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山古建築群

鳳凰山古建築群

鳳凰山古建築群歷史悠久,相傳最早修建的廟宇是朝陽寺,為唐代古剎後因兵燹而毀。據廟內碑文記載,至明弘治初年修建了佛教廟宇大寧寺,其後陸續建修觀音閣、斗母宮、碧霞宮、清虛宮、藥王廟等多座廟宇宮觀。

簡介

鳳凰山古建築群鳳凰山古建築群
鳳凰山位於屈原的故里——秭歸縣,長期以來,秭歸縣委、縣政府和各級領導高度重視鳳凰山這一發展區域。自1998年縣委、縣政府開始規劃集中復建秭歸縣庫區24處重要文物以來,先後多次對鳳凰山進行規劃。2004年12月,由北京市園林古建築設計研究院編制完成了《秭歸縣鳳凰山風景區總體規劃》,鳳凰山的主題定位及主要建設項目基本確定。截至目前,已復建水府廟、江瀆廟等古民居15戶,復建24處文物,由此,鳳凰山成了宜昌市最大的古建築復建群。

景點

鳳凰山古建築群歷史悠久,相傳最早修建的廟宇是朝陽寺,為唐代古剎後因兵燹而毀。據廟內碑文記載,至明弘治初年修建了佛教廟宇大寧寺,其後陸續建修觀音閣、斗母宮、碧霞宮、清虛宮藥王廟等多座廟宇宮觀。
鳳凰山古建築群鳳凰山古建築群

紫陽觀是在鳳凰山大寧寺舊址上興建的。據碑刻和地方志資料記載,大寧寺亦名大安寺,其後又稱逍遙寺,建於明弘治(1488-1505年)初年。萬曆十五年(1587年),佛教僧人馬祖元等雲遊來到鳳凰山。馬祖元羨其地山川秀麗,環境清雅,遂托缽丐化於眾信士,擬將大寧寺重新修復。時鳳凰城千戶張貴稟其父命,率弟張榮、侄張成治不吝百金,糾工聚財,鼎力襄助。至萬曆十八年(1590年),歷時三年工程始告竣。大寧寺時有正殿三楹,配殿六楹,山門一楹。大寧寺於明末清初逐漸傾頹,清康熙時寺內僅有一名僧人,至雍正年間有洛陽道教龍門派道人郝教明,雲遊來到鳳凰山,與守寺老僧交往非常融洽,於是長時間留住寺內。郝教明對鳳凰山景色頗為留戀,因此立志改寺建觀。待老僧圓寂以後,郝教明在廟中住持數年後去長安,將其弟子李永義帶回鳳凰山創修各廟。乾隆初年(1736年),李永義將大寧寺改建為道教紫陽觀,是為鳳凰城道教傳播之始。道光十三年(1833年),紫陽觀三名住持道士化緣擴建,計有正殿三楹,東西配殿各五楹,山門一楹。《鳳城縣誌》載:紫陽觀“為鳳凰山主寺,亦名三官廟。先時僧人住持,明清之際迭經兵燹,日就凋零。雍正間僅有老僧一人,僧死廟歸道教。”
觀音閣位於鳳凰山紫陽觀西南,鳳凰洞西側數十丈懸崖陡壁之上。始建年月無考,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僧人馬祖元重修,清雍正時道士李永義及其後馬通明等多次重修。民國初年《東三省古蹟遺聞》載:“觀音閣在今鳳城縣鳳凰山,明神宗年建。閣後有山洞一,梯升可以窺天一線,俗稱觀音洞。”
相傳明弘治年間創建佛教禪林時,山上有庵觀一所,名曰“古剎”。雖舊有草房數間,因屢遇凶荒年景,其時殿宇僧舍已蕩然無存。萬曆十八年僧人馬祖元等重新修建鳳凰山大安寺(位於今紫陽觀址)後,發現大安寺山門之右兩里許懸崖之上,有一塊很平坦的地方,是重新建修觀音閣的絕佳地點。當時參與重修大安寺諸僧人也有興復觀音閣想法,只是考慮到剛剛完成一項巨大工程,耗用眾多人力財力,如再興土木之工,恐難達目的。當時惟有馬祖元堅持繼續興工。他洗心滌慮,捧緣丐化。鳩石工,聚磚灰,劇細不辭,朝夕匪懈。由於觀音閣址位於幾十丈高的懸崖絕壁之上,人跡罕至其間,為傳運磚瓦灰石,只得沿途修造石梯,拾級而上。由於馬祖元和眾參與者的努力,終於在當年竣工,建成觀音閣一楹。
鳳凰山古建築群鳳凰山古建築群

