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鷹擊8/83系列反艦飛彈提供一種通用飛彈給空中、艦艇、陸地和潛艇發射,現被中國海軍的大多數水面戰艦裝備。該系列反艦飛彈體積小,威力大,採用亞音速掠海飛行發動攻擊。最新的鷹擊83飛彈,在制導方式上和發動機技術處於國際先進水平。世界反艦飛彈的發展
眾所周知,反艦飛彈從問世以來,就以其速度快、造價低、威力大,很快受到各國海軍特別是小國海軍的喜愛。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後期的中東戰爭中,埃及海軍使用蘇制“冥河”艦-艦飛彈擊沉了以色列海軍主力艦“埃拉特”號的戰例,曾讓西方海軍界發出“未來海戰模式將發生本質變化”的驚呼;至上世紀80年初英阿馬爾維納斯(福克蘭)群島戰爭中,阿根廷海軍航空兵出動“超級軍旗”攻擊機攜帶法制AM-39“飛魚”空-艦飛彈,由於其體積小、能掠海飛行躲避英國皇家海軍艦載雷達探測等優點,故而大顯神威。區區數枚就令英國皇家海軍損失慘重:包括當時其最新型防空驅逐艦“謝菲爾德”號在內的眾多主戰艦艇、運送機降登入用“支奴乾” 直升機的“大西洋運送者”號貨櫃軍輔船等都命喪海底,若非當時阿方戰前儲備有限,而開戰後又受到法方制裁而無法補充,這場戰爭的進程恐怕還得延長甚至是逆轉。此後,一戰成名的AM-39“飛魚”除了在國際軍火市場上出盡風頭,其技戰術理念也廣為各國海軍推崇。飛魚飛彈使用的超低空掠海飛行的攻擊方式,已普遍運用到現今的反艦飛彈中。鷹擊系列
無獨有偶,中國國防科研機構在“飛魚”研發出來後不久,就開始跟蹤其技術發展,至上世紀70年代最後一年,後來就外界稱為“中國飛魚”的鷹擊-8反艦飛彈首次飛行試驗成功。之後又經過數年的艱苦試驗,於84年10月1日在國慶三十五周年閱兵式上正式亮相,並裝備于海軍053H2G型535、536艦上。其後又發展出射程為70千米的增程型號——鷹擊8A;與殲轟-7戰鬥轟炸機配套的空射型——鷹擊81;與039型常規柴電潛艇配套的潛射型——鷹擊82等系列型號,形成一個龐大的家族。鷹擊-8反艦飛彈稍作改進後推向國際市場,其基本外貿型號為C-801。成為航天科工集團的出口創匯拳頭產品。
中國在70年末研製的鷹擊-8反艦飛彈,採用正常式氣動外形布局,4片前緣後掠的切梢三角形大彈翼位於彈體中部,4片前緣後掠的切梢三角形控制舵面位於彈體尾部,彈翼和舵面呈X形配置,位於同一平面,彈體下部裝有流線型腹鰭。飛彈從前向後分別為雷達艙、駕駛儀艙、固體火箭發動機、尾艙和助推器。增程彈鷹擊8A改進了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其彈翼可摺疊並發射箱無加強大筋(首裝於053H2 537艦);空射型鷹擊81去掉了火箭助推器;潛射型鷹擊82則增加了潛航運載器,並採用了與UGM-84相同的乾式出水發射技術。艦艦型飛彈射程8-40公里,空艦型飛彈射程10-50公里,平飛高度20-30米,平飛速度0.9馬赫,飛彈可靠性80%,命中機率90%,命中一發可使3000噸級驅逐艦受重創或喪失戰鬥力。它重量輕(全重僅815公斤)、體積小(全長5.814米)、使用維護簡便等特點。其制導方式是自控加自導,末制導單脈衝雷達體制抗干擾性比較強;同時發射後其搭載平台可迅速轉移到安全區域,生存能力得以提高。採用高精度無線電高度表,可掠海巡航飛行,不易被發現,故攻擊隱蔽、空防能力強;採用半穿甲爆破型戰鬥部(重約165公斤),能穿入船舷在艙內爆炸,威力極大;採用箱式發射裝置,即可貯運,又可發射,並可重複使用,無須對準目標,能進行扇面發射。
