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鯽魚的刺,其實應該是鰣魚的刺。鰣魚有兩大特點,一是美味,二是多刺。因為美味,所以自古以來引發了很多文人墨客的吟詠,王安石有“鰣魚出網蔽江渚,荻筍肥甘勝牛乳”,蘇東坡更有“芽姜紫醋炙鰣魚,雪碗擎來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氣在,此中風味勝蓴鱸。”將鰣魚排列在聞名天下的松江鱸魚前面。又因為多刺,也同樣引來了很多嘆息,張愛玲就說過,人生有三大恨事,一是鰣魚多刺,二是海棠無香,三是紅樓未完。到了1995年,也就是張愛玲逝世前後,長江鰣魚實際上已經絕種了。那年汛期,長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為了獲取數據,在長江鰣魚的主要產卵場所——江西的峽江試捕1個月,結果一無所獲;在鄱陽湖口進行鰣魚幼苗監測,也近乎徒勞。張愛玲說人生的憾事是因為魚刺多,那是說著玩的,多少帶著些小資的情調;但長江鰣魚若就此滅絕,那可是整箇中華民族的恨事了!
出處
張愛玲三大恨事之一就是鰣魚多刺.因此可以看出鰣魚在張愛玲心中具有較高的評價,雖然鮮美,但總有那討厭的刺時刻穿梭在口中。雖是恨事,但也體現了鰣魚的另一種美,而世上又豈有完美事物?
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有骨,三恨紅樓未完。 ——張愛玲 出自《紅樓夢魘》
歷史
在歷史上,鰣魚因為每年初夏要溯江洄游產卵,“來去有時”而得名。在其他時候,鰣魚是要呆在海里的。同時除了長江,鰣魚在其他江河水系也是有的,比如富春江的鰣魚就很出名。正因為這樣,清初廣東名士范端昂在《粵中見聞》說鰣魚:“廣人謂之三黎,相傳曹白所變。”這裡提出了一個古今美食家共同關心的問題,即鰣魚和三黎、曹白的關係和異同。
認同三黎是鰣魚的還包括清代學者屈大均,他在《廣東新語》中引漁諺說:黃魚不上雙魚石,三黎不上銅鼓灘。認為“三黎者鰣也,是一物而以大小異,名猶石首、黃花之類也”。也即認為三黎是小鰣魚。《揭陽縣正續志》認為鰣魚即三黎:“鰣,土人名三黎魚,盛於四月。鱗白如銀,腹下細骨如箭鏃。味甘在皮鱗之交。”
在潮汕,三黎至今仍有大量的出產,市面上常年都可見到,而且價錢便宜。去年我在新津河口看見有賣鮮活的小三黎,一問才兩元錢一斤,於是買了四斤,煮熟後叫來幾位酒友一起大啖。三黎的普通做法是煮潮汕酸菜絲,但還有更好的吃法。吃過鰣魚的人都知道,鰣魚的脂肪在鱗下,鱗不可破,破則脂流味減。清蒸鰣魚不去鱗就是這個道理。
吃三黎的最佳季節是初夏六月,這時三黎滿肚卵子,腸無污物。烹製時千萬不可開腹,也無需加其他調料,只用濃鹽水煮熟就行了。吃時也可不用筷子,將魚橫拿在手裡,剝鱗挑刺就著啤酒吃。美食這東西有時還真與價錢無關,不論多低廉的東西,只要吃出天然,吃出本味,吃出文化,也就達到了那個境界。
曹白又稱鰳魚,也有叫鯗魚的,長相吃法與鰣魚差不多。美食界素有“來鰣去鯗”的說法,意思是鰳魚與鰣魚不同,產卵後反而更加鮮嫩肥美。古人還認為鰳魚風乾後味道更佳,因此江浙一帶的鰳魚被大量醃製曬乾,成為著名的鹹魚曹白。在潮汕,鰳魚主要還是鮮食,清蒸時不可去鱗,也有蒸熟後蘸普寧豆醬的,味道都極鮮美。
實際上鰣魚和三黎、鰳魚都同屬於鯡科魚類。三黎學名斑鰶,同科相近種還有花鰶等;鰣魚和鰳魚也有一些相近種,如雲鰣、印度鰳等。涼風有信,秋月無邊:“鰣”不再來,總成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