斗母宮即斗姥宮,又稱八隻手,位於鳳凰山觀音閣東南約200米觀音洞前側石崖頂部平坦處。該地景點今命名“觀勝台”,斗母宮即位於“觀勝台”南側。相傳斗母宮建自明代,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嘉慶十四年(1809年)均曾重修,建國前因年久失修傾圮。
斗姥宮奉祀的是眾星之母中天梵炁斗姥元君,俗稱斗姥或斗姆。斗,即星斗。姥、姆皆指老婦人,斗姥,即是眾星斗的母親。一般寺院或宮觀中的女性神像模樣一般都很清秀、慈祥。但斗姥的形象卻很特別,不僅威嚴,而且奇怪。她的頭部四面有臉,每張臉上都有三隻眼睛,其中多出的一隻生在額頭上,與王靈官或馬王爺長相相似;四張臉的各面分別有一個身子和兩隻胳膊,加起來共有八隻胳膊。“八隻手”即由此得名。
民國10年《鳳城縣誌》載:“斗姥宮在(鳳凰山)半山間,行人緣石崖徑,狹甚險絕。旁有老松一株,根自石縫出,護若闌,因險而夷。每值新秋,一壑清煙,半林黃葉,疏鍾遲遲送響,寒泉汩汩聞聲。臨深領略,興味悠然。”
碧霞宮俗稱娘娘廟,位於鳳凰山觀音閣南側,斗母宮西北側60米處茂密樹林內,背對鳳凰山羅漢峰懸崖。鳳凰山碧霞宮始建於清道光四年(1824年),因年久失修而傾毀。
碧霞宮殿內供奉碧霞元君,碧霞元君全稱為東嶽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舊時在民間特別是在北方對其信仰很盛。不知從何時起,碧霞元君成了婦女生兒育女的保護神。從山下通碧霞宮殿前小路,因地勢稍陡,沿途鋪設有花崗岩長石條台階兩組共十餘級。沿台階登上碧霞宮殿前平台回首四望,殿宇四周林木蓊鬱,景色清幽。殿前遺有清代摩崖石刻兩處:其中一巨石刻有乾隆六年(1741年)四月九日鳳凰城邊門事員外郎福成所書“嘯傲煙霞”四個大字;另一巨石刻有民國16年(1927年)丁卯五月漢章喬庚雲所書“鴻爪留痕”四個大字及“光緒已醜(1889年)來游,距今已三十八年,用留數字,以志歲月”等小字。重修後的碧霞宮計有殿宇三楹,系磚木結構,硬山清水脊清式建築,現保存完好。

多次規劃,用屈原文化統領鳳凰山整體開發

“州雖僻壤,但東通吳會,西接重夔,南達荊郢,詢所謂重地之咽喉,長江之鎖鑰也”,《歸州志·藝文志》中的秭歸既為“咽喉”,又為“鎖鑰”,現又居三峽庫首。而“文化園”所在地鳳凰山,集三峽大壩的壯麗、平湖風光的秀美和屈子偉跡與巴風楚韻於一體。
秭歸縣是歷史文化名城,早在1985年前,考古工作者多次在秭歸縣鎖龍坪考察發現相傳的楚王城,其夯土城牆,下層包含石斧、紅陶片、黑陶片等新時期遺物,上層含有漢代遺物。1985年10月,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湖北考察隊在發掘秭歸縣茅坪鎮徐家沖江邊朝天嘴遺址,確認為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存,還在此發現了中國南方最早的彩陶藝術。城廓、文字、藝術等人類文明的象徵,標誌著遠古秭歸文明的啟蒙與步履。
如何復建發展鳳凰山這一得天獨厚而又歷史韻味獨到的景點成了秭歸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的問題。近年來,秭歸縣委、縣政府先後多次對鳳凰山進行規劃,2004年上半年,秭歸縣委、縣政府結合屈原祠的規劃調整,決定用屈原文化來統領鳳凰山的整體開發,進一步突出屈原祠和古民居的核心地位,突出屈原文化和三峽民俗文化的靈魂作用。之後,又對鳳凰山整體規划進行了多次策劃,在此基礎上於2004年12月由北京市園林古建築設計研究院編制完成《秭歸縣鳳凰山風景區總體規劃》,至此,鳳凰山的整體定位及主要建設項目基本確定。