裝備殲轟7的YJ-81空射反艦飛彈由於是空射,所以取消了後面的助推器。037IG型飛彈艇發射鷹擊8A反艦飛彈。鷹擊8A飛彈可在多種艦艇上裝配。 該飛彈的具體工作為:先由其搭載平台上的對海搜尋雷達(潛艇則為主動聲納)捕捉到目標,待鎖定後經火控系統計算處射擊諸元,再輸入飛彈制導系統中。發射後先由固體火箭助推器工作,數秒後助推器脫落,飛彈飛行速度0.9M,此時固體火箭主發動機工作,飛彈開始等速掠海巡航.彈上駕駛儀是使飛彈在一定距離內按預定的航向飛行後,彈上末制導雷達開機捕捉並跟蹤目標,導引飛彈向目標機動飛行,接近目標時飛彈作俯衝攻擊,在水線附近命中目標(空射型鷹擊81則是在發射後主發動機直接點火工作,飛彈迅速降低高度後轉入掠海平飛,直至攻擊目標),其作戰任務剖面為典型的“高—低—高”。鷹擊8系列反艦飛彈裝備海軍後,極大地提升了海軍近程綜合反艦能力,相對於當時對岸基於“伽伯涅”I技術的“雄風”I而言,擁有全面的、壓倒性的優勢。
鷹擊83
台灣基於“伽伯涅”I技術的“雄風”I反艦飛彈然而,受當時基礎技術水平限制,鷹擊8系列飛彈與同時期最先進的美制“魚叉”、法/意合作研製的“奧托馬特”、英制的“海鷹”相比,存在著射程小、彈頭威力偏弱及抗干擾能力仍較差等不足。但是C-803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種狀況,各個方面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是名副其實的“爭氣彈”。
外形上看,C-803延續了C-802的彈體氣動布局,長度似乎較C-802的6.4米更甚,其上保留了C-802的小型渦噴發動機結構,彈頭整流罩較前者略為尖細,采新型固體火箭發動機,此外,摺疊式彈翼的前面有一接收資料鏈的天線,可接受艦艇、直升機、甚至衛星的導引,也是分辨C-803同之前型號的主要識別標記。C-803採用了高亞音速巡航,超音速終程俯衝攻擊的作戰模式。助推器先將飛彈加速到高亞音速後由渦噴發動機接管,此時助推器脫離彈體。當外部資料鏈或飛彈自身彈上計算機啟動終程攻擊程式後,二級火箭發動機點火,渦噴發動機脫離,飛彈進入俯衝飛行狀態,此時的飛彈將在離目標20-30公里處達到1.3~1.5馬赫的低超音速,取決於是否需要作戰術機動動作。
鷹擊8系列反艦飛彈不僅廣泛裝備於中國海軍各種打擊平台,還大量向泰國、伊朗等多個國家出口,是與西方水平差距最小的國產高技術裝備之一。但在電子技術、渦輪動力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決定一款巡航飛彈系統戰術性能已經是整個國家的基礎工業水平。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中國反艦飛彈能否延續鷹擊8的輝煌,在於未來10年國防工業的整體發展。
美國和台灣媒體以及新加坡《聯合早報》紛紛報導了一條看似不太起眼的訊息:“中國大陸試射一枚新型反艦飛彈,其射程超過預期的兩倍。”但一直關注中國軍力發展 的西方情報部門官員對此卻極為重視,認為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進一步發展遠程“超視距”攻擊能力的重要標誌,將對兩岸軍力對比和未來台海局勢帶來“重大影響”。據華盛頓一媒體引述美國情報官員的話說,中國人民解放軍本月初曾在渤海灣上空從一架殲轟—7型戰機上發射了一枚代號為“鷹擊83”(YJ—83)的新型反艦巡航飛彈。但令美國情報官員大吃一驚的是,該飛彈射程竟是美國情報部門原先估計的兩倍,達到了155英里(250公里)。而在此之前,美國情報部門一直認為該型飛彈的射程僅為75英里(120公里)。因此,美國軍方認為,中國發展“鷹擊83”型反艦巡航飛彈的目的是發展出一種針對美國航空母艦或其它船艦的“防區外”遠程打擊武力。
