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風韻迷人的“鴨子”

鴛鴦-風韻迷人的“鴨子”

鴛鴦是一種中型水鳥,體長38—45厘米,體重430—590克,雄鳥和雌鳥的羽色差異很大。雄鳥羽色鮮艷華麗,額和頭頂的中央呈閃光的綠色,頭後長著聳立的由棕紅色、綠色、白色所構成的羽冠,眼後有粗著的白色眉紋,上胸和胸側是富有光澤的紫褐色,腹部白色,肩部有白色鑲著黑邊的羽毛,最為奇特的是翅膀上有一對栗黃色的扇子狀的直立羽屏,前半部鑲以棕色,後半部鑲以黑色,如同一對精製的船帆,被人們稱作“劍羽”或“相思羽”。

鴛鴦是一種中型水鳥,體長38—45厘米,體重430—590克,雄鳥和雌鳥的羽色差異很大。雄鳥羽色鮮艷華麗,額和頭頂的中央呈閃光的綠色,頭後長著聳立的由棕紅色、綠色、白色所構成的羽冠,眼後有粗著的白色眉紋,上胸和胸側是富有光澤的紫褐色,腹部白色,肩部有白色鑲著黑邊的羽毛,最為奇特的是翅膀上有一對栗黃色的扇子狀的直立羽屏,前半部鑲以棕色,後半部鑲以黑色,如同一對精製的船帆,被人們稱作“劍羽”或“相思羽”。雌鳥比雄鳥略小,沒有羽冠和扇狀直立羽,頭部為灰色,背部羽毛都呈灰褐色,腹面白色,顯得清秀而素淨。

鴛鴦在國外繁殖於俄羅斯東部、日本和朝鮮等地,越冬時偶爾到緬甸和印度東北部。另外在英國和歐洲北部等地也有引入的種群,成為留鳥。在我國越冬於長江流域以南的福建、台灣、廣東、雲南、貴州等地,繁殖在我國東北和華北北部,偶而在雲南、貴州、福建的越冬地也見有築巢繁殖的現象。

鴛鴦一般生活在針葉和闊葉混交林及附近的溪流、沼澤、蘆葦塘和湖泊等處,喜歡成群活動,一般有二十多隻,有時也同其它野鴨混在一起。每天在晨霧尚未散盡的時候,就從夜晚棲息的叢林中飛出來,聚集在水塘邊,在有樹蔭或蘆葦叢的水面上漂浮、取食,然後再飛到樹林中去覓食,大約一、二個小時後,又先後回到河灘或水塘附近的樹枝或岩石上休息。它們戲水時伸頭曲頸,在水上隨波逐流,有時也用兩翼擊水,上下翻騰,拍出亮晶晶的水花。傍晚時飛回到離水域不遠的河邊樹叢中或土坑、岩洞裡去睡覺。睡覺時將頭插在翅膀下邊,用一隻腳站立,有時它們還會在水面上漂浮時打盹。

鴛鴦生性機警,極善隱蔽,飛行的本領也很強。在飽餐之後,返回棲居之處時,常常先有一對鴛鴦在棲居地的上空盤旋偵察,確認沒有危險後才招呼大群一起落下歇息。如果發現情況,就發出“喔兒,喔兒”的報警聲,與同伴們一起迅速逃離。

鴛鴦是雜食性的動物,食物包括植物的根、莖、葉、種子,還有蚊子、石蠅、蠡斯、蝗蟲、甲蟲等各種昆蟲和幼蟲,以及小魚、蛙、喇蛄、蝦、蝸牛、蜘蛛等動物。食物的種類常隨季節和棲息地的不同而有變化,繁殖季節以動物性食物為主,冬季的食物幾乎都是櫟樹等植物的堅果。

鴛鴦多在食物豐盛,取食方便的地方越冬,每年早春2月的時候,它們就開始尋覓配偶了,找到“知音”以後,就成對活動於水田或櫟樹林中,偶爾也到水塘中活動。到了4月,北方的積雪尚未完全融化,它們就急不可耐地飛越平原和高山,千里迢迢地來到我國東北的長白山等地繁殖,一到繁殖地點,立刻就開始進行營巢活動。它們的巢都築在老齡的水曲柳,大青楊等大樹的樹洞裡,樹洞離地面很高,一般為10—18米。洞內墊有木屑,上面鋪著親鳥的絨羽。5月末開始產卵,每窩產7—12枚淡黃綠色的卵,孵化期為28—29天,整個孵化過程都由雌鳥承擔。剛出殼的雛鳥只在巢中停留幾天,就準備離巢了,開始時親鳥在洞中“嗤啊,嗤啊”地鳴叫,鳴聲又細又急,一直持續1個小時之久,然後親鳥先從樹洞中飛出來,落到樹下的水中,並且繼續不停地鳴叫,這時雛鳥們才伴隨著“嘰嘰”的叫聲,慢慢地爬到洞口,一個接一個地從高高的樹洞中跳到下面的草地上,並很快地跟隨著親鳥下水游泳,這時常常見到親鳥們帶著6—7隻雛鳥,在河邊柳樹下活動。雛鳥漸漸長大了,雄鳥和雌鳥便開始進行換羽,為前往越冬地的長途遷徙做準備。9月末至10月初離開繁殖地向南方飛去,遷徙時常結成10隻左右的群體,有時也多達50隻以上。到了翌年的3月末至4月初,又陸續遷回北方的繁殖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