鴕鳥孵化技術

鴕鳥孵化技術是孵化鴕鳥的一系列方法的統稱,需要完善的衛生消毒措施。

嚴格選擇種蛋

須來自優良、健康的鳥群,挑選種蛋時,先將薄殼蛋、砂殼蛋、鋼皮蛋及過大、過小、過扁、過圓、污染面積過大的種蛋挑出。對剛產出的種蛋不宜馬上入孵,要蹙貯存24小時以上,但最好不要超過6天,保存的溫度以15℃為宜。若保存期超過6天,需要降低溫度,保存種蛋的相對適宜濕度應為70%~80%,並注意貯存室的通風。種蛋保存時,應大頭朝下,每天翻動1次。

完善衛生消毒措施

1.鴕鳥蛋貯藏室的消毒。每2天用消毒液擦地板1次,隔2周全部清洗、消毒,並用福馬林溶液進行熏蒸。

2.種蛋的消毒。鴕鳥產蛋時,飼養員要用消毒紗布接住,然後送孵化室消毒,消毒劑量每平方米用37%的福馬林42毫升,高錳酸鉀21克,熏蒸30分鐘。如果沒有接住,用經消毒液浸泡的紗布擦去表面贓物,馬上送孵化室消毒。入孵之前,用消毒藥(溫度不要超過40℃)浸泡20~30秒,然後用消毒過的乾紗布擦乾種蛋即可入孵。

3.孵化室的消毒。孵化室地板每隔2天用消毒藥拖擦1次,牆壁、天花板每隔半個月用消毒藥噴灑1次,1個月進行全面清掃1次。

4.孵化機的消毒。每次孵化之前,孵化機內外及表面用消毒藥擦拭一遍,並用福馬林熏蒸消毒。

適宜的孵化條件

1.適宜的溫度。經驗發現,室溫在18℃~25℃時,如果採用恆溫孵化法孵化溫度控制在37℃效果最好,隨著室溫的升高,孵化溫度可適當降低。也可採用變溫孵化法,將孵化期分為前期、中期和後期,溫度可分別控制為36.5℃、36℃、35.5℃,其相應相對溫度分別為22%、23%、25%,並且種蛋可按大、中、小或重、中、輕3個檔次,實行分機孵化,能提高孵化率和健雛率。

2.適合的溫度。對於恆溫孵化法,前期孵化溫度可控制在20%~25%,轉入出雛機濕度應相對提高,通常為30%~40%,後期濕度相對較高有利於雛雞啄殼。

3.合理通風與涼蛋。胚胎髮育需要新鮮的空氣和充足的氧氣,二氧化碳和各種有害氣體不要超標,因此,應定期通風換氣。鴕鳥蛋的體積較大,蛋殼較厚,尤其後期產熱較多,應主要涼蛋。

4.正確的腐化操作過程。入孵時,一定要使鴕鳥蛋的大頭朝上,依貯存期、產蛋期分清批次,認真記錄,儘量不要混孵,以免造成出雛的混亂,孵化過程中要翻蛋,孵化程式為:蛋的挑選→消毒→貯存室→孵化室→入孵→消毒→出鳥→發鳥作業,避免交叉感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