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廠鎮

鹿廠鎮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會理縣轄鎮,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烤菸。養殖業以生豬、家禽、牛、黑山羊為主。境內有涼山州大銅礦、武警黃金部隊銀銅礦。

基本信息

概況

鹿廠鎮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會理縣轄鎮。1950年前屬鹿武鄉,1951年建鹿廠鄉,1953年、1955年明公鄉、鑼鍋鄉相繼併入,1958年改鹿廠公社,1983年復置鹿廠鄉,1988年建鹿廠鎮。
鹿廠鎮位於縣境南部,距縣城13公里。面積328.3平方公里,人口1.5萬。108國道過境。轄明星、銀坡、興隆、白草、銅礦、黎明、紅星、星火、五星、蠟蟲10個村委會和鹿廠1個居委會。
鹿廠鎮境內地下資源豐富,有鐵、銅、鉛鋅、鈮鉭等。鄉鎮企業有冶金、建築、運輸、建材、陶瓷、食品、飲料等行業。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烤菸。養殖業以生豬、家禽、牛、黑山羊為主。境內有涼山州大銅礦、武警黃金部隊銀銅礦。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為鹿武鄉,1951年建鹿廠鄉,1958年建鹿廠公社,1984年恢復鹿廠鄉,1988年建鎮。
歷史上,鹿廠以銅冶業和陶業生產著名,早在宋末已發展陶業生產,明洪武年間為采煉銅礦的重要地區;明清之時,陶業生產發展為以孔雀石為原料的綠釉製品,民國時期,以大量發展生產土陶製品和手工銅器生產為特色,陶器生產中,學習外地經驗,生產白底青花釉;銅器生產中,尤以手工打造銅火鍋馳名,商販雲集,市場交易繁榮,產品銷至省內及雲南省。解放後,建立鹿廠陶瓷合作工廠,1965年生產的綠陶產品在廣州外貿交易展覽會上受到好評,產品銷至國內19個省、市、區及香港和海外市場。1981年改為會理美術陶瓷廠,得到國家及省、州、縣有關部門的扶持,改進生產工藝和質量,1982年產品美陶工藝品獲省旅遊產品金、銀牌獎,其後又獲輕工部及省優質產品獎。
解放後建立鹿廠銅器廠,1979~1985年,生產銅器達79 378.4市斤,來料加工7483.45市斤,總產值達26.30萬元。鎮內又是農副產品和牲畜集散地,是會理縣主要的大牲畜交易市場,馳名省內的黑山羊,主要以鹿廠為轉運地。集市街道長約1公里,牲畜、農副產品交易則集中在街外河灘。鎮內建有多座電站,總裝機容量1000多千瓦,電力充足。境內有州辦會理銅礦,1983年鎮上集資建50噸/日銅選廠,1985年與成都有色金屬工業公司聯營,擴建為150噸/日銅選廠。
鎮內房屋建築總面積6.4萬平方米,建有中國小校、醫院、郵電支局及銀行,並建有1200平方米的影劇院一座,為全縣首建的鄉鎮大型影劇院。國道108線經過境內,每日有數班客車通縣城及通安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