台灣當局的嗅覺也十分“敏銳”,不僅台“中央社”及時做了報導,而且台灣軍方官員也立刻出來發表講話,安撫“國民”。《聯合早報》援引台“中央社”報導說,由於大陸最近試射新型反艦巡航飛彈的射程已超過美國海軍“標準”Ⅱ型(SM—2)防空飛彈的防禦範圍,勢必會給台灣海軍艦艇以及未來“協防台灣”的美國軍艦構成極大威脅。而且,台灣海軍即將從美國購買的“基德”級驅逐艦上裝備的核心武器之一就是“標準”Ⅱ型防空飛彈構築的“飛彈防禦”系統。如果大陸反艦飛彈的射程超出了台軍飛彈的防禦範圍,那將大大抵消台灣海軍購進“基德”艦的實際意義。為此,台軍方將領不得不馬上出來“圓場”說:“軍方早就針對大陸發展巡航飛彈對台灣的威脅進行了評估,並制訂了相關的因應措施,民眾大可不必過分驚慌。”
超音速反艦飛彈威力無窮
此次媒體報導中國試射的“鷹擊83”型反艦巡航飛彈,被西方國家稱為C—803型反艦飛彈,據稱是中國海軍自行研製的“鷹擊”系列反艦飛彈中的一種,具有很強的實戰威力。反艦飛彈是20世紀60年代以後才發展起來的海上兵器,由於其體積小、速度快、造價低、威力大而很快受到各國軍隊的青睞。1967年,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埃及軍隊用4枚並不昂貴的蘇制“冥河”反艦飛彈一舉擊沉了以色列當時噸位最大的驅逐艦“埃拉特”號,使反艦飛彈一舉成名。20世紀80年代後,空射反艦飛彈出現。在1982年英阿馬島戰爭中,阿根廷使用6枚“飛魚”空對艦飛彈擊沉了英國皇家海軍造價數十億美元的“謝菲爾德”號主力驅逐艦和1艘大型運輸船,差一點完全改變了戰爭的進程。
據西方軍事專家估計,中國軍方從20世紀60年代末期開始研製“鷹擊”系列反艦巡航飛彈,這些飛彈被西方國家稱為“中國飛魚”和“蠶”式飛彈,先後有C—801、C—802和C—803三代。西方情報人士稱,“鷹擊”系列反艦飛彈具有多種抗干擾能力,攻擊隱蔽性強,突防能力優越。據西方情報部門估算,中國C—801型飛彈的射程為80公里左右,由於射程較近,該型飛彈僅能在近海岸防或是安裝在小型快艇上實施抵近攻擊。西方情報還說,C—802飛彈是C—801型的改良型,是可以超低空掠海飛行的超音速反艦飛彈,命中準確度高,突防能力強,封鎖區域大,生存能力強,能同時攻擊多批目標,可裝載在艦艇和戰機等多種平台上,用以打擊敵人的驅逐艦和護衛艦及運輸船。由於C—802飛彈可以在5米左右的高度低空掠海飛行,因而能夠有效躲避敵方雷達的跟蹤。
眾所周知,航空母艦是目前海上武器庫中的“巨無霸”,以航母為核心組建的航母戰鬥群更是因為作戰能力強、防禦範圍大而受美、英等西方已開發國家海軍的青睞。但同時,航母也因為體積龐大、機動不便而容易遭受飛機、潛艇和反艦飛彈等的外來攻擊。儘管航空母艦戰鬥群擁有很大的警戒範圍和多層的飛彈防禦系統,但就其目前的技術水平來看,尚難以真正有效地對付飛彈攻擊。特別是現代先進的反艦飛彈的射程都在100公里以上,速度很快,在其射程內對手根本沒有足夠的反應時間,因而也就很難攔截。俄羅斯KH—15S型反艦飛彈,更是能爬升至40公里的高空然後以5馬赫的速度俯衝目標,其攔截機率幾乎為零。
