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官屯鎮

鮑官屯鎮

鮑官屯鎮位於河北南皮縣,面積97.9平方千米,鮑官屯鎮內農副產品資源品種多,特色顯明,“村有專業,戶有專長”的高效農業,鮑官屯鎮區位優勢明顯,位於京津唐經濟開發區的環渤海帶,是一個農業資源豐富,鄉鎮企業發達的鄉鎮。

基本信息

鎮情概況

轄區代碼

代碼 130927103:~201 鮑官屯村 ~202 孫清屯村 ~203 小遲莊村 ~204 西康村 ~205 東康村 ~206 張旗屯村 ~207 永興莊村 ~208 小集村 ~209 倪官屯村 ~210 小張官村 ~211 張古風村 ~212 大遲莊村 ~213 董丁莊村

區劃沿革

1958年屬王寺公社,1961年建鮑官屯公社,1983年改鎮。1997年,面積91平方千米,人口3.1萬人,轄鮑官屯、孫清屯、小遲莊、西康、東康、張旗屯、永興莊、小集、倪官屯、張古風、大遲莊、董丁莊、小張官13個行政村。
鎮政府現駐孫清屯村,位於孫清屯村南郊,泊海公路及李寨路交匯處

自然資源

鮑官屯鎮內農副產品資源品種多,特色顯明,“村有專業,戶有專長”的高效農業,大棚蔬菜一應俱全,地膜花生、苜蓿、梨、蘋果、冬棗等各種名、優、特產品應有盡有;每年剩餘農作物秸稈上千噸,具有廣闊的開採、利用價值;擁有全市最大的黃牛交易市場,同時,狐、貉、貂、鹿、鳥各類珍稀動物養殖已成為全鎮經濟發展的一道新的風景。
鮑官屯鎮物華天寶,石油礦產資源儲量大,北半部靠近大港油區,共有20多眼油井。鮑官屯鎮人傑地靈,人力資源豐富,人口素質高,18-35周歲的農村從業青年有6000人,其中78%的人有一定技術特長。近兩年來,鎮黨委政府注重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為國內外用人單位輸送優秀務工人員200餘名。

城鎮建設

鮑官屯鎮2004年完成搬遷,正港路、李寨路兩條省級公路在新鎮區交叉通過,為小城鎮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小城鎮的規劃堅持高標準、建設堅持高投入、手續堅持全到位,商業樓成為鎮區新亮點,金融、醫療、電力、工商等部門逐步遷入,基礎設施條件和整體功能不斷改善和提高。小城鎮建設上堅持整體開發與零散開發相結合,建築面積超過1000M2的一次性開發超過4家,大型娛樂城、家具城、商貿城、駕駛學校一應俱有。

交通便利

鮑官屯鎮區位優勢明顯,位於京津唐經濟開發區的環渤海帶。北距滄州市35公里,天津160公里,北京250公里;東距黃驊港60公里;西距南皮縣城25公里,京滬高速公路25公里,石家莊180公里;南距濟南200公里。省道正港公路與李寨路成十字型在鎮中心穿過,構成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路。

經濟發展

多年來,全鎮實施“商業興鎮、工業強鎮”戰略,建立培育起一大批骨幹企業,如:國華集團公司,已成為擁有固定資產5000多萬元,產值超億元的大型工業集團公司。全鎮在五金製造、鑄造、太陽能研發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發展。另外在化工建材、橡膠、輪胎模具、飼料加工、果品冷藏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工業的飛速發展,有效地促進和帶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

