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1970-1972年,北愛爾蘭經歷了政治暴力活動的大爆發,1972年到達頂峰,一年中近500人喪生。1972年1月,14名手無寸鐵的北愛爾蘭示威者遭到英國軍隊射殺,史稱“血腥星期天”。此後不久,18歲的桑茲決心加入共和軍,翌年,他因違法持有4把手槍罪被判入獄5年。在獄中,他堅持創作詩歌並寫作報導,作品皆刊登於愛爾蘭最大的政治類周報《An Phoblacht》上。
雖然歷屆英國政府都在嘗試取得北愛“正常化”的政治解決方案,卻都無功而返。1976年,由於取消了準軍事組織囚犯的政治犯身份,一旦遭審判有罪,被告會被當作一般罪犯處理,甚至遭受到比一般囚犯更不人道的殘酷對待。愛爾蘭共和軍囚犯對這一政策的反抗,導致了在梅茲監獄超過 500人的“毛毯抗議”和“穢物抗議”。
與此同時,出獄後不久的桑茲又因被懷疑涉嫌鄧莫瑞(Dunmurry)家具廠的爆炸事件被捕入獄,雖然法庭無法出示任何有效證據,但他因被指控與北愛爾蘭輕騎警隊發生火力衝突,被判入獄14年。在獄中,為了反抗英國政府以一般囚犯看待政治犯的規定,桑茲在1981年3月1日發動接力絕食行動,提出了5項要求:1.不穿囚衣的權利;2.不做囚犯的勞改工作的權利;3.自由與其它遭囚禁者結社聚會以及舉辦教育與娛樂相關活動的權利;4.每周可獲得會面一人、收一封信與一件包裹的權利;5.全面恢復政治犯地位。
66天后,1981年5月5日,桑茲終於活活餓死。即便如此,柴契爾夫人領導的英國政府仍不予理會。桑茲死後,9名共和軍成員繼續志願“接力”參與絕食抗爭,也平均在五六十天內死亡。他們的死激起了國際媒體對柴契爾政府的強烈抗議。
各方反應
在義大利米欄,5000名學生焚燒了英國國旗,並高呼“Freedom forulster”。
在根特,抗議學生沖入了英國領事館。
在巴黎,數千名示威者高舉鮑比桑茲的畫像,高呼“愛爾蘭共和軍會勝利”。
在奧斯陸,示威者向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畫像投擲西紅柿。
在法國,一些城市都命名了桑茲大街以表示對這位戰士的紀念。
在愛爾蘭,桑茲之死引發騷亂,都柏林著名的摩爾大街所有店鋪被迫關閉一天。
美國各階層在絕食事件中表態不一
波士頓環球報說桑茲的傳奇沒有英雄。
芝加哥論壇報則諷刺地說:甘地絕食是為了阻止國內種族仇殺,桑茲恰恰激起了仇殺。
紐約時報說:柴契爾夫人的做法完全正確,不能向愛爾蘭共和軍成員屈服。
在紐約,聖派屈克大教堂為北愛爾蘭和平進程進行了祈禱,同時愛爾蘭族裔的商店停業兩小時。
在康乃狄克州首府,在北愛爾蘭救助會合當地愛爾蘭裔美國人的組織下,為桑茲舉行了追思會。
在新澤西州下議院的投票中,以34比29的優勢通過了“讚揚鮑比桑茲的勇氣和獻身精神”的議案。
古巴於2001年樹立了幾年鮑比桑茲和其他絕食犧牲者的紀念碑。
伊朗將英國大使館所在地溫斯頓邱吉爾大街改名為鮑比桑茲大街,英國大使館被迫關閉沿街的大門,在另外一條街重新開門。
印度時報撰文說:柴契爾夫人敢於讓這個國家的議員絕食死去,這是任何一個文明國家都不曾發生過的。
印度國會的上議院反對派為桑茲默哀一分鐘,但是其他議員拒絕參加。
澳大利亞悉尼為鮑比桑茲樹立了一座紀念碑。
影
視作品
飢餓Hunger
導演: 史蒂夫·麥奎因
主演: 麥可·法斯賓德 利亞姆·坎寧安 Stuart Graham
類型: 劇情 / 歷史
上映日期:2008年
影片類型: 劇情
影片地區: 歐美地區
影片簡介
影片由麥可·法斯賓德領銜主演,飾演激進組織北愛爾蘭共和軍成員鮑比·桑茲。1981年正值鐵娘子柴契爾夫人執政期間,關押在梅茲監獄的共和軍囚犯為了爭取政治地位而發起的絕食抗議行為。影片圍繞於桑茲死前最後六個星期的生命歷程而展開。故事開始於監獄警衛雷蒙德·洛韓準備離開去工作,臨走之前他檢查了汽車裡的炸彈,穿上了放在衣帽間裡的制服,並且對同事的搭訕不予理睬。監獄裡新來的愛爾蘭共和軍犯人戴維(布萊恩·米利根飾)拒絕穿上囚服,於是被貼上了“不合作”的標籤。而他的新室友格里(利姆·麥克馬宏飾)則乾脆用糞便把房間弄得臭氣熏天。很顯然,他們是在宣洩對監獄政權的強烈不滿。本片的主人公就是被北愛爾蘭人尊為英雄、因罷工絕食而死的桑茲,他堅信自己是由於政治方面的不公正對待而關押在此並且也會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絕食六十六天之後,包括桑茲在內有十名共和派囚犯餓死。鮑比·桑茲由反拘押票選入國會,桑茲死後由他的代理人歐文·卡龍接替議席。
英國影像藝術家斯蒂夫·麥柯奎(Steve McQueen)的電影處女作《飢餓》(Hunger)或許是2008年思想和藝術上最激進的電影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