情感、舞蹈與生命融合在一起,山的偉岸賦予人類無比壯麗與輝煌。

第三場“情”

麗水金沙麗水金沙

擇取並表現了麗江最具代表性的婚戀文化:世界上唯一留存的母系氏族——瀘沽湖畔摩梭人夜訪晨歸

的阿夏走婚習俗;納西族感人至深的殉情故事及心神嚮往的玉龍第三國;委婉動聽的心曲,纏綿悱惻的情感,技高情長的舞蹈,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麗江婚戀文化的無窮魅力。愛與死是人類永恆的主題。五千年文明仍剪不斷母系氏族婚姻習俗的臍帶。靈魂與肉體、理智與情感、現實與未來,生命里永遠迸射著愛的激情。人類的理智呼喚文明,人類的慾火渴求野性,亘古絕麗的愛衝擊文明的藩籬,生死不渝,書寫人類歷史最偉大、雋永的華美篇章 《麗水金沙》是一台旅遊歌舞晚會,它充分運用現代藝術手段和表現方式,通過優美的舞蹈語彙、扣人心弦的音樂曲調、豐富多彩的民族服飾、立體恢弘的舞蹈場面、出神入化的燈光效果,大大強化、提升了民族歌舞的表現力,開創了民族歌舞新的表現形式,對觀眾具有強烈的藝術衝擊力和震撼力。

相關內容

麗江以世外桃源般的巨大誘惑,吸引著千千萬萬的遊客,成為人們探尋古樸神秘的民族文化的一方聖土。來麗江尋幽探勝的人們都試圖在短暫的逗留期間,不僅欣賞到最美的風光景致,還要了解豐富迷人的民俗風情。為了滿足旅遊者的內心渴望,向世人展示麗江山水、民情的無窮魅力,麗江雪山旅遊演藝有限責任公司斥資800萬元,在麗江(國際)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劇場,裝置了國內一流的演出設備:從義大利、美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原裝進口的電腦變色燈、換色器、操控台等(世界領先水平);中國歌劇舞劇院設計製作的舞美布景;深圳合眾合藝術設計公司設計製作的各式民族服飾。聘請雲南省一級編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獲得者周培武擔任總導演;雲南省著名作曲家吳毅作曲;中國歌劇舞劇院國家一級舞美設計、文化部優秀專家、中國舞台美術學會副秘書長鞠毅擔任舞美、燈光設計;在麗江地委、行署的大力支持下,創建製作了大型民族服飾、民族風情舞蹈詩畫《麗水金沙》Mountains Rivers Show。《麗水金沙》自2002年5月1日向觀眾公演以來,受到中外遊客和各界人士的廣泛好評。

麗水金沙麗水金沙

《麗水金沙》以舞蹈詩畫的形式,薈萃了麗江奇山異水孕育的獨特的滇西北高原民族文化氣象、亘古絕麗的古納西王國的文化寶藏,擇取麗江各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意象,全方位地展現了麗江獨特而博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麗水金沙》共分四場:“序”、“水”、“山”、“情”。“序”將人們置身在一幅古老久遠的歷史景色中,在這裡你可以看到世界上僅存的象形文字——東巴文字;可以看到東巴教祭司東巴以他獨特的方式向你講述著歷史;而威嚴慈愛的雪山女神則以她特有的方式呵護著陽光如風的滇西北高原,呵護著自強不息的高原民族。第一場“水”,在詩的意境中,悠然自得的傣家姑娘帶著水的柔情,讓你走進寧靜和諧的桃花源。第二場“山”,以民族風俗畫的結構方式,將納西族的“棒棒會”、花傈僳族的“趕豬調”、藏族的“織氆氌”、各民族的“找姑娘”及“火把節”等散金碎玉串成迷人的花環,多角度多側面地展示了靚麗的民族風采。第三場“情”,擇取並表現了麗江最具代表性的婚戀文化:世界上唯一留存的母系氏族——瀘沾湖畔摩梭人夜訪晨歸的阿夏走婚習俗;納西族感人至深的殉情故事及心神嚮往的玉龍第三國;委婉動聽的心曲,纏綿悱惻的情感,技高情長的舞蹈,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麗江婚戀文化的無窮魅力。

《麗水金沙》是一台旅遊歌舞晚會,它充分運用現代藝術手段和表現方式,通過優美的舞蹈語彙、扣人心弦的音樂曲調、豐富多彩的民族服飾、立體恢弘的舞蹈場面、出神入化的燈光效果,大大強化、提升了民族歌舞的表現力,開創了民族歌舞新的表現形式,對觀眾具有強烈的藝術衝擊力和震撼力。北京舞蹈學院的外籍教授稱讚說:“‘麗水金沙’堪稱中國的‘百老匯’。”白天看山,晚上看show,是來麗江遊客的一大享受。來到麗江,不可不看。