民俗文化

生活習俗

(一)服 裝
清代服裝(便服),為滿裝。男裝有棉(皮)袍、馬褂、坎肩、小褂、中式褲、扎綁腿帶,戴棉(皮)帽、風帽、氈帽、草帽、帽墊兒,穿布襪、棉鞋、“三緝臉”尖、圓口布鞋、雲紋棉靴;女裝有旗袍、裙、大襟棉襖、布襪、布鞋(間或有木底),幼兒穿扎花鞋。男裝以青(黑)、白(本色布)、土色(紫花)、藍、灰為主,婦女、幼兒尚有紅、綠等艷色。衣服紐扣為“蒜疙瘩”扣或銅扣。夏季,農民多赤腳、赤臂。
民國以來,一般仍沿襲清代服式。在職工、學生中,逐漸出現西式服裝,如中山服、學生服、襯衫、西褲、西服、大衣、線襪、皮鞋、膠鞋、禮帽等。婦女放足後,不再穿木底鞋,其他變化不大。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男裝無大變化,唯多戴工人帽(前進式)。女裝有列寧服。到八十年代,男、女裝出現西服、風雪大衣、連衣裙、高跟兒鞋等全西式服裝。傳統服裝正在消失。回族人民,除在清真寺舉行宗教儀式戴白色“禮帽”外,日常服裝與漢族人民無所區別。
(二)發 式
清代,男前額頭髮剃光,腦後蓄長發,扎辮垂於背後。婦女蓄全發。姑娘扎長辮,辮稍系紅絨線繩;出嫁後將長辮盤結於腦後,罩以線網,成髻,即“圓頭”或“纂”,橫以釵。青年婦女,額前多留齊眉發。民國時期,男剪辮,初剃光頭如僧,之後,逐漸蓄短髮,有分頭、平頭、背頭等型,一般農民皆為光頭。婦女亦有剪為短髮者俗稱“獅帽纓子”。新中國成立後,到六十年代,農村青年普遍留短髮。到八十年代,髮型日新。婦女燙髮者逐漸增多。有爆炸式、波浪式、披肩式、歐美式等髮型,不一而足。
(三)飾 物
首飾,自古為婦女所享,有簪、釵、耳環(墜子)、手鐲、戒指等。民國以來,婦女不再穿耳孔,耳環、手鐲、簪、釵趨少。新中國成立後,尤其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首飾被視為資產階級“尤物”,遭禁絕。到八十年代,首飾恢復,一些婦女又打耳孔,並增加珠花,項鍊等裝飾。
(四)飲 食
邑人的飲食習慣,歷來是一日三餐,冬季亦有兩餐者。主食是饅頭、包子等麵食,冬季早上多喝玉米面粥。副食主要是豆醬、鹹菜、園蔬野菜之類。其他食品種類還有很多。茲分述列下:
饅頭、卷子 用白面發酵蒸熟,鬆軟可口。
麵條 用死面製成,夏食涼麵條,冬食熱麵條,俗稱“熱湯”。
包子 用發麵中充菜(內餡)包成蒸熟,是過中秋節的應節食品。
烙餅 分發麵、死面兩種。
水餃 簡稱“餃子”,死面為皮兒,中充肉(菜)餡,捏成半月形,煮熟供用。是春節、上元節主要節日食品,也是農村待客食品。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被視為食品中的珍品。
餅子 用玉米、小米,或加黃豆磨麵,加水和面,制圓形或橢圓形狀,貼在鍋幫上蒸熟食用。
窩頭 原料同餅子。形如塔,底有洞,又名“黃金塔”,是重要主食。南皮小米麵窩頭,乃地方名吃,蜚聲省內外。
糊餅 用玉米面、高粱面,加菜末和少許水,置乾鍋內用手拍打成薄餅,烙熟食用。
棗糠 穀子面加棗泥和水拌勻,置鍋內蒸熟食用。
攆攆轉兒 舊時在麥秋前,青黃不接,農民為充飢,不得不將尚未成熟的麥穗取下脫粒,磨成糊狀,以漏勺漏人鍋中,煮熟食用。吃攆攆轉兒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浪費。
鹹飯 一般用白菜切碎與小米熬成稠粥食用。
餄飽餎 用小米或高粱面摻以榆面或車前子面,制薄餅切條或用床軋條煮熟佐以菜鹵食之。
菜糰子 用玉米或高粱面做皮,包以菜餡,蒸熟食用,其狀大於饅頭。
菜餅子 用玉米或高粱面摻野菜、榆葉、蔥葉、山芋葉等和面,做法如餅子。
撥拉 用玉米或高粱面摻上菜葉、豆角、苜蓿等,加少許水蒸熟而成。
蘿蔔條面 蘿蔔條與粗糧面調和蒸熟,拌醋、蒜食用。
馬子菜湯(馬齒覓)洗淨煮熟,再調以麵糊食用。
豆餡糰子(豆餡包兒)做法如糰子,其餡不是菜,而是用綠豆、小豆、小棗調成的棗泥。
蝌蚪 用綠豆、山芋面調為粥狀,以漏勺漏入鍋中煮熟,取出置於冷水中,待涼後,拌以菜、鹵、醋、蒜食用。
煎餅 小米加水磨成粥狀,調以蔥花、香料、食鹽,在平鍋上攤薄烙熟食用。
絲糕 用糜子(稷子)面發酵後蒸糕,切成塊食用,鬆軟可口。
合子 用粗、細面均可,擀成餅,兩餅中加菜餡烙成。
雜麵湯(雜麵條)以綠豆、小豆面為原料,做法與麵條同。
粘糕 因在過春節時食用,又稱“年糕”。用黍子面加棗製成,做法如窩頭。
糟魚 又名漬鱠魚,將鱠魚洗淨,切成塊,置壇中,漬以香油,加鹽、香材料。泥封壇頂,經四十天,取出蒸熟食用。
鹹菜 是農民的主要佐餐副食。用蘿蔔、芥菜(辣菜)等醃製而成。
紅鹹菜 將鹹菜切成條、片,置醬缸內,漬兩個月變成紫紅色,食之色、香、味俱佳。
臘肉 冬月將豬肉醃於壇、缸內,至夏不腐,取出蒸食,有腊味,味美。
糖蒜 一般用鮮白蒜,去皮洗淨,入缸或罐,注入加香材料的熟食水醃製。經四十日,即可食。
