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在16世紀末動盪的幾十年間,佛蘭德斯畫派整體轉向無關痛癢和缺乏原創的手法主義,似乎並無誕生大師的土壤。然而魯本斯不僅在此接受畫家基本技法訓練,而且確立了對古典時代起源的人文主義的信仰,貫穿其職業生涯,終生未衰。
繪畫筆法灑脫自如,整體感強,將文藝復興藝術的高超技巧及人文主義思想和佛蘭德斯古老的民族美術傳統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種熱情洋溢地讚美人生歡樂的氣勢宏偉,色彩豐富,運動感強的獨特風格。魯本斯終其一生在歐洲藝壇盛譽不衰,各種規格的委託從義大利、西班牙、法國、英國、德國和他的家鄉尼德蘭南部紛至沓來。無盡的想像力、持續工作的動力和旺盛的高產出都堪稱傳奇。
1621年當魯本斯未滿45歲時,一位英國訪客稱他是“世間大師中的勞工”。魯本斯本人也宣稱:“我並非天賦如此雄心。然而數量和題材均過多的委託迫使我毫無勇氣地冒險。”
人物生平
早年
彼得·保羅·魯本斯1577年6月28日生於德國錫根,具體誕生日期僅見於其死後9年出版的一幅銅版畫,來源存疑,可能是因為6月29日是聖伯多祿和聖保祿的紀念日。
魯本斯在拉丁文學校von Rumoldus Verdonck學習,能閱讀古希臘羅馬書籍原著。也曾在一個伯爵夫人家裡做侍童,因此有機會接受正統的貴族式教育,懂得了上流社會禮儀習俗,而且學會了為人處事,精通多種語言。
1592年開始在母親的安排下學習繪畫,先後從師風景畫家維爾哈希特、多才多藝的畫家阿達姆·凡·諾爾特以及奧托·凡·韋恩(Otto van Veen),在他們的門下學習了4年時間,打下了堅實的繪畫基礎,不久又成為從羅馬歸來的維尼烏斯的弟子,使魯本斯受益很大,這使年輕畫家對義大利,特別是羅馬充滿美好的嚮往。
1598年結束學業,加入安特衛普聖路加公會,成為正式畫家。
父親揚·魯本斯(1530~1587)是在義大利接受教育的安特衛普法學家和舍芬型陪審官,和妻子瑪麗亞一共育有6子,改宗新教後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德國。全家暫居錫根,1578年移居科隆。
1587年揚·魯本斯去世後,12歲的彼得·保羅·魯本斯跟隨母親回到了西班牙統治下的家鄉安特衛普,並在那裡接受了天主教洗禮,此後終生未曾改變信仰,而宗教也成為畫家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個主題。
負笈義大利
1600年魯本斯前往義大利深造,未幾就獲得曼托瓦公爵Vincenzo Gonzaga青睞,待詔宮廷,從而有緣得見密藏 。因為魯本斯並不打算終老曼托瓦,所以他撥冗造訪義大利各地,尤其是羅馬、佛羅倫斯、熱那亞。
在羅馬,魯本斯以不懈的熱情研習古羅馬的雕塑和文藝復興全盛期的繪畫,特別是拉斐爾·桑西和米開朗基羅 。鑒於這兩位大師的很多傑作都是濕壁畫,故而這種經歷是在任何地方都無法替代的,堪稱其畫家修業的完美結束。
1601年至1602年第一次旅居梵蒂岡期間為位於羅馬的耶路撒冷聖十字聖殿繪製了3幅祭壇畫 (現存格拉斯的醫院)。
1603年公爵派遣魯本斯出使西班牙,期間完成名作《萊爾馬公爵騎馬像》 ,現存普拉多博物館 。畫家還籍此一睹西班牙皇室收藏,其中就包括提香·韋切利奧的大批油畫 。
1605年底魯本斯再訪羅馬,計畫在此停留3年。他被委託為羅馬的新堂(又名小谷聖母教堂)的主祭壇創作祭壇畫,這對於外邦人是極高的榮譽。在其第一稿中容納了聖母、聖子、聖額我略以及諸位聖人,然而細緻的人物刻畫因為教堂不佳的採光而失去了光彩,畫家又以3幅石板繪畫代替,原稿現存法國格勒諾布爾的博物館。
在1608年10月祭壇揭幕之前,傳來母親病重的噩耗,魯本斯立即啟程返回安特衛普,未料此後再也不曾踏上義大利的土地。
重返安特衛普
