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機理
圓環病毒的共同特徵是引起宿主的免疫抑制而導致繼發感染或二重及多重感染,特別是雞傳染性貧血病病毒(CIAV)和豬圓環病毒 2 型(PCV2)近年來給世界養殖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從而引起全世界對圓環病毒的高度關注。鳥類圓環病毒的感染以生長發育遲緩、體重減輕、羽毛凌亂等臨床症狀為共同特徵(Todd et al.,2000)。已有的研究表明BFDV 常常導致鸚鵡羽毛營養嚴重失調(Latimer et al.,1991);鴿子感染圓環病毒導致法氏囊淋巴組織壞死、組織細胞增多,肝臟中膽囊充血堵塞,腹部變大(Pare et al.,1999; Soike et al., 1997; Woods et al., 1994 );金絲25雀的雛鳥常常因感染圓環病毒而導致死亡(Todd et al.,2001),來自鵝的圓環病毒引起的矮小綜合徵也被報導(Soike et al.,1999)。圓環病毒感染造成的淋巴組織損傷導致了機體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的下降,這種免疫抑制反應增強了其他共感染因素的致病性。而臨床上圓環病毒感染的過程和結果往往依賴於其他感染因素的並發感染(Hattermann et al.,2003)。鴨圓環病毒感染 DuCV 的鴨子所表現的臨床症狀則主要表現為發育狀況差,並且明顯表現羽毛營養失調,在背部脊柱(的羽毛)尤其明顯,許多羽毛羽軸出血,背部皮膚組織病理學檢查主要表現為囊泡和圍繞囊泡的組織異嗜性炎性滲出,內臟器官總的病理表現為鴨傳染性漿膜炎協同感染的症狀,對法氏囊組織病理學檢查表明,淋巴細胞損傷、壞死、組織細胞增多(Hattermann etal., 2003)。
診斷
由於沒有可行的體外增殖培養DuCV的方法,目前尚不能在實驗室完成病毒的分離鑑定。目前對DuCV的研究主要集中在PCR檢測及全基因組序列測定分析兩個方面。普通 PCR 和螢光定量 PCR 兩種方法均已用於 DuCV 感染的診斷。二者均具有特異性好、靈敏度高的優點,但螢光定量 PCR 的靈敏度要比普通 PCR 高 1 個數量級,而普通 PCR 則具有簡便適用、成本低廉的優點,更適合在生產中推廣套用(Hattermann etal., 2003; Soike et al., 2004;Fringuelli et al., 2005; Chen et al., 2006; Jianget al., 2008)。另外,核酸探針雜交檢測的方法也在實驗室中得到套用,這種方法既可以用於對提取的組織 DNA 進行檢測,也可以對福馬林固定石蠟包埋樣本進行原位檢測(Zhang et al.,2009; Fringuelli et al., 2005),但在檢測靈敏度方面,核酸探針雜交要遠低於 PCR 檢測,但其穩定性與可重複性均要高於 PCR 檢測,並且可以根據顯色情況對被檢的目的核酸進行大致的定量。通過 ISH 檢測鴨的法氏囊中 DuCV 的 DNA(Fringuelli etal., 2005)
總之,由於 DuCV 發現較晚,目前又缺乏體外增殖培養 DuCV 的方法,因此對其致病機理及危害的研究尚存在很多困難,認識還非常膚淺。但目前對其流行病學的研究已經顯示該病在我國鴨群中普遍存在,借鑑其它圓環病毒已有的研究成果推測 DuCV 的存在可能提高鴨瘟、鴨病毒性肝炎、鴨傳染性漿膜炎、鴨巴氏桿菌病、大腸桿菌病等鴨常發病的發病率並加重了其致病性等,所以在養鴨業規模和數量飛速發展的今天更應該提高對其危害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