嗆辣菜根 將辣菜疙瘩切成片,蒸熟,再摻以細蘿蔔條,置盆中加鹽和香材料,封閉數日可食。
醉棗 取鮮棗,洗淨,用白酒拌勻,入壇內,泥封口,置之陰涼處,春節前啟封取出食用。
皂糖 即飴糖,多為園形、瓜形,專為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辭灶王用。
老醃雞蛋 將生蛋洗淨,置缸內,製法如醃糖蒜。
豆醬 將黑豆或黃豆炒熟磨粉,合水團為球形(醬塊),經四十大發酵後,再粉碎為面,加水、鹽攪拌均勻,入缸,在陽光下曝曬,每三、四日攪拌一次,見醬色變黑,即可食用。
粉皮 南皮特產,其原料主要用綠豆澱粉或山芋澱粉製成,為個圓形,半透明,可做冷盤或與豬肉炒、蒸,為佐餐之品。
嘎巴 製法與粉皮同,但質量上對澱粉,團糊要求高,略帶黃色,配以油、肉烹炒,味道更美。
節日食品 農曆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五月初五(端陽節)吃粽子;八月十五(中秋節)吃月餅。
回族飲食習俗,日常在主食上與漢族無大差異。炸油香是回族傳統食品,每逢宗教節日、喜慶、喪葬,烹炸油香互相贈送或分送鄉鄰。親友之間如斷交往,謂之斷了“香氣”。
回族的副食,日常以牛、羊肉為主,同時可食雞,鴨、魚、兔等肉,但必須經清真寺阿訇或掌教“代刀”。嚴禁食豬肉。對性情暴戾,奇形怪狀的畜禽,如虎、狼、鷹、雕、貓、狗等肉;對蹄不分瓣、食不反芻的驢、騾、馬等肉;對一切病死的畜禽、胚胎、胰脂、無腮無鱗的鱗介類亦禁食用。
(五)居 住
南皮民居,除官衙、廟宇,大地主為磚瓦起脊房外,平民均為平頂房。“四合院”形式。北房為上房,即正房。兩側為廂房。以三間一排為標準。南房一排含門樓,門向正南,門上常書“向陽門第”額。進門有“迎壁”。正房三間二窗一門,即“一明兩暗”。外間兩側有鍋台,暗間臨窗有火炕,為寢室。房門通門樓有南路。其餘偏房,可住人,亦作倉、廄之用。進入八十年代,農村磚瓦結構房屋相繼修建。平房、起脊房間有。並開始有兩層的樓房,但己改“四合院”形式,一般只蓋正房(北房)三間、四間或五間,其中三間為居室,其餘為庫房,以垣牆圈圍,一般向南建門樓,門樓內設迎壁。
農村蓋房,視為大事。破土動工要擇吉日,懸紅旗。上樑時在正房中檁上貼八卦陰陽魚圖,用古錢串兒插筷子,綁在八卦圖上。燃放鞭炮,上供慶賀。此習今仍沿用。
回族建房結構,形式與漢族基本相同,只是在門樓上方掛有“都瓦爾”,居室內忌掛人物畫。
(六)娛 樂
民間娛樂活動,每年主要集中在春節後至正月十五元宵節期間。由民眾自發組織同樂會(跑玩藝兒)。主要節目有;地秧歌(小秧歌)、逛燈、猜燈迷、龍燈舞、獅子舞、高蹺、小車會、蹬官兒、旱船、跑驢、竹馬、二鬼摔跤、大頭和尚戲柳翠等。每當謝雨還願時或廟會期間,邀請戲班,在廣場搭台唱戲,一般為四至八天,劇種有河北梆子、京劇、哈哈腔以及曲藝西河大鼓等。另外還有馬戲、猴戲、獨出戲(傀儡戲)、戲法(魔術)等。
兒童遊戲有:
打鞋裡牌 數人分兩組,脫鞋聚一堆,攻者以鞋投擊鞋堆、搶鞋。守者守衛,如一方將鞋全部搶去,另一則敗逃,勝者以鞋追擊敗者,敗者將鞋頂於頭上,即認輸。
打枲 地上畫一線,一方將木棒置線側,另一方以木棒擊之,被擊木棒出線為輸,不出線換人再擊。
卷箔 數人或十數人,手拉手捲成圓形人堆,中心人為箔心,互相撞擊為戲。
抵拐 二人或數人,皆將一腿搬起,一腿著地跳行,以搬起之腿膝蓋,撞沖別人之膝蓋。被抵倒或雙腿皆落地者為敗。
藏摸摸兒(捉迷藏)人數不限,分兩組,各舉代表一人,抽籤分先後,長者去藏,短者去找,被找到逮住者為輸。藏者如回到指定的地點“家”,則對方不能再逮。
捋軸子 一人抱樹幹或其他立木,其他人以手捋其頭,被持者以腳踢捋人者,如被踢中,即換被踢中者。
踢毯子、拾子 此戲多為青年姑娘,在室內外皆可進行遊戲。
斗頂、斗連兒、趕牛犄角、走葫蘆等遊戲,類似棋。在地上畫線格,以瓦礫為子,雙方對攻,子被吃淨則輸。
到錢兒、丟窯兒、踢球兒 帶有賭博性質。今已不見。
另外還有跳繩、跳房子、摔元寶兒童遊戲。
如今農村許多家庭,有了收音機、錄音機、電視機、計算機居民的文娛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寓教於樂中。
(七)交 易
商幌 凡商店,皆在門市前懸招牌、匾額,上寫“某某商店”、“飯店”等字號,如“富有居”、“天和堂藥店”、“友誼賓館”等。茶館門前掛水壺,農村小店門前掛笊籬.饅頭鋪門前掛木製饅頭,修腳踏車鋪門前掛腳踏車車輪,以上商幌,每綴以紅布帶,使人省目。
市聲 指行商的叫賣聲。賣什麼吆叱什麼。近幾年有的行商、攤販,利用擴音話筒叫賣,聲音大又清晰。
令子 是行商、小販為招徠顧客發出的專用聲音,如賣餡糖的敲小型銅鑼。賣豆腐的敲梆子。賣香油的敲牌子(銅質)。賣布的、染布的搖“撥浪鼓”。雜貨貨郎搖帶小銅鑼的“撥浪鼓”。張籮的用哌啦片兒。剃頭的用“喚頭”。小爐匠用系在工具挑上的小銅鑼發聲。算卦的用“鐺子”或竹板。

