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雜文選

《魯迅雜文選》是譯林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魯迅的雜文是他的文學作品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通過他的雜文可以了

魯迅雜文選

解他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也可以了解當時的中國社會的狀況。本書是“新課標雙語文庫”系列中的一分冊,選取了魯迅先生38篇極具代表性的雜文,其中有他對中國文化的深刻批判,也有對社會現象的針砭時弊,還包括他的政治觀、哲學觀等等。本書採用中英對照的形式,既有利於研究中國文化的外國人學習中文,也有利於學習英文的中國人,特別是本書選用了著名翻譯家楊憲益、戴乃迭先生的翻譯版本,致力於從事翻譯工作和愛好翻譯的人都將從中受益匪淺。

內容簡介

雜文是魯迅的文學創作中極其重要的部分。透過魯迅雜文,讀者可以了解他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也可以管窺魯迅所生活的年代、身處的中國的社會狀況。本書選取了魯迅約五十篇極具代表性的雜文,其中有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批判,也有他對當時社會現象的無情針砭。

作者簡介

楊憲益(1915—)翻譯家。1915年生於天津。1936年入英國牛津大學學習古希臘羅馬文學、中古法國文學及英國文學。1940年回國任教。1943年後在重慶及南京任編譯館編纂。1953年調至外文出版社,與夫人戴乃迭合作翻譯多部中國古典小說和現當代小說,包括全本《儒林外史》、全本《紅樓夢》、《吶喊》、《邊城》等。1993年在香港大學獲得名譽博士學位。寫有英文自傳《白虎星照命》、詩集《銀翹集》、筆記《譯余偶拾》等。

目錄

我之節烈觀

隨感錄六十二恨恨而死

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智識即罪惡

未有天才之前

說鬍鬚

看鏡有感

戰士和蒼蠅

導師

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這個與那個

“死地”

無聲的中國

革命時代的文學

文學和出汗

...........

媒體評論

這是匕首,這是投槍,然而又是獨特形式的詩:這形式,是魯迅先生所獨創的,是詩人和戰士的一致的產物。 ——朱自清

試讀章節

我之節烈觀

“世道澆漓,人心日下,國將不國”這一類話,本是中國歷來的嘆聲。不過時代不同,則所謂“日下”的事情,也有遷變:從前指的是甲事,現在嘆的或是乙事。除了“進呈御覽”的東西不敢妄說外,其餘的文章議論里,一向就帶這口吻。因為如此嘆息,不但針砭世人,還可以從“日下”之中,除去自己。所以君子固然相對慨嘆,連殺人放火嫖妓騙錢以及一切鬼混的人,也都乘作惡餘暇,搖著頭說道,“他們人心日下了。”

世風人心這件事,不但鼓吹壞事,可以“日下”;即使未曾鼓吹,只是旁觀,只是賞玩,只是嘆息,也可以叫他“日下”。所以近一年來,居然也有幾個不肯徒託空言的人,嘆息一番之後,還要想法子來挽救。第一個是康有為,指手畫腳的說“虛君共和”才好,陳獨秀便斥他不興;其次是一班靈學派的人,不知何以起了極古奧的思想,要請“孟聖矣乎”的鬼來畫策;陳百年錢玄同劉半農又道他胡說。

這幾篇駁論,都是《新青年》里最可寒心的文章。時候已是二十世紀了;人類眼前,早已閃出曙光。假如《新青年》里,有一篇和別人辯地球方圓的文字,讀者見了,怕一定要發怔。然而現今所辯,正和說地體不方相差無幾。將時代和事實,對照起來,怎能不教人寒心而且害怕?

近來虛君共和是不提了,靈學似乎還在那裡搗鬼,此時卻又有一群人,不能滿足;仍然搖頭說道,“人心日下”了。於是又想出一種挽救的方法;他們叫作“表彰節烈”!

這類妙法,自從君政復古時代以來,上上下下,已經提倡多年;此刻不過是豎起旗幟的時候。文章議論里,也照例時常出現,都嚷道“表彰節烈”!要不說這件事,也不能將自己提拔,出於“人心日下”之中。

節烈這兩個字,從前也算是男子的美德,所以有過“節士”,“烈士”的名稱。然而現在的“表彰節烈”,卻是專指女子,並無男子在內。據時下道德家的意見,來定界說,大約節是丈夫死了,決不再嫁,也不私奔,丈夫死得愈早,家裡愈窮,他便節得愈好。烈可是有兩種:一種是無論已嫁未嫁,只要丈夫死了,他也跟著自盡;一種是有強暴來污辱他的時候,設法自戕,或者抗拒被殺,都無不可。這也是死得愈慘愈苦,他便烈得愈好,倘若不及抵禦,竟受了污辱,然後自戕,便免不了議論。萬一幸而遇著寬厚的道德家,有時也可以略跡原情,許他一個烈字。可是文人學士,已經不甚願意替他作傳;就令勉強動筆,臨了也不免加上幾個“惜夫惜夫”了。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