周培武: 《麗水金沙》總導演

雲南省歌舞團一級編導。雲南省政協第七屆、第八屆政協委員。雲南省政府曾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美國、英國、台灣有關協會曾授予“金唱片獎”、“二十世紀成就獎”、“二十世紀華人薪傳獎”。在全國舞蹈比賽中,“橄欖歌”、“大地、母親”、“版納三色”獲編導二等獎。大型彝族舞劇“阿詩瑪”獲文化部“文華大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二十世紀舞蹈經典獎”、全國舞劇比賽一等獎。另外還創作了大型歌舞晚會“愛的足跡”、“民族音畫——1999”、“走向新世紀”、“藍太陽”、“綠寶石”和傣族舞劇“潑水節”等。其中“藍太陽”、“綠寶石”演出場次均在500場以上。

吳 毅:《麗水金沙》作曲

雲南省著名作曲家。就讀於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師從著名作曲家何占豪教授。曾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歌舞團、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歌舞團擔任作曲兼指揮。現為雲南省音樂家協會會員,雲南田豐音像製作公司音樂總監。先後在中國第三屆藝術節、雲南省音樂會演、滇中南藝術節、全國冶金系統首屆藝術節、全國工人歌曲徵集等藝術活動和比賽中獲作曲獎;並參加大型音樂舞蹈詩畫《紅河情》《紅土情》《綠寶石》《彝之舞》等音樂創作和製作,廣獲好評。

鞠 毅: 《麗水金沙》舞美、燈光設計

1979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燈光設計專業,1991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舞台美術設計與理論專業,獲碩士學位。現任中國歌劇舞劇院國家一級舞美設計,中國舞台美術學會副秘書長,中國文聯藝術指導委員會委員,獲文化部優秀專家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

曾在歌劇《將軍情》、《羽娘》,話劇《靈魂出竅》,舞劇《青春祭》、《媽勒訪天邊》,國家級大型文藝晚會《光明贊》、《回歸頌》、《祖國頌》、《紅旗頌》等百台以上的演出中擔任舞美、燈光設計和策劃工作,並多次獲國際性和國家級獎勵。

楊福泉副院長說,納西族敬仰自然神,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納西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文化在新的時代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發揚優良傳統的同時注入了新鮮的血液。麗江之所以吸引了很多人,“小橋、流水、人家”般的詩意畫面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這得益於納西人樸素的人文觀念和與時俱進的民族文化。

幕後花絮

和麗梅在舞台上的表演如泣如訴,這段被譽為《麗水金沙》大型舞蹈點睛之筆的雙人舞“殉情”,讓觀眾屏聲斂氣。隨後,潮水般的掌聲湧向舞台,湧向精彩紛呈的《麗水金沙》。和麗梅說,聽到掌聲的第一反應通常是:真希望自己永遠站在《麗水金沙》的舞台上!

《麗水金沙》誕生4年來,已經成為麗江、雲南乃至全國文化產業的一面旗幟,更重要的是,它顯示出民營演出團體的旺盛活力。

勇敢地迎接挑戰

2002年9月,18歲的和麗梅考入剛剛開演不到4個月的《麗水金沙》劇組,當時誰也說不清楚這台集結了民族歌舞元素與現代高科技聲光電手段的大型舞蹈到底能不能在麗江站住腳。

和麗梅原來在麗江玉水寨不足20平方米的小舞台上跳傳統的納西族舞蹈。《麗水金沙》帶給她巨大的震撼:麗江市國際文化交流中心400平方米的大舞台,80多名演員的大團隊,90分鐘、3大章節如詩般的舞蹈。

和麗梅覺得自己的基本功與《麗水金沙》的演員們相差太大,“他們都很棒,有來自麗江民族歌舞團的,有外州市、外省的。”她暗下決心,一定要在這台雲南首部大型舞蹈中占據一席之地。經過兩個月的艱苦磨礪,她最終成功躋身《麗水金沙》表現苗族“火把節”的群舞行列。“我成長了!”她欣喜地說。

麗水金沙麗水金沙

《麗水金沙》也在成長。麗水金沙演藝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志強至今對創業之初的情況心有餘悸:2001年底,從未涉足過演藝業的他來到麗江,確定立項、編創僅三個月時間,2002年5月1日正式公演。“剛開始幾乎沒什麼觀眾,6月1日,全場就一個人。我記憶太深刻了!演完後,這位外地遊客撂下一句話:節目很好,宣傳不夠。”

遊客的話給了周志強對《麗水金沙》節目本身和定位的信心。他立即調整宣傳策略,請當地政府專門組織召開了《麗水金沙》促銷會,通過組織導遊上課、吸引旅遊團隊觀演、利用媒體宣傳造勢等一系列措施,逐漸贏得了觀眾的口碑。終於,2002年11月《麗水金沙》開始走出低谷。此時,和麗梅剛好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獲得了她在《麗水金沙》中的第一個角色。