禮儀習俗

(一)婚、嫁
男婚 民國以前,男婚禮儀一般經四步進行。第一步是議婚,由媒灼根據“門當戶對”(俗稱對帽頭子)習俗,代雙方通言(說媒),謂之議婚。第二步換小柬,雙方同意後,各書尊親姓字互換,謂之換小柬。同時各書子女年月日時生辰互換,謂之換庚貼,即“過號”、“過八字”。第三步通大柬,定婚,大柬又稱大書,是男女結婚憑證。書套如大信封,高八寸、寬五寸,大紅色印有金色龍鳳圖案,中間書“龍鳳呈祥”四字。要內書分八折,正面為大紅袋,背面男是水紅紙,女是綠色紙。內掛紅紙條簽,書男投啟、女答啟客語,尊親彼此始稱姻家(親家)、具名書拜,通大柬婚約乃定。第四步結婚,行聘前講財禮以為聘資。將婚,男家送吉期於女家,屆期前一日男家備禮柬妝衣送女家。謂之催妝。是日男具衣冠習禮儀,遍謁親族鄰里;謂之演禮,即俗稱“拜客”(qie)。女家陳妝奩於男家,謂之鋪床,次日(吉期正日)迎親,富家男到女家迎親,謂之“大娶”。一般不迎親,由女家送女至男家。彩輿(花轎)入門,導以鼓樂,就中庭設天地桌,上置圓斗,內裝紅糧,斗上置弓箭,燃放鞭炮,謂之“迎門鞭”。新郎新娘行拜堂禮(拜天地),入室後行合卺禮,除去蓋頭,入洞房結為夫婦。當日晚間,晚輩鬧新房,入睡後潛洞房窗外竊聽新人密語,俗稱“聽新房”。三日黎明,新夫婦祭墓拜廟、拜公公、婆婆及尊屬稱“拜三”、新夫婦赴岳家回拜稱“回門’。有極少數童養媳結婚,只擇吉日入洞房成親,次日新婦將髮辮改為“圓頭”,即為完婚。
新中國成立後,婚禮不斷變化。原“過八字”、“通大柬”已廢。其他仍有相沿。到七十年代,男女青年結婚,一般經過議親、相親、定婚、登記、結婚幾個過程,介紹人(媒人)向雙方提親後,要經相親,男女交談,互相了解,基本上打破家長包辦的陋習。如雙方同意則“過號”,定婚。會同雙方親友購定婚衣服,照定婚像,在男家設宴進餐。未婚婦向男方長輩認親,敬酒,長輩賜錢還禮(俗稱見面禮錢)。定婚後,每逢傳統節日。男家備禮到岳父母家探望。逢廟會、唱戲接女方過門作客,並贈禮品。將婚時,先進行登記,邀女方來男方家小住,謂之“住熟”。婚期吉日,女方邀親友送新人至男家、男家邀親友相陪,皆男女各半。少則四人,多則十餘人。迎親時,從五十年代已廢轎,開始為騎腳踏車。到八十年代,迎親逐漸被汽車所代替。
在五、六十年代,結婚不尚彩(財)禮,七十年代陋習回潮,彩禮由二、三百元增至三、四千元,甚至五、六千元。為此,男方為結婚負債累累,導致婚後生活困難、釀成惡果,人民政府號召喜事新辦,節約從儉,反對鋪張浪費。新式婚禮,雖受人們歡迎,但舊的習慣仍很頑固,有增無已。
新式婚禮、禮儀簡化,不大辦酒席,親友來慶賀,以煙、茶、糖恭候。既文明又節儉。集體婚禮,是新式婚禮一個重要形式,至 1986年,縣、鄉(鎮)政府為139對青年舉行了集體婚禮。旅行結婚,也是一種新形式,青年男女相愛,先至政府進行結婚登記。然後相伴外出旅遊。近在本縣或滄州,遠可去上海、廣州。經幾日或月余返家(或稱度蜜月),是為完婚。
女嫁 姑娘結婚,舊稱“出閣”、“做媳婦”、“出門子”。在出嫁的頭一天,設筵招待親友,親友為祝賀贈錢、贈物,俗稱“點茶”。婚後三天回娘家稱“住九”;四天回娘家住四天稱“四平八穩”。住九要娘家父親接母親送,俗說“爹接娘送一輩子不生病”。也有伯叔長輩或弟兄接送的。
姑娘出嫁後,一年之中要三次看閨女。即五月節(端陽節)、八月節(中秋節)和年節(春節)。備應節禮品送至閨女家稱“看閨女”。但此俗已被打破,如今不是看閨女,而是姑爺備禮看岳父岳母了。
回族婚嫁 舊時回族女子禁與漢族男子結婚,回族男子若娶他族女子為妻,女子必須皈依伊斯蘭教。族內流行表親聯姻,稱“親上作親”,“老表”。新中國成立後,實施婚姻法,近親結婚顯著減少,回、漢兩族亦漸通婚。
結婚禮儀,首先是議親、特注重是否有“教門”。雙方同意後即訂婚,稱“換貼”,多選擇象徵吉祥的星期五(伊斯蘭教的“主麻日”),雙方交換“經名柬”。之後男方備彩禮,七十年代彩禮風日盛,不下千元。八十年代增至二千元以上。結婚前一天,由男方聘請阿訇及女方家長、新娘、徵婚人等至家中,由阿訇誦念“尼卡哈”經(喜經)。再用阿拉伯文書寫“依札布”(宗教結婚證書)。證明雙方男女結為正式夫妻。接著阿訇將棗、栗子、花生、糖果等向新人頭撒去,親友進行慶賀。
回族娶親,視為“聖行”。新郎須沐浴,到祖墳前請阿訇誦經,以示銘記先輩養育之恩。結婚之日,新娘蓋紅“蓋頭”,遵宗教傳統,告別父母,由長輩、兄嫂陪送乘車到男家。互相揖拜,再由娘家兄長將新娘抱入洞房。如今則由小姑或妯娌挽扶入洞房,男女賓客入席,餐後送嫁賓客向男方家長道喜,並向男方本族近門家中認親。然後重新設宴就餐,謂之“番桌”。
改嫁 舊時男尊女卑,男女喪偶,只許男續娶,不準女改嫁。如改嫁,被視為“失節”。因此,寡婦終生守寡,而且受人歧視,不許送客。不許入吉慶場合,痛苦至極。新中國成立後,貫徹婚姻法,寡婦不再受歧視,改嫁受法律保護,有的公婆給兒媳招婿,傳為佳話。
男到女家 舊時男到女家“招贅”為子,須改名換姓,被人歧視,受家族欺侮,難得抬頭。新中國婚姻法貫徹後,男女同樣享受家產繼承權;男到女家,男不改姓名,子女隨父姓、母姓皆可。七十年代,提倡男到女家,不但受法律保護,且享優待。
(二)喪 葬
四十年代前,喪葬禮儀繁多,帶有許多迷信色彩。俗稱“白事”。
