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踏枝過人家廢園作

鵲踏枝過人家廢園作

戀花情”句。 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已暮,必然名花無主。

龔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學家。字爾玉,又字璱人,號定庵;更名易簡,字伯定;又更名鞏祚,號定盦,又號羽山民。漢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是近代改良主義的先驅者。出身於世代官宦學者家庭。祖父龔禔身,官至內閣中書軍機處行走,著有《吟朦山房詩》。父麗正,官至江南蘇松太兵備道,署江蘇按察使,著有《國語注補》、《三禮圖考》、《兩漢書質疑》、《楚辭名物考》等書。母段馴,著名國小家段玉裁之子,著有《綠華吟榭詩草》。
【清】龔自珍
漠漠春蕪春不住,
藤刺牽衣
礙卻人行道。②
偏是無情偏解舞,
蒙蒙撲面皆尺絮。
繡院深沈誰是主?
一朵孤花,
牆角明如許!
莫怨無人來折枝,
花開不合陽春暮。③
【作者】
1792-1841,一名鞏祚,字爾玉,後字瑟(左應加王旁)人,號定庵,又署羽
岑(左應加王旁)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九年(1829)進士,官
禮部主事。著有《定庵詞》凡五種,即《無著詞選》、《懷人館詞選》、《影
事詞選》、《小奢摩詞選》、《庚子雅詞》。龔自珍為晚近文學的疏鑿開山手,
其詞亦光怪陸離,不為前賢藩籬所限。
【注釋】
①“鵲踏枝”即“蝶戀花”。此詞原為唐教坊曲,調名取義簡文帝“翻階蛺蝶
戀花情”句。又名“鳳棲梧”等。雙調,六十字,仄韻。 ②漠漠春蕪:茫茫
一片春草。春不住:春去了。 ③折取:杜秋娘《金縷衣》有“花開堪折直須
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賞析】
經世致用,原是龔自珍青年時期即深懷的抱負,他的外祖父段玉裁也時以
“努力為名儒,為名臣,勿願為名士”戒教之。然而時代卻無情地偏偏要陷其
於至多只能做“名士”的境地,龔自珍是慨然而憤懣了。對社會人生的感受和
認識,首先來自人才選拔的科舉制給予他的刺激。自幼即博通多才的龔定庵,
嘉慶十五年(1810)應順天鄉試竟只中了個副榜,三年後再試又落榜,嚴峻的
現實使敏銳于思的年輕的龔自珍省悟到時世與人才之間無可調和的衝突。這闋
《鵲踏枝》就寫於這一時期這樣的心境中。不合時序,只能枉有痴情;“陽春”
已暮,必然名花無主。詞人將“明如許”的“孤花”置於“藤刺牽衣”,春草
叢蕪,飛絮漫舞的背景前,那種反差是如此鮮明。龔自珍二十二歲時作的《金
縷曲》中曾強烈表示不願做雕蟲小技的匠工:“縱使文章驚海內,紙上蒼生而
已。似春水、乾卿何事?”他何嘗早早願意“怨去吹簫,狂來說劍”,甚而去
草野伴青燈?他的使命感,責任心是被現實剝蝕掉的。“無奈蒼狗看雲,紅羊
數劫,惘惘休提起!客氣漸多真氣少,汩沒心靈何已?千古聲名,百年擔負,
事事違初意”,後來他在《百字令·投袁大琴南》詞中抒述的這番心聲,正印
合著“花開不合陽春暮”的這個痛苦的判斷。
“藤刺牽衣,礙卻人行道。”和“一朵孤花,牆角明如許!” 寫出了“廢”。
文中“偏是無情偏解舞” 表現了作者不屑的情緒;“一朵孤花,牆角明如許!” 則表現了作者驚喜的情緒:而“莫怨無人來折枝,花開不合陽春暮。” 表現了作者無奈的情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