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鮑學昭,男,1962年出生。碩士學位。國土資源部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副研究員。專長
專業特長與業績:本人現從事礦物學研究工作,尤其側重鋯石成因礦物學、金伯利岩成因礦物學、粘土礦物學及礦物材學方面的研究工作,對礦物結構測定技術:X射線結構分析、紅外光譜、拉曼光譜、晶體場光譜有多年的工作經驗及較豐富的研究成果。在他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49202021),首次建立了鋯石結構成因標型特徵,並成功地在各種岩石中進行了實際套用,得到有關專家認可;首次用紅外光譜與高溫煅燒相結合的方法對偏嶺石及煅燒高嶺石的結構進行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成果被美國及前蘇聯的科技文摘雜誌摘錄;對金伯利岩中金剛石、鎂鋁榴石和鉻尖晶石進行了成因學研究,發現這些礦物的結構、成份帶及雜質含量等與形成條件及含礦性具有內在聯繫;在非金屬礦物部分替代鈦白及包核鈦白研究工作中也獲得國內首創的研究成果。上述成果已分別發表在多種自然科學核心刊物中。個人簡歷
1979.10-1984.07:吉林大學(原長春地質學院)地質和礦產資源專業, 獲學士學位1984.08-1987.07:吉林大學(原長春地質學院)礦物學專業, 獲碩士學位
1987.08-2000.04:中國地質科學院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 地質助理工程師,工程師,自94年起任副研究員
2000.09-2002.03:加拿大多倫多Humber College, 電腦程式設計專業學習
2002.05-2006.04: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地球物理學專業,獲哲學博士學位
2006.09-2006.12: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地球科學系,礦物學助理教授(adjunct professor)
2007.01-2007.08: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地球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2008.05-2010.10: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地球科學系,高溫高壓實驗室經理和研究員(Lab Manager and Researcher)
2011.04-現在: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研究方向
1.高溫高壓實驗地球化學2.礦物學, 高溫高壓實驗礦物學, 和成因礦物學
3. 鈾和釷在地球內部的遷移和分布及其地球動力學意義: 1998年,我們依據地球化學的原理提出了鈾和釷在地球內部的遷移和分布模式(鮑學昭和張阿利,1998)。該模式認為在地球的形成階段,地球的深內部是極端還原的。這種還原環境將導致生熱元素鈾和釷向地球的核部遷移; 現在部分鈾和釷仍然在地球的外地核中。它們是保持外地核為液態的重要能量源之一。這些鈾和釷逐漸地被地球內部的水和氧化性揮發分氧化而向上遷移至軟流圈位置, 在那裡形成一個相對富集鈾和釷的富集圈。鈾和釷釋放的熱使軟流圈成較低黏度的部分熔融狀態。 這使得上覆岩石圈板塊可以漂移, 板塊構造體系得以發育。這是導致地球與其它類地行星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Bao, 2006) 。探索鈾和釷在地球內部的分布仍然是一個艱巨的任務。高溫高壓實驗鈾釷地球化學是其中的方法之一,但目前仍沒有取得大的進展;物理學界正用中微子技術來探測鈾釷在地球內部各層圈的分布,但現有的技術仍不能確定中微子的運行方向,因而不能確定中微子是來源於地殼,地幔或地核中的鈾和釷。因此目前的研究只能依賴於現有的鈾釷在地球內部分布的假設, 所得到的結果仍然是猜測性的。不過最新的研究表明,軟流圈溫度也許比它的上下地慢層約高300攝氏度(Ito and Simons, 2011, Science 332: 947-951).這用我們的鈾釷富集圈模式來解釋就會更為合理(詳見代表論著)。
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9202021) (1993-1995): 同位素測年工作中的鋯石結構表型研究代表論著
A.論文:[1] Bao, X, Secco, RA, Gagnon, JE, Fryer, BJ. Uranium partitioning between liquid iron and silicate melts at high pressures Implications for radioactive heating in planetary cores (submitted).