人死後,由親、鄰給死者穿壽衣,將屍體停於外屋中間仰臥,覆單衾,張素幃,孝子技發垢面,女去簪珥,伏靈側號哭,謂之“小殮”。同時,以白紙封門,門前豎紙錢,謂之壽紙(張數與死者年令同)。當日晚,至土地廟焚紙招魂。謂之“報廟”(燒“到頭紙”)。次日夜,西向在村外設祭於路口,焚壽紙、紙紮車、馬、俑,謂之“送路”。至屍體入棺,謂之“大殮”(入殮)。自小鹼至大殮,朝夕供食,訃告親友,受吊(弔紙)。孝子啜粥,不動葷酒、寢苫枕塊、斬衰如制。每七日備筵哭奠,越五七則止。如葬期不定,則停樞於殯宮或丘於近郊(即丘子)。若已定葬期(出殯),須卜塋向(看風水),訃報親友,親友送賻金、挽幛。求長老一、二人總理喪事,延文士四人為禮賓相,孝子行成服禮。預請文士題木主(神主),請大賓以硃砂點木主,延僧、道誦經。葬之前夕,禮賓相、孝子行辭靈禮。樞發,孝子持紙幡引靈祭輦,子孫、親族皆戴孝挽輦,戚友執紼步從,女眷輿從。中途設祭,謂之“路祭”。至塋地,下棺於墓穴,孝子親手覆土一周(圓墳),成墳,然後奉主歸,安於祠堂或居室。
以上喪葬習俗,至新中國成立後,有的尚沿用,有的已廢止,有的是新俗,一般沿用的有小殮、報廟(已無土地廟),七十年代改為火葬,設靈堂祭骨灰盒(骨灰盒上有死者姓名、像片,代神主),孝子守靈,親友弔唁。次日“送路”,下午發喪(出殯),行辭靈禮。但有的仍用棺木盛骨灰盒,雇棺罩(輦)抬往墳地,下葬。發喪前多雇樂手(吹鼓手),不念經而是唱戲,難分是哀是慶。不論在屍體送往火化途中或發喪途中皆大放鞭炮,孝子引幡、親友執紼、路祭、下葬成墳仍沿舊習。下葬後,隔三十五天,孝子備紙錢、紙樓房等祭墳,謂之燒“五七”。墓地皆為公墓。
人民政府提倡破除迷信,喪事從簡,已開始實行文明喪葬儀式。人死後,親友向遺體告別。贈花圈、輓聯,火化,開追悼會,致悼詞,慰問死者家屬。骨灰盒安放“骨灰堂”或埋葬。新的葬禮逐步推行。
回族喪葬固守伊斯蘭教“喪唯從殮”的傳統,分為做“討白”、動水”、沾“者那察”、下“埋扎”四個程式。喪葬期間,提倡節制哀痛,忌嚎陶大哭。喪主來賓、鄰里,不論多寡,皆茶飯招待,謂之“待桌子”。回族祭祖日較少,主要“七日”“四十晌”“百日”、“頭周年”、四個重要祭祀日。
(三)生 育
婦女生孩子,俗稱“坐月子”。嬰兒出生後,向娘家報喜。娘家人(指產婦的母親)攜雞蛋、紅糖、尿布等用品來進行護理,親友、鄰居也送雞蛋,紅糖來慶賀。產婦分娩後,為加強保健要吃雞蛋,喝小米稀飯(又叫“定心湯”)。產房門口掛紅布條,嚴禁一般人進入。嬰兒出生十二天時,稱“十二晌”;三十天時稱“滿月”,有條件的都要邀請親友來喝喜酒,同時親友也贈送一些禮品,如童衣、長命鎖等以表慶賀。特別對生男嬰更加重視,重男輕女之風尚未全消。此之謂“賀十二晌”、“做滿月”。嬰兒生至百日時,親友來慶賀,設筵招待,給幼兒照像留念,謂之“做百歲”。當幼兒滿周歲時,母子同到外祖家過生日,並進行“抓生”或稱“抓周”活動,即在桌上陳放書、硯、筆、刀、箭、算盤、鞭子、各種玩具等,讓幼兒任意取拿,預卜幼兒將來的發展前程。此習今仍存。
(四)作 壽
慶壽之俗,由來已久,多為官宦富豪之家。一般非至耄耋遐齡,不舉行慶祝,然亦有未過中年而稱壽者,乃官場之習氣。慶壽時,親友為“老壽星”送壽聯、壽禮,拜壽,獻壽詞。大排酒席,搭台唱戲。中產人家,亦為老人慶壽,全家及親友共吃“長壽麵”以表慶祝,貧苦人家無此舉。新中國成立後,不提倡慶壽,此風漸泯。進入八十年代,人民生活提高,尚尊老、愛幼。每逢誕辰,為老人送壽糕、壽桃表示敬意。中年以下至兒童,亦在誕辰之日,表示慶祝,謂之“過生日”。
(五)喜 慶
男結婚 俗稱“辦喜事”、“紅事”。親友送喜儀(金錢、喜幛),擺席慶賀。
蓋新房 上樑時擇吉日午時,放鞭炮,貼喜聯,上供祭神。同時向房後扔兩饅頭,表示日子高升;向四角扔四個饅頭表示樑柱堅固;向中間扔一個饅頭表示敬天地。工人吃慶賀酒。落成人居,邀親友暢飲,謂之“溫居”。
其他 如“得中”(科舉時期)、畢業、升學、就業、提職、榮轉、喬遷、開業等亦有慶賀。
(六)交 際
來往 俗語“來而不往非禮也”。鄰里親友,互通有無,婚喪喜慶禮尚往來,守望相助,疾病相扶,乃傳統之風。今仍為人所共識。
相見 凡相見,尤其是初晤,必有禮,民國以前,晚輩見長輩,多行大禮(叩拜)。中輩互相作揖。然後致意問候,寒暄。民國時期,漸改為脫帽鞠躬,行握手禮。平素相見,微笑,招手,點頭示意。今仍沿用。對長輩親友個直呼姓名,在名後加稱謂,如某某大爺、某某哥、某弟、大表姐、三哥等。但常見有問:“吃了嗎?”、“乾什麼去?”等語,八十年代,提倡“五講四美”。用語文明禮貌,應當發揚。
待客 對長輩、親友來訪,必降階相迎,挽手、啟簾入室上坐,獻茶,點菸,進餐時客上坐,己下陪。客告辭,送至大門口或送至村外,不周之處表示歉意。
作客 作客須按時到達,如有事不能往,應提前通知邀請人,並示歉意。臨別時,要表示謝意。一般人入宅院,遵守“將上堂、聲必揚”的傳統。入他人室,必先敲門,待允許後進室。
回族相見禮儀 主要有:道“賽倆月”。舊時,皆用阿拉伯語致意。一般先由年齡小的或晚輩發問:“艾司倆月爾來困”。對方答:“艾束困悶賽倆月”。譯意:“真主賜福於你”或“賜福平安”。新中國成立後,平日生活中已免此禮、但在會見阿訇或在清真寺會禮時仍沿用。
“拿手”是回族嚴肅、鄭重的禮節。動作類似握手,雙方對面,互捧對方右手,高與胸齊。晚輩雙膝跪地,長輩身體前傾,同輩雙方稍曲右腿,同時口誦“拿手都瓦”。解放後,以此禮為拜師禮,或喪葬鄭重場合使用,平時免用。

