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小崗村

鳳陽小崗村

鳳陽小崗村位於安徽省鳳陽縣東部,距縣城40公里,隸屬小溪河鎮,由小崗、大嚴兩個自然莊組成,現有108戶人家,476人,耕地面積1800畝,人均耕地4.85畝,其中承包耕地面積為1070畝。

 

概述

鳳陽小崗村 鳳陽小崗村
古之鳳陽,久以封建統治,自然災害頻繁,世代農民勤勞辛苦,饑寒交迫。縣境解放,民獲新生,然溫飽之願,猶未實現。窮則思變,首推小崗村,率先實行農業大包乾責任制,事實證明,旺盛不衰。
小崗村位於安徽省 鳳陽縣東部,距縣城40公里,隸屬 小溪河鎮,由小崗、大嚴兩個自然莊組成,距京滬鐵路5公里,省道307線13.5公里,明光、臨淮兩個淮河航運碼頭20餘公里,現有108戶人家,476人,勞動力180人,國中以上文化程度150人,其中大學文化5人, 耕地面積1800畝,人均耕地4.85畝,其中承包耕地面積為1070畝。

 

介紹

1978年以前的小崗村(即“大包乾”發源地的小崗自然莊或村民小組)是全縣有名的“吃糧靠返銷、用錢靠救濟、生產靠貸款”的“三靠村”,當時二十戶人家個個當過隊幹部,“算盤響,換隊長”已成為這裡特有的規律。到1977年底,小崗隊社員已是一無所有,不論戶大戶小,戶戶外流;不論男人女人,只要能蹦跳的都討過飯。
1978年12月,小崗18戶農民以“敢為天下先”的膽識,按下了18顆紅手印,搞起了“大包乾”,揭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由此小崗村成為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1993年,小崗自然村與另外一個自然莊——大嚴村民組合併在一起成立為小崗村。
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小崗村全面加強了道路、通訊、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努力為小崗村創造良好的投資和發展環境,並全面實施了改水改廁和綠化美化工程,建起了“大包乾”陳列室、村民圖書閱覽室、檔案室、衛生室、有線廣播電視、農民科技文化學校和一座完全國小。
小崗村在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與其他地方一樣遭遇了難於致富的困境。當地流傳著一句順口溜:一年越過溫飽線,二十年沒過富裕坎。進入20世紀90年代,小崗人在經歷了一系列思索後,認識到“無工不富”,並開始創辦企業,先後招聘3名有文化、懂技術的能人進村辦廠,並引來了幾家外資企業,同時向外轉移勞動力,共有70多名小崗年輕人走出小崗,與以前不同的是,這一批年輕的小崗人不是外出乞討,而是經商、辦廠、學本領,做新一代“以工興崗”的好青年。小崗村的年輕一代正在發展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崛起。
年創利稅超億元的全國最佳經濟效益村——張家港市長江村向小崗村伸出橄欖枝,與其結成姊妹村,在多方面實施合作,重點幫助農民捕捉市場信息,解決小崗村可持續發展和如何富裕起來的問題。在長江村的幫扶下,小崗村於2001年建成占地面積近80畝的優質葡萄種植示範園,並在全村推廣種植。長江村還多次選派專家實地指導。目前,小崗村108戶村民90%以上的農戶都種植了葡萄,總面積達450畝。2004年小崗葡萄獲得大豐收,最高畝產達3000公斤,總產近25萬公斤。早在葡萄成熟之前,小崗人就積極搞宣傳、跑市場,實行訂單銷售,還在滁州舉辦了為期30天的首屆小崗村葡萄節,以進一步擴大小崗葡萄的知名度,促進銷售。全村人均種植葡萄收入逾千元。2004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3500元。
小崗村第二代領導班子制訂了小崗人共同富裕的目標,確保人均年收入遞增400元以上。採取的措施包括:結合小崗的地理特點,大力發展優質葡萄、小香豬等高效種養業;利用好”小崗”品牌,吸引投資,加快小崗村辦工業及集體經濟發展。同時,繼續調整產業結構。實施“鳳還巢”,利用現在在外務工的70多名年輕人的人才、技術、資金優勢,逐步摒棄一家一戶式的生產經營方式,走農業生產集體化道路,力爭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利用”小崗”品牌,開發旅遊業著力興辦生態觀光農業。今年6月19日開館的大包乾紀念館由安徽省委、省政府,滁州市委、市政府,鳳陽縣委、縣政府共同投資建設。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著名建築學家、東南大學齊康教授設計。占地面積30畝、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該館於2004年11月9日開工,2005年6月19日竣工開館。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萬里同志題寫館名。
館內分為主展廳、多功能廳、附展廳、餐廳等。主展廳由《抉擇》、《追夢》、《關愛》三個展區和大型群雕《十八顆紅手印》以及實物展台、展櫃組成,真實再現了當年大包乾從醞釀到發生、發展的驚心動魄的歷史過程,其中部分珍貴圖片和史料屬首次公開。
大包乾紀念館已被列為全省和全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讓人們感到欣喜的是,2003年12月21日,由小崗村、長江潤發集團、滁州通力集團、滁州綠豐公司、張家港中興房產聯合投資的“小崗現代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運營。
“口袋鼓起來”一直是小崗人的夢想。當年“大包乾”的帶頭人嚴俊昌曾感慨地說過:“我們是一步越過溫飽線,25年未進富裕門。”如今,得益於中央1號檔案精神的小崗人,正生機勃發實施“三步走”,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引進優良品種,發展養殖業等一系列措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富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