中國飛彈已成西方情報界追逐的對象
正因為現代超音速反艦飛彈有如此威力,西方及台灣當局才會對中國試射的新型飛彈如此“感興趣”。實際上,不僅是“鷹擊83”射程的增加,中國新型反艦飛彈的每一次露面和革新都會引起他們的密切關注。據西方媒體報導,中國的“鷹擊83”飛彈首次亮相是在1999年的國慶50周年閱兵式上。當時,共有16部外形酷似C—802型飛彈的“鷹擊83”飛彈發射車駛過長安街,現場播音員短短一句“這是國產新型超音速反艦飛彈”的介紹就已經引起了境外情報部門的注意。2000年第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鷹擊83”飛彈的相關信息再次受到關注。今年7月4日,人民日報公開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成功試射一枚“超視距反艦飛彈”,西方情治單位才確認中國的“鷹擊83”飛彈已經能夠正式裝備部隊形成戰鬥力。
為了有效偵測中國各型飛彈的性能參數,美國情報部門不僅十分注意中國大陸各種可能公開的信息,而且還派出多種偵察監視平台來蒐集我軍試射新型飛彈時的情報。1999年3月,我國在東南沿海舉行大規模三軍聯合演習期間,美海軍就曾專門派遣一艘“宙斯盾”艦船在我彈著點附近實施抵近偵測。美國海軍諜報偵察船“鮑迪奇”號更是頻頻光顧我國周邊海域,甚至直接闖入我國專屬經濟區,進行情報蒐集活動。西方媒體援引情報部門的分析說,中國發展的“鷹擊83”超音速飛彈只是中國海軍希望引進俄羅斯“紅寶石”系列反艦飛彈,並繼而自行研製下一代“鷹擊—12”反艦飛彈計畫的一部分。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軍事專家理察·費舍爾曾向美國五角大樓提出警告說,等到中國從俄羅斯購買了“現代”級驅逐艦,並以“鷹擊83”飛彈大量裝備部隊後,不僅將使台灣海峽兩岸軍力態勢“嚴重失衡”,而且將會使美國海軍航空母艦以及其它水面艦艇受到同樣“致命的威脅”。費舍爾指出,如果“鷹擊83”飛彈被裝配在俄制SU—30MK戰機或是升級的“殲轟7A”型戰機上,將會使攻擊的角度更加有利,飛彈突防的效果也大為增強,而射程不及“鷹擊83”的美國“標準Ⅱ”型防空飛彈和台灣海軍的“基德”驅逐艦到時恐怕也只能“望彈興嘆”了。
南海空前大演習
解放軍海軍2010年7月26日在南海舉行多兵種契約實兵實彈演練。解放軍北海、東海和南海艦隊的主力驅逐艦都有出現。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海軍司令員吳勝利、總長助理戚建國、廣州軍區司令員徐粉林、國家和總部機關有關領導、部分國防工業部門領導都到場等觀摩了演練。演練在3個海區、18000多平方公里的海域展開,發射飛彈16型71枚。這是一場以實戰化為背景、全程複雜電磁干擾條件下的實兵對抗,使聯合作戰、立體對抗、貼近實戰貫穿全程。 |
北海艦隊| 東海艦隊| 南海艦隊| 171海口艦| 022新型飛彈快艇| 鷹擊-62遠程反艦飛彈| 570號黃山艦| 鷹擊-83反艦飛彈 | 現代級138號泰州艦| SA-N-17中程艦空| 海紅旗-9遠程艦空飛彈| 殲轟-7轟炸機| 169“武漢”艦| 116石家莊艦| 海基S-300遠程防空| SA-N-17中程防空| 037飛彈快艇| 飛豹戰機| 現代級驅逐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