節令習俗

(一)舊節日
元宵節 即農曆正月十五,古稱“上元節”。上元之夜稱“元夜”、“元宵”。南皮過元宵節,指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村村戶戶放燈火、鞭炮。縣北部是十四日黎明煮餃子上供;東南部十五日中午上供。有十五大於年節之說。節日主要活動為觀燈,“打燈虎”(猜謎);應節食品為元宵。
填倉日 為正月二十五日,是日,農民黎明即起,在院內外、場間,用草木灰撒成圓形圈,中間為十字形,謂之“打囤”。十字正中放些五穀糧種,蓋以磚,謂之填倉。同時放鞭炮,預祝在新的一年中有個糧谷滿倉的好收成。此俗仍存。二月二俗語說:“二月二,龍抬頭”,為“龍頭節”。是日家庭上婦早起,手執笤帚疙瘩,敲打梁頭、炕沿,口念:“二月二敲炕沿,蠍子,蚰蜒不見面;
二月二敲梁頭,銀子錢財往家流”。節日食品為雜麵湯,謂之吃“龍鬚”;吃菜糰子,謂之吃“龍蛋”。
寒食 每年清明節的前一天是寒食節。是日,家家戶戶攜供品,紙錢上墳掃墓、添土插柳。五十年代後,清明、寒食合為一起,在清明節這天,機關、學校等單位,到烈士陵園掃墓,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已成新俗。今已很少稱“寒食節”了。
端午節 為五月初五日,俗稱“五月單五”。是日,民間在門上貼朱符、藥葫蘆(剪紙圖案)、插艾枝以避“五毒”。為紀念大詩人屈原,節日戶戶包粽子,並饋贈親友。到七十年代,在節日這天,出嫁姑娘給生母送雞蛋(熟蛋),七個為一付,預祝健康長壽。
七夕 為七月初七日,亦稱“七巧”,是日青年姑娘於晚上設果品祭織女星,乞求織巧。結彩樓、穿七孔針,求得巧手、巧藝。五十年代已泯。
初伏 是日家家吃麵條,喝綠豆湯,以示解暑。
七月十五 稱“中元節”。為祭祖日,俗稱“鬼節”。因此,活人避開十五而過十四(人節),是日家家吃包子。十五這天上墳祭祖。晚上制蓮花燈(彩色紙糊成),固以小木伐,飄流於池(河)水中,伴以鼓樂,一片節日景象,謂之“放河燈”或“孟蘭會”。四十年代後已泯。
八月十五 為“中秋節”。 外出者皆回家團聚。是日夜,明月初升,備鮮果、大豆、酒、月餅等供品祭月,再進行賞月,俗稱“圓月”。全家團聚暢飲,分食月餅,謂之吃“團圓餅”、“賞月飯”。據傳說:劉伯溫曾啟示人民,互贈月餅,月餅中夾有反元的紙條,號召人民一齊起來殺韃子,推翻元王朝的統治。
重陽節 又稱重九,俗稱九月九,是日素有登高、插茉萸、賞菊花、飲菊花酒,吃重陽糕之俗,以祛災呈祥。新中國成立後,此俗已免。
十月一 農曆十月初一,俗稱“鬼節”。是日,戶戶祭家詞,上墳燒紙,給死者送“寒衣”(用五彩紙製成)。今仍有沿用。
臘八 農曆臘月初八日,俗稱“臘八日”。是日早餐,用黃米、小米、黃豆、小豆、小麥、花生仁、大棗等八種糧食混合熬粥食用,謂之吃“臘八粥”。祈求五穀豐登。
糖瓜辭灶 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即辭灶日。民諺有“糖瓜辭灶,新年來到,閨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要條長裹腳,老頭要頂新氈帽”。因近春節,故又稱“過小年”。是日蒸粘(年)糕、買灶糖(糖瓜)、晚上供奉灶王、祈禱灶王“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並清掃房舍,迎接新年。七十年代供灶王漸泯,八十年代又有恢復。