1609年,魯本斯回到了佛蘭德斯,並開始為大公爵阿爾貝托及其夫人伊莎貝爾·克拉拉·歐仁妮服務。大公爵及其夫人向他訂畫,同時也給他提供了一些參加外交使團的機會。他自身所具備的文化知識、政治能力、以及作為藝術家所享有的聲譽,都使他得以在一些微妙的場合下仍能表現自如。他分別於1603年和1628年兩次遷居到西班牙,另外也曾定居過英國和法國。這些經歷都有助於擴大他的知名度,更有利於推動他的作品廣為流傳,同時,也使他得以藉機欣賞到不同種類的繪畫作品,更有助於他形成自己別具一格的巴洛克式風格並在作品中加以運用。收藏家們都爭相搶購魯本斯的作品,而這些作品也充斥於歐洲貴族和天主教教士們的生活中,並對當時的美學風格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無論是出自畫家自己的筆下、還是由他的畫室協助繪製的畫作,尤其是版畫作品,都充分展現了魯本斯在藝術上的獨具特色的藝術魅力,為他在遙遠的國度,包括美洲大陸,都贏得了廣泛的聲譽。
1608年他回到安特衛普,次年出任佛蘭德斯的統治者伊薩貝拉的宮廷畫家,不久便與人文主義者兼名律師的女兒布蘭特結婚,畫家為妻子畫過不少著名的肖像,過著豪華安定的生活。這種安定的生活使畫家投入積極的創作,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特別注重帶有旋轉的運動感的結構來表現激動人心的場面,他善於運用對比的色調,強烈的明暗和流動的線條來加強這種畫面的運動感。其間所作一批以宗教和神話為題材的油畫《復活》 、 《愛之園》 、 《強劫留基伯的女兒》 、 《末日審判》等,筆法灑脫自如,整體感強,表明其藝術創作已進入鼎盛階段。特點是將文藝復興美術的高超技巧及人文主義思想和佛蘭德斯古老的民族美術傳統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種熱情洋溢地讚美人生歡樂的氣勢宏偉,色彩豐富,運動感強的獨特風格,成為巴洛克美術的代表人物。
譽滿歐洲
從1621年至1630年間,魯本斯得到西班牙王室的委任,出訪歐洲多國進行外交工作,其中最著名的成就就是成功地為西班牙和英國締結了友好關係。為此他被查理一世封爵,並還為倫敦的宮廷白廳做過一幅題為《祝福和平》的天頂畫。魯本斯本人也顯然很喜歡這種外交工作,曾評論說“畫畫是我的職業,當大使是我的愛好。”
晚年生活
1630至1640年,他已進入老年,因患風濕病而手指成為畸形,但仍堅持作畫。一批出色的風景畫和人物肖像,用色、用筆更加奔放自如,雖然畫作的大部分的要由助手和學生來協助完成,但他親手製作的那些油畫草圖,仍可看出他的繪畫到後期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魯本斯一生過著王子般的生活,49歲時愛妻去逝,53歲時又與一位16歲的妙齡少女海倫·富爾曼結婚,仍然過著幸福生活。海倫娜也成為多幅魯本斯晚期作品中的模特兒,包括了《海倫娜在花園裡》 、 《裹在大衣里的海倫娜》和《皮毛裝束的海倫娜》等。他與海倫娜生有5個孩子,最小的一個直到他去世後8個月才出生。他與伊莎貝拉也育有3個孩子。
人物性格
生活中,魯本斯是一個開朗外向、和藹可親、超凡脫俗、極富教養而又活躍健談的人,他有著令人驚嘆的旺盛的精力,這一點不僅體現在繪畫創作之中,而且也使他能夠在致力於繪畫藝術之餘也參加大量的其他活動。
他最初的畫作仍然沒有完全脫離青年時代的浮誇矯飾的風格;義大利之行中,他臨摹了許多繪畫藝術大師的作品,模仿他們的畫作風格,並從中逐漸學習到了一種古義大利革新主義的藝術傾向,但直到這時,他仍然在正確的道路的周邊徘徊。然而,生活中的大量充實的積累鑄造了他強悍的個性,這種現實主義的個性源於佛蘭德斯,融入了他罕見的創造性和豐富的想像中,體現在他巴洛克式的繪畫語言裡,得益於這眾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他在作品中創造出了一種充滿生機、熠熠生輝藝術表現形式,既迎合了天主教廷反改革的口味,也滿足了歐洲的王公大臣們的英雄主義情結的需要,這一點在他的宗教寓言故事畫和異教寓言畫中都有體現。