[2] Lekin, K, Winter S, Downie, L, Bao, X, Tse, JS, Desgreniers, S, Secco, R, Dube, P, Oakley, R, Hysteretic Spin Crossover between a Bisdithiazolyl Radical and its Hypervalent σ-Dime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0,132(45):16212-16224.
[3] Tse, JS, Leitch, AA, Yu X, Bao, X., Zhang, S., Liu Q., Jin, C., Secco., RA., Desgreniers, S., Ohishi, Y., Oakley RT. Metallization of a hypervalent radical dimer: molecular and band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0, 132(13):4876-4886.
[4]Xuezhao Bao, Uranium solubility in terrestrial planetary cores: Evidence from high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experiments, Ph.D. Thesis,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Canada), 2006.
[5] Xuezhao Bao, Distribution of U and Th and Their Nuclear Fission in the Outer Core of the Earth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Geodynamics, Geol. Rev. 1999 45: S82-92.
[6] 鮑學昭,論外地核中的 U, Th 及其與地幔惰性氣體起源的關係, 地質論評 2000,46(3): 334
[7] 鮑學昭, 外地核中U、Th的分布、核裂變及其對地球動力學的影響,地質論評1999, 45(4): 344 and增刊82-92
[8] 鮑學昭, 李惠民, 陸松年. 鋯石微區喇曼光譜研究及成因標型意義, 地質科學1998,33(4): 473-480。
[9] 鮑學昭, 張阿利. 鈾釷的地球化學及對地殼演化和生物進化的影響, 岩石礦物學雜誌1998,17(2): 160-172。
[10] 鮑學昭, 陸松年, 李惠民.中國38億年古陸殼鋯石的成因礦物學研究, 礦物學報1996, 16(4): 410-415。
[11] 鮑學昭, 甘曉春. 景北麻源群斜長角閃岩中鋯石的成因礦物學研究, 岩石礦物學雜誌 1996,15(1): 73-79。
[12] 鮑學昭.鋯石中兩種成分變化趨勢及其成因標型意義, 礦物學報 1995,15(4): 404-410。
[13] 鮑學昭,陸松年,李惠民,甘曉春,李懷坤.內蒙古、河北高級變質岩中鋯石的成因礦物學研究, 岩石礦物學雜誌 1995, 14(3): 252-261。
[14] 鮑學昭,關雅先. 偏嶺石及煅燒高嶺石的紅外光譜研究, 礦物學報 1992, 12(4): 329-333。
[15] 鮑學昭. 鈦液反應水解法研究, 塗料工業 1992,(5): 20-21。
B.會議摘要:
[1] Bao, X., Secco, R.A., J. E. Gagnon, B.J. Fryer (2009). U Solubility in Planetary Cores: Evidence from High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Experiments. AGU Spring meeting Abstract U24A-05
[2] Bao, X., Secco, R.A., J. E. Gagnon, B.J. Fryer (2008). U Solubility in Planetary Cores, Neutrino Geoscience 2008:
[3] Bao, X., Secco, R.A. , J. E. Gagnon, B.J. Fryer (2005). U solubility in Fe and Fe-10 wt%S: Implications for Radioactive Heating in the Core. Eos Trans. AGU, 86(52), Fall Meet. Suppl., Abstract MR21A-07.
[4] Bao, X., Secco, R.A. , J. E. Gagnon, B.J. Fryer (2005). Experiments of U Solubility in Earth's Core. Eos, Trans. AGU, 86(18), Jt. Assem. Suppl. Abstract V13B-06.
[5] Bao, X., Secco, R.A. , J. E. Gagnon, B.J. Fryer (2004). Experimental study of U, Th solubility in Earth's core: towards a solution of the core cooling paradox. Eos, Trans. AGU, 85(17), Jt. Assem. Suppl. Abstract P41A-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