春節 舊稱“過年”,即正月初一。也稱元旦或“三元”。民國時改用陽曆,所以將正月初一改為春節,是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喜氣洋溢,活動非凡。主要習俗有:貼春聯,又名對聯、門對(大紅色),古時有“桃符”、“門貼”之稱。最遲在臘月三十早上貼出;懸譜、列神主、寫牌位,請“祖先回家過年”。上供、奠酒、焚香、燒紙,還請“福神”、“財神”光臨;貼年畫、貼“福”字、貼“鬥神”;包餃子;除夕之夜,通宵不寐,敘舊話新,合家飲酒,吃團圓飯,謂之“守歲”。大放燈火,男人們鼓樂宣天,繞村遊行;過子時,煮餃子上供,吃餃子過年。自三十晚上至初一早晨,鞭炮聲徹夜不停,吃罷先給長輩拜年。家家戶戶衣冠整潔,相互登門拜年、祝福。初二上墳,吃餃子;初五(俗稱破五)仍吃餃子。一直到正月十五,排練文藝節目,演出節目,歡樂異常。而在喪親之戶,未滿三年者,要“守制”、“持服”。門對為蘭色,初一這天閉門不會客,不拜年。
回族民眾主要節日為:
開齋節 亦稱“大爾代節”。回族傳統習慣,伊期蘭教歷9月1日,即進“齋月”,齋月期間,回族穆斯林皆須“封齋”。即在日出前,吃罷封齋飯,全天不得飲食。日落後,由清真寺專人喊話,“開齋”,聽到者次第喊傳,封齋者開始飲食。伊斯蘭教曆10月1日齋月結束。如晚間陰雲未見月亮,則延至次日開齋。開齋節上午8時,眾穆斯林沐浴淨身,聚集清真寺,由阿訇率領進入大殿,聆聽阿匐誦讀《古蘭經》,講解“沃爾茲”(經典、教義),然後隨阿訇禮拜。禮拜結束,互道“色倆月”,即問好,慶祝齋月結束。此日,回族民眾家家烹炸“油香”。相互饋贈,並請阿訇上墳誦經,悼念去世先人。
古爾邦節 俗稱“小開齋”。伊斯蘭教曆太陰年12月10日,回族民眾沐浴後著盛裝,舉行會禮。家家宰雞殺鵝待客饋贈,以示紀念。
聖紀節 伊斯蘭教曆太陰年3月12日,傳為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誕生日,亦是他逝世日,故稱“聖紀節”。節日期間,家家自願向清真寺贈香油、麵粉、資金等,由清真寺舉辦宴席,謂之“做聖會”。當日中午,回族穆斯林到清真寺會禮聚餐,由阿訇念贊聖詞,講解穆罕默德業績及品格。
過年,俗稱過“陰曆年”。回族民眾舊時不過陰曆年,因與漢族民眾雜居日久,亦視為喜慶節日之一。但不似漢族過得隆重。進入臘月(農曆十二月)開始辦年貨,外出子女,回到父母身邊共享天倫之樂。臘月三十日中午,各家蒸包子,相互饋贈,但不放鞭炮,不貼春聯,不拜年,更無宗教活動。
(二)新節日
元旦 公曆1月1日,俗稱“陽曆年”。舊時,過陽曆年不習慣,七十年代習以為常,八十年代後,隨著生活的提高,元旦家家改善生活,單位放假,慶祝“元旦”
國際婦女節 3月8日,南皮縣各級人民政府每逢三八婦女節,都要舉行慶祝活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婦女幹部、職工放假,農村則無舉動。
植樹節 3月 12日,每逢此節開展植樹造林活動,黨政機關帶頭,全民投入。
國際勞動節 5月1日,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放假,張貼標語,開慶祝大會,以示紀念。
青年節 5月4日,全縣各級團組織召開慶祝活動會,文體聯歡會,以示慶祝。
國際兒童節 6月1 日,全縣國小、幼稚園都開慶祝大會。請領導人講話,請老革命前輩講革命故事,舉行文藝演出,孩子們穿著節日的新裝,載歌載舞,歡度自己的節日。
中國共產黨成立紀念日 7月1日,中共南皮縣委和基層黨組織每年七·一或七·一前夕召開紀念大會,慶祝黨的生日。回顧黨的歷程,緬懷革命先烈,表彰先進黨組織和模範人物。動員全縣黨組織和黨員,帶動全縣人民搞好革命和建設。
建軍節 8月1日,縣武裝部、民政局、各鄉鎮召開有民兵、武裝幹部、退伍軍人參加的茶話會、座談會和不同形式的慶祝會。
教師節 9月10日,教師節期間,全縣召開慶祝大會,表彰先進學校和優秀教師,鼓勵教師終生熱愛教育事業,為國家培養棟樑之材。各級政府號召全社會形成尊師重教的好風尚。
國慶節 10月1日,國慶節期間,縣內各機關、學校都升國旗,張貼大字標語,放假,開會以示慶祝。

