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行政區劃
撫州市臨川區鵬田鄉面積65平方千米,人口12005人。鵬田鄉郵編344129。鵬田鄉行政代碼361002206。鵬田鄉行政區劃轄鵬田街居委會,鵬田、謝家、碑背、淇塘、陳坊、楠木、符倉、里修、於家等9個村委會。
歷史
鵬田鄉歷史悠久,名人輩出,相傳是開基人吳氏打獵行至此地,見一大鳥一會兒在田中覓食,一會兒在上空盤鏇,用獵槍趕不走它,觸景生情,以此大鳥為“鵬”,並將“鵬”與田連成地名,象徵吉祥之意。後定居於此,繁衍生息,世代昌盛。明朝“四大才子”之一陳際泰就出生於此,現存陳際泰古墓一座,在陳坊國小還塑著陳大學士的雕像,眧示著鵬田人不斷進取。多年以來鵬田中考成績都排在全區前列,每年都考取三十多個重點高中生。在外研究生達10人之多。經鄉鎮機構攻革後,鵬田鄉鎮機關共有乾職工33人,2006鄉鎮換屆之後,該鄉黨政領導副科級以上幹部16人。
基礎建設

由於歷史、自然、社會等多種因素制約,基礎設施建設落後,全村水田灌溉只靠小型山塘水庫,無法滿足全村正常灌溉要求。交通條件極差,全村基本沒有村級公路,每逢下雨泥濘不堪,根本無法通行,給民眾生產生活帶來極不便利,嚴重地制約了我村的經濟發展。
修建村級及村組級公路4.8公里(鵬田至廖坊,鵬田至王拓曾家),實現鄉村和村村公路硬質化,為扶貧開發及脫貧致富提供條件。東風水庫、紅心河堤護坡加固,在廖坊建排灌站,使鵬田村自來水灌溉一體化管理。
經濟發展

特色經濟
鵬田鄉以糧食作物為主,2005年來,黨委、鄉政府帶領幹部民眾,因地制宜,選擇西瓜為農業發展的主導產業,創造了以“西瓜”為特色的特色農業,種西瓜1300畝,種果樹1000畝。如今,瓜、稻、林、果為鵬田人當家的一支柱產業,柑桔、桃、李、黃花梨等十多種果樹,漫山遍野。農民民眾安居樂業,豐衣足食。
地理位置
鵬田鄉位於江西的東部,有江西第二大河流——撫河,有宜黃水,有崇仁河、雲山河,有芙蓉山縱橫點綴,靈動多姿,氣象萬千。鵬田鄉屬中亞熱帶季風型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日照充沛,結冰期短,無霜期長,四期分明,全年平均氣溫17攝氏度。臨川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江山形勝而人稠勤富,交通便利而商賈常行;荊楚、吳越文化交匯於此,中原、閩粵文化滋潤其中。秀美的風光,發達的農業,悠久的歷史,豐厚的文化積澱,優越的地理位置,孕育出燦爛的臨川城鎮文化。
自然資源
鵬田鄉地處馬鞍山脈,廖坊水庫又坐落於此。地氣殊異,山川炳靈,林奇谷秀,水繞川環。憑藉著數不勝數的青山綠水、精製風光,在歷史上曾吸引過無數的文人墨客,象名聞天下的王曦之、謝靈運、顏真卿、曾鞏、陸游等等,都曾到這裡“揮毫水上,詠喔山間”。
礦產資源豐富,有黃金、白銀、銅、鐵、重晶石、黏土、瓷土、煤炭、腐植酸、石灰石、耐火泥等十餘種,山礦達2491座;南部的茅排金礦正在開發利用之中。
人文歷史

陳坊民居位於臨川區鵬田鄉陳坊村,古建築,明末。始建於明崇禎年,清乾隆年進行大修,磚、石、木結構,占地面積有千餘平方米,其門坊為青石雕刻而成,規模宏大,上飾以各種人物典故、飛禽走獸及花卉等圖案,雕刻極為精細,門坊上層橫雕“星雲煥彩”四字石匾,門柱雕刻有篆體對聯一副。屋內有書院、天井、魚池及閣樓等附屬設施。
旅遊景點

鵬田旅遊業大有可為:廖坊水庫山水風光旅遊,陳際泰古墓人文景觀旅遊,項山寺佛地觀光都可在現有基礎上大力發展。
陳際泰古墓:這裡有美麗的傳說,更有青史留名的古蹟:“臨川四大才子”(俗稱四大游相)之一陳際泰就是該鄉陳坊村人,其文才武略有歷史記載,不必贅述。從明至今年代久遠一些古蹟已難尋覓,但其族譜、古墓而今還在。其古墓用八塊青麻石徹成,墓碑前有一對威武的石獅,石獅前有四根門柱。據考證,中間有石階拾級而上至墓前。如果您還想追朔一下這位古人,還可到陳坊國小看看陳際泰的原身塑像,到陳坊村里來看看當時的古牌樓、古屋和古街道。尤其值得一看的是那座古屋,進門前首先映入你眼眼帘的是一幅非常宏偉的石雕作品
項山寺佛地:疏山寺古剎位於撫河右側,距江西省金谿縣滸灣鎮四公里。寺周五峰錯落,風景優美,寺前平川五百餘畝。青山似黛,綠水長流;疏山八景,如詩如畫,真乃人間仙境。疏山寺始建於唐,重建於明,大修於1981年。唐中和三年,撫州刺史危全諷上表朝廷撥銀籌款,同年唐禧宗御筆親書“敕建”二字,至今仍高懸於天王殿門前。及成,十方信士雲集,僧眾千名,佛像三千。斗轉星移,時光流逝,該寺幾經倉桑。明洪武二十八年欽命北京龍虎寺道性禪師來寺為主持;清初,朝廷又派杭州雲隱戒顯大法師為本寺方丈。本寺名揚于海內外,歷代帝王和文人墨客,留下不少的著名詩篇,唐禧宗、宋太宗、宋真宗書寫了御扁;王安石、曾鞏、湯顯祖、晏殊父子、陸游、陸象山等詩人墨跡甚多。今日疏山,蒼松翠柏,綠樹成蔭;青竹繁茂,奇花似錦,“風景這邊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