不約而同,周志強與和麗梅在向成功邁出了第一步後,也都分別決定了自己下一步的目標:以定位於雲南民族文化為靈魂、現代技術為手段的旅遊舞蹈精品晚會《麗水金沙》,挑戰市場;以自己的付出,挑戰《麗水金沙》的女主角。

最終,兩個人都在2004年取得成功。

這一年,和麗梅成了團里的“台柱”。《麗水金沙》及企業則被業內視為最具開拓意識的民營商業演出之一,被文化部授予“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稱號;被評為“2004年度中國文化產業十佳成長型企業”;在中國第七屆藝術節上被評為“全國百家優秀文藝團體”;2005年獲第五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表演金獎和作品銅獎;同年被評為雲南省著名商標。

危機感造就的輝煌

舞台上的和麗梅很美:舞姿柔媚輕靈,表演準確投入,將納西少女的羞澀、憤怒、絕望、幸福拿捏得恰到好處。當觀眾的掌聲經久不息,當《麗水金沙》全體演員集體站在倏然打開的聚光燈下,她被一種廣闊的溫暖緊緊包裹起來,她由衷自豪,為自己是《麗水金沙》的重要一員而自豪,更為這個團隊的傾心付出而自豪。

搞好一台節目,僅有準確的市場定位遠遠不夠。周志強說,《麗水金沙》對機制、體制的銳意創新才能使和麗梅這樣默默無聞的小角色向“台柱”的轉變成為可能。而且,也正是民營演出團體的競爭機制,使當上“台柱”的和麗梅無法高枕無憂:她必須習慣接受挑戰。

和麗梅是這樣拿到女主角的:按照規定,她向舞隊團長提出主角申請,與當時的女主角來了一場全方位的競爭,再由所有演員投票表決誰有資格出任女主角。和麗梅艱難勝出。但兩年來,她又不得不接受其他演員一次又一次的挑戰,傾盡全力,拿出看家本領才守住了“陣地”。

“制度在保證演員挑選的公正性的同時,也激勵著演員不斷前進。”和麗梅介紹,競爭上崗、按勞分配是《麗水金沙》取得成功的最大秘訣,無論演員還是舞美工作人員都把技能高低作為是否錄用、是否擔當重要角色的先決條件。演員的主要收入由此決定:演出技能、角色擔當、上場頻率、敬業守紀。“比如我跳一場雙人舞的主角可以拿到20分,小角色6、7分;演員有A、B角,A角不行了B角立刻頂上去;跳得多,分就多,收入自然就高。”

危機感無處不在。和麗梅認為,如果以她2002年的水平,現在肯定無法擠進《麗水金沙》。累嗎?累,旺季一天演4場,淡季最少一天1場,有時下午2點進場,深夜12點才能離開。“但是心甘情願!這也是《麗水金沙》能夠常葆激情的原因:演員希望跳得更多、更出色。”她說。

麗水金沙麗水金沙

煥發旺盛活力的“民營”機制

《麗水金沙》的成功推著演員往前走,也吸引了更多演員奔向它。周志強介紹,劇團80多名演員中有31人來自前麗江市歌舞團,其餘大多數在本地招考,還有少部分演員來自雲南各地乃至省外。

很多演員對“國有”和“民營”有切身感受。31名前麗江市歌舞團演員轉制後成為股東,與麗水金沙演藝公司共同組建民族演藝公司,為《麗水金沙》提供演員保障,開拓更寬廣的產業空間,並悉心培養小演員。對自己身份的轉變,他們深有感觸:“轉制之前談不上激情。現在,你可以證明自己的價值,喚醒你對舞蹈事業的熱愛、你的職業尊嚴、你對本民族文化深深的自豪和認同。”

敏銳的市場意識、真切地貼近觀眾、合理的制度安排、科學的運作機制……回顧《麗水金沙》4年奮鬥和成功的歷程,周志強感慨萬千:2004年,《麗水金沙》演出786場;2005年,演出846場;2006年已逼近1000場大關;公益演出達60多場。有專家稱,《麗水金沙》已經成為國內民族演出業的一朵奇葩。周志強認為,這是國家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發展文化產業的政策給企業帶來的機遇,《麗水金沙》在各方面的鼎力支持下抓住了這個機遇,而民營企業先天的市場意識則在《麗水金沙》的成功中起到了關鍵作用:藝術作品也是產品,必須從市場出發,接受市場的檢驗,這是企業發展的唯一出路。

面對《麗水金沙》4年演出達3000多場的佳績,周志強冷靜環顧:“在這4年裡,光雲南便湧現了《雲南映象》《勐巴拉娜西》《蝴蝶之夢》等一大批旅遊歌舞精品,我們正在思考哪些地方過時了,哪些地方還需要深入挖掘。《麗水金沙》必須居安思危。”

今年22歲的和麗梅依然是那個光彩照人的女主角,她自信地對記者說:“當然希望一直是主角,但也不怕迎接挑戰!更相信充滿競爭與活力的《麗水金沙》會造就出更多更好的舞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