信仰習俗

(一)祭 祀
祭祀,《南皮縣誌》(民國版)載:“文廟祭典用仲春仲秋上丁日。祭日五更,各官人員入廟齊集,樂舞齊作,行三跪九叩禮,樂止皆退”。此禮民國時期已廢止。
解放前,縣內士人尊孔讀經,推崇儒家綱常名教。民間多信天地、鬼神。新中國成立後,孔孟之道逐步被新思想代替。民間,春節多在正中堂懸譜祭祖,供以饌餚。少數民族中,回族信奉伊斯蘭教。
(二)禁 忌
春節,忌摔盆打碗,忌“少”、“無”、“短”、“缺”不吉利之詞。
新郎首次到岳父家做客,忌吃餃子。有吃餃子“撅嘴”之意。
泥房屋頂時、忌吃麵條。麵條名湯,意為漏“湯”。
臘月三十包餃子,忌剩餡。故此日包餃子多和面。
忌下午看病人。因下午屬陰,上午屬陽。忌初一、十五看病人,今仍有此論。外出和回家,有:待要走三、六、九;待回家二、五、八之論。
弔喪時,來去途中忌串親朋家。土葬打坑,不能隔夜。
打場收糧時,簸箕要對著家門口的方向,意為糧食往家收。
房前屋後載樹,有房前不載柳,屋後不栽槐之論。因。柳”不延年,“槐”字有“鬼”。
蓋房時,不用槐木做檁條。槐字為“木、鬼”,有鬼不進宅之論。鄉人多忌待客。
用“醋”時,忌問客人說“吃醋”二字。當地人“吃醋”是指夫婦之間懷疑有外心。故把醋改為“忌諱”。
收破爛,忌說收“破鞋”二字。因“破鞋”系指不正經的女人,故“破鞋”稱叫“舊鞋”與別人說父母名字時,忌連姓帶名一氣說出。說時,要單個字說,某字某字,以表尊敬。
姑娘出嫁時,用本人的“行嫁月”,不能用“媒人月”、“娘家月”、“公婆月”。定好結婚吉日不準更改,有“挪一挪死婆婆,動一動死公公”之論。至今農村仍忌。
女子出嫁,有兩處嫁女途中相遇時要鳴炮,兩處嫁女以手帕相換。新出嫁的女子不過百日,如在家庭院中相遇要用“面籮”二人相隔,謂之“免災”。出嫁路上遇橋涵、墓地時要鳴炮。
孕婦,不準送葬,忌坐新婚夫婦的炕和床鋪,今仍有論。
舊時,鄙視婦女,打井,建房不準婦女參加。而今廣大婦女參加各行各業工作,輕視婦女已成過去。
婦女生了孩子,在12日內禁止他人進入產房。不準上產房頂,意怕踩出“風”來。
借用熬藥鍋,不準送還,如送還,意為“送病”。
老人年到七十三、八十四,禁忌這兩個數字。(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之說。)
喜筵禁用梨,因梨與“離”諧音。
停屍房忌狗、貓入屍房,在靈床下穿過。
給人寫信禁忌用紅色筆,用紅色筆寫信,意為斷絕來往。
待客,用菜要雙、不要單。
出嫁婦女,忌在娘家生育。

陋習

娶死親 又稱娶陰親、冥親。男女未婚死後,不許埋進塋地(忌埋)。待查訪有未婚而死的為對象,經“媒人”說合成親。屆時,先舉行婚禮(“喜事”)、同時又舉行葬禮(白事),乍一看是娶媳婦,但是車上拉著棺材,打著引魂幡,真是令人啼笑皆非。此風今尚有,極少見。
纏足 又叫“裹腳”。民國以前盛行。女孩至五歲即由母親將腳趾強折於腳心,用布條(裹腳條)纏緊,只剩下一個大趾不纏,日久,變成小腳兒,腳形成尖狀。嚴重摧殘婦女的心身健康,是一種野蠻、愚昧的陋習,辛亥革命後,明令婦女放足。已斷此俗,而今,七、八十歲的婦女,仍有纏足殘疾。
祈雨 又稱“求雨”、“行雨”。舊時,每逢乾旱,不是打井、開渠、修水利灌溉,而是“請龍王”、抬“關公像”,游村串街,上供磕頭。參加者頭帶鮮柳條帽圈兒,手執柳條兒把子,遍街甩水,形似下雨,求神賜雨,謂之“行雨”。還有一種形式是“寡婦掃灣”,找十二個寡婦,夜間聚在一起,手執笤帚,到乾涸的積水坑(灣)內掃灣。口念:“天也乾,地也乾,十二個寡婦來掃灣,掃得小雨紛紛下,掃得大雨闖滿灣”。解放後,祈雨之俗皆絕。
堪輿 又稱“看風水”。 凡蓋房、建墓、遷墳、安葬、調整水道等,都要請風水先生看風水,在農村,此俗尚存。
收魂 小兒受驚嚇,昏迷不醒,認為是孩子丟了魂,請巫婆、神漢給孩子收魂;夜間燒紙錢“送邪送鬼”。今已少見,未絕。
占卜 又稱“算卦”、“算命”。還有“相面”、“討簽”,皆是舊社會傳下來的陋習,其行為騙財害人非淺。新中國成立後,此習曾絕,如今又死灰復燃,明里暗裡偷偷進行。
認乾親 男孩長至兩周歲以上,父母為了孩子能長命百歲,讓孩子拜認多子多女的婦女為乾娘。此俗尚存。
走後門 即舊時托人情。為辦事順利,私下托求有關者支持、幫助,本無陋意。但有的人行為不正,欲達目的,托人說情,輒擺酒筵,漸漸形成不走後門不辦事之陋習。更有甚者,違法違紀,請客送禮,行賄受賄。諸如入學、升學、招工、提乾、轉業、分房、甚至人黨也要走後門。黨和政府屢剎不正之風,收效很大,但未能絕。

經濟狀況

南皮縣鮑官屯鎮地處縣城東部,東與鹽山、孟村兩縣接壤,北臨滄縣,轄13個自然村,3.1萬人,9萬畝耕地,是一個農業資源豐富,鄉鎮企業發達的鄉鎮。省道武港路與縣道小寨路成十字型,在鎮中心穿過,構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路,同時水、電資源充裕,有著很好的區位優勢。1999年,全鎮糧食總產2000萬公斤,棉花總產95萬公斤,果品總產600萬公斤,蔬菜總產95萬公斤,蛋肉8500噸。農民人均收入2640元,財政收入289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15800萬元,收入14100萬元,上交稅金125萬元,固定資產投入1730萬元。全鎮實現了經濟建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鮑官屯鎮物華天寶,石油礦產和農副產品資源品種多。境內“鎮有特色、村有專業、戶有專長”。1997年被命名為“養牛專業鎮”,1986年獲淮“津南養雞第一鄉”,各類平分秋色動物養殖已成為全鎮經濟發展一道新的風景線。 1996年實施“工業興鎮”戰略以來,國華五金製造有限責任公司,不斷擴大投資規模,一年上一新台階,兩年來投資1400萬元搞技術改造,使企業發展增添了後勁,發展成為本鎮骨幹企業。全鎮已形成五金、化工、建材、鑄造、果品冷藏、鴨梨醋等主要產業,各大待業均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為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加快經濟發展速度,今年初,我鎮又出台“與外來投資單位共同論證項目互惠投資”“無償提供廠地”和“放寬各項地方稅收”等一系列優惠政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