著力修建,宜昌最大古建築復建群出爐

如今的鳳凰山已形成運動健康之旅和文化風情之旅兩條特色旅遊線,與長江三峽、神農架、三峽大壩相呼應,共同構成了宜昌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自1998年開始,縣委、縣政府從文物保護和旅遊發展相結合的角度出發,將三面環水、面對大壩、居高臨下的鳳凰山劃出150畝地用於集中復建秭歸縣庫區24處重要文物。
2001年,整個文物復建工程正式開工。
2002年,完成了江瀆廟、鄭萬琅老屋、鄭萬瞻老屋、鄭韶年老屋、彭樹元老屋、杜氏宗祠等6棟民居、祠廟的建設。
2003年,紫光閣、三老爺書屋、鄭書祥書屋、劉振林老屋等4棟文物建築落成。
2004年,水府廟、王氏宗祠、鄧永清老屋、鄭啟光老屋、游縣長老屋等5棟文物建築的復建工作完成。
2005年,屈原故里牌坊、新灘古井、惠濟橋、江瀆橋、千善橋、屈子橋等6處文物建設的復建工作完成。至此,鳳凰山文物復建區已完成10棟民居、2座廟宇、2座宗祠、1座教堂、1座牌坊、1口古井和4座橋頭共21處文物建設。
為了儘快完成古建築的復建工作,屈原祠面向全國招標,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動工新建,演藝中心也於2005年4月開始動工新建。

精心設計,彰顯獨特人文風情

鳳凰山靠近三峽大壩,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如何充分利用自然條件來演繹鳳凰山的自然魅力?縣委、縣政府多次規劃,按照保護第一、合理利用,回歸自然、返璞歸真,動靜結合、主輔相承的原則,依託現有的建築物,展現自然風情。
為了利用好三峽大壩、高峽出平湖兩大奇觀,復建鳳凰山古建築群時,特意設立了濱湖觀光帶和大壩眺台。在濱湖觀光帶設立的一個“對我來”的觀光點上,雄奇的三峽山水、平湖與大壩可盡收眼底。在這裡,炒蠶豆、苞谷泡、土豆片、炕土豆、苕果子、炕紅薯等特色小吃應有盡有。大壩眺台修建在江瀆廟門前的小山包,在這裡,無論從哪個視角都能將大壩盡收眼帘,是觀賞大壩及平湖的最佳位置。
鳳凰山作為古建築群復建的選址地,已建成了許多古民房。如何合理利用這些古民房呢?2005年,丹陽規劃設計事務所對鳳凰山古居民區多次進行了踏勘和分析,按照突出民俗、張揚個性的原則,根據原始村落的面貌,復建水府廟、江瀆廟等古居民區15戶,突出了峽江古建築的風格和特色。
在復建“上古夔國”時,根據原有的古民居,沿山勢建夯土的城牆,牆上鐫刻有象形的文字,原有的山亭改建為山寨,蓋樹皮兼石板。山下石板路,間生雜草。河邊布漁網、刀叉與跳板,同時還夾雜著文字表演,女鳳男虎迎客。無處不體現著其悠遠、獨特的歷史氛圍。在復建其餘的古民居時,也是根據原有的特色融入秭歸的民族風情,來展示鳳凰山獨特的自然風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