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河口灌區

鴨河口灌區位於中國河南省南陽市。灌區在唐河、白河之間的南陽盆地,總面積2500km2,由鴨東灌區和白桐灌區兩部分組成,灌溉宛城、新野、唐河、方城、社旗5個縣(市、區)的15.8萬hm2農田。

簡介

鴨河口灌區(YahekouIrrigationArea)位於中國河南省南陽市。灌區在唐河、白河之間的南陽盆地,總面積2500km2,由鴨東灌區和白桐灌區兩部分組成,灌溉宛城、新野、唐河、方城、社旗5個縣(市、區)的15.8萬hm2農田。
鴨河口灌區1965年始建,前後經歷了10多年建設過程。灌區以鴨河口水庫為主要水源,結合利用地下水和過境徑流等多種水資源。鴨河口水庫最大庫容達13.16億m3,灌區地下水儲量豐富,可開採量為1.19億m3,補充灌區水量為0.57億m3。從唐河、白河上直接引水可灌農田0.73萬hm2。按多水源進行供需平衡,設計灌溉面積為15.8萬hm2,有效灌溉面積8.8萬hm2。

工程設施

灌區現有灌溉工程設施包括引水樞紐和渠道工程。白桐乾渠引水樞紐位於鴨河口水庫下游的白河大占頭上,主體工程為321.5m長的活動壩,設有2孔沖沙閘,3孔進水閘;鴨東灌區引水樞紐位於水庫左輸水道出口,包括溢流堰、輸水渠和進水閘。渠道工程有白桐、鴨東2條幹渠,共長93.6km,建築物175座;分乾渠8條,長210.5km,建築物500座;支渠118條,長628.5km,建築物3657座。

分塊管理

鴨河口灌區原來是按照行政區劃實行分塊管理,經1984年體制改革,灌區實行統一領導,建立了局、處、所專管和群管統分結合的分級管理體系。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鴨河口灌區管理局針對灌區實際,對管理體制進行改革,灌區已建立的農民用水協會在抗旱灌溉服務和水費徵收中,收到良好效果,不僅用水秩序理順,農民節水意識增強,還促進了工程基層管理規範化;在節水改造工程建設中,實行了項目法人制、投標制和監理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經濟效益

灌區開灌30多年來,為南陽地區農業發展作出了貢獻,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灌區以占全市1/6的耕地,生產了占全市1/4的糧食和1/2的棉花。

著名灌區與機電排灌工程

機電排灌常用於無自流排灌條件或採用自流排灌不經濟的農田排灌、人畜飲水、城鎮供水、圍海造田、抽水蓄能及跨流域調水等,它在保證農業全面豐收,促進農業水利化、機械化、電氣化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