代表作品
上十字架
【譯名】上十字架、豎起十字架
【原名】De kruisoprichting(荷蘭語),L’Erection de la Croix (法語)
【時間】1609-1610
【技法】木板油畫
【尺寸】460×340厘米,兩翼護板460×150厘米
【分類】祭壇畫,三聯畫屏中央部分
【館藏】比利時安特衛普聖母主教座堂
典出《聖經·新約·福音書》。為了強調衝突與運動,採用從左上角向右下角展開的對角線構圖,又稱死亡對角線,加深悲劇意味。強光來自右下方,行刑的兵丁出現在與強光相背的方向。耶穌被釘的十字架刑具是從畫面的右下往左上方向豎起的。這支十字架顯得很沉重。行刑的人物都很緊張,右邊一個兵丁緊拽著繩索,左邊的執行者托著十字架,身上的肌肉似都要綻開的樣子。可是十字架上的耶穌卻現出堅定的神態,臉上毫無痛苦的表情。他舉目斜視著天際,突出了一種英雄般的精神力量。耶穌與下面一群執刑的暴徒,構成了力度上的對比。
畫家受威尼斯畫派影響,對歷史細節弱化處理。人物衣著既不是傳統的中世紀長袍,也不參考文物上的古代造型,而是簡化成近乎包裹身體的布匹。
魯本斯很善於在這類畫上添上些很生動的風景細節。右上側那棵大樹,葉子似被狂風吹得翻卷亂顫,而與此相對,左下角畫了一隻張著嘴的捲毛狗。全畫處在一種旋風般的激情中。這些形象使我們想起了丁托萊托的某些畫面。義大利風格在這幅畫上是以傳統的色彩與筆法來映襯的,因此,雖然顯露著威尼斯的情調,然已展現出魯本斯的個性特徵了。特別是在造型結構上,他用心於自己的塑造風格。
下十字架
【譯名】下十字架、卸下聖體
【原名】De kruisafneming(荷蘭語),La Descente de Croix (法語)
【時間】1611-1614
【技法】木板油畫
【尺寸】421x311厘米,兩側各有421×153厘米的護板
【分類】祭壇畫,三聯畫屏中央部分
【館藏】比利時安特衛普聖母主教座堂
典出《聖經·新約·瑪竇福音》:到了傍晚,來了一個阿黎瑪特雅的富人,名叫若瑟,他也是耶穌的門徒。這人去見比拉多,請求耶穌的遺體;比拉多就下令交給他。若瑟領了耶穌的遺體,就用潔白的殮布將他包好,安放在為自己於岩石間所鑿的新墓穴內;並把一塊大石頭滾到墓口,就走了。在那裡還有瑪利亞瑪達肋納和另外一個瑪利亞,對著墳墓坐著。
基督的屍體處於中心的亮區頂端,那位老者用嘴含著布,托著基督的臂膀,他就是信徒若瑟。承受降下基督身體的穿紅袍者是聖若望,對應的那位長鬍子老人是聖伯多祿;抬手撲向基督痛不欲生的是聖母瑪利亞,那位虔誠而多情地捧著基督腳的是瑪利亞瑪達肋納。
魯本斯在《上十字架》完成後,相繼創作了同樣的祭壇畫《下十字架》,但是風格發生很大改變。畫家以強烈的明暗對比,卡拉瓦喬式的聚光法布置畫面,人物組合成對角線式安排。在這幅畫中沒有激烈的人物動勢,沒有強烈的激情,只有充滿崇敬的愛和深沉的哀傷,畫中人物被黑暗所包圍,沉浸在無限的悲痛之中,好似山川大地也為基督的死而默哀抽泣。
家族肖像
【譯名】老揚·勃魯蓋爾一家
【原名】Family of Jan Brueghel the Elder(英語)
【時間】1613-1615
【技法】木板油畫
【尺寸】125.1×95.2厘米
【分類】肖像
【館藏】英國倫敦考陶德畫廊
老揚·勃魯蓋爾是畫家的好友及合作夥伴,因此畫得格外用心。勃魯蓋爾家庭成員衣著入時,2個孩子也身著正裝,頗為華麗,表明他們屬於安特衛普富裕階層。勃魯蓋爾的第二任妻子凱薩琳娜位於中心,把2個孩子彼得和伊莉莎白聚攏在身邊。彼得在撥弄母親的手鐲,據推測可能是結婚時收到的聘禮。老揚·勃魯蓋爾站立於3人身後,呈護衛姿態,以溫柔的目光注視著家人和觀者。
魯本斯甚至沒有暗示老揚·勃魯蓋爾的畫家身份,而是著力表現家庭成員的親密聯繫。這種溫暖的氛圍在畫家除了給自己家