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魯迅批判》在魯迅研究史上,是第一部成系統的專著,在學術界影響很大。
李長之這部專著出版,曾得到魯迅先生大力支持和幫助,魯迅親自看過李長之的稿件,並訂正過其中著作時日。此外,魯迅還贈送他一張照片,刊 印在書面上。《魯迅批判》於1935年寫成,1936年1月初版,不到一年,魯迅先生就去世了。
相關信息
當北新接受書稿後,李長之寫信向魯迅索要相片。魯迅接信後,便毫不遲疑地從自己的相冊上揭下一張標準像寄去,還寫了回信。李長之收到魯迅的信和照片後,感到很珍貴,就叮囑趙景深將魯迅相片按原尺寸置於封面左上方,再用插頁重印一次置於卷首,還將魯迅書信第一頁手跡原件寄去,讓制鋅版後放在插頁相片之後。趙景深對他的要求,一一照辦。在該書初版本的目錄上就刊有“魯迅先生近影”、“魯迅先生手跡”的字樣。但北新書局老闆李小峰,考慮到這本書不好銷,會虧本,為此儘量節省成本,印出的《魯迅批判》省去了該用重磅銅版紙印製的相片插頁和手跡,僅僅封面是李長之要求的樣子。
《魯迅批判》初版出版後,不到半年就賣完了。這是李小峰沒有料到的。
1936年6月,《魯迅批判》第二版出版,但書局沒有通知李長之。李長之本人一年後在香港書店的售架上見到才知道。於是,他在有關文章中開始大發牢騷,譴責“書店老闆所加給的戕害”;“初版不印魯迅書信手跡和相片插頁,還將魯迅手跡丟失”;“所給的版稅就更苛了,只給了五十幾元,版稅也只算過一次,以後再沒算過”。
李長之對北新書局的做法很失望。幾年後,李長之負氣地把《魯迅批判》委託給東方書社在成都印了“第三版”,出書時間是1943年7月。這是李長之單方面的行為,沒讓北新書局知道。
1946年2月15日,李長之給趙景深寫信,討要他沒有給夠的版稅。趙景深接信後立即向李小峰轉達。於是,李長之這才獲得了追討的版稅。
不料,李長之回到北平,他在書店又見到新的《魯迅批判》,他再去讓趙景深代索版稅。
李長之出版《魯迅批判》之後,屢遭批判和查禁,在國民黨統治時期,它被視為左派讀物予以排斥;在日偽統治時期,它被列為禁書;新中國成立伊始,也受到嚴厲批判。李長之在1957年被劃為右派,《魯迅批判》成為黑書,被封存於圖書館,不許借閱。在“文化大革命”中,一工宣隊隊員指著李長之的鼻子說:“是你寫的《魯迅批判》么 魯迅是可以批判的么 就衝著‘批判’,你就罪該萬死 ”
關於”批判”一詞,容易使人產生誤解,一般通用解釋是:“對錯誤的思想、言論或行為做系統的分析,加以否定。”而李長之所謂“批判”,卻是“分析”、“評論”的意思。
儘管如此,李長之在評論分析魯迅作品時,也存在不少欠妥或錯誤的地方,連他自己也對該書不滿意,早在《魯迅批判》1943年發行第三版時,他就表示“另寫一部魯迅再批判”。1950年李長之在《魯迅批判的自我批判》一文中,又一次表示“對於本書,願意重寫”的願望。
1976年“四人幫”已經粉碎,某出版社曾找李長之接洽再版《魯迅批判》事宜,條件是將書名“批判”改為“評論”或“分析”之類云云。李長之脾氣耿直,他堅持不改。他說:“批判其實就是分析評論的意思。我為《魯迅批判》遭一輩子罪,不改,不出,也罷!”
李長之說這番話兩年之後,便於1978年離開人世。
李長之的《魯迅批判》一書,是迄今在研究魯迅的學術領域中引文率最高的專著。也是唯一經過魯迅批閱的批評魯迅的專著。但該書歷經艱苦歷程,目前已難見到原書了。為此,北京出版社於2003年1月重新整理再版了《魯迅批判》一書。書前刊有於天池、李書合寫的《李長之<魯迅批判>再版題記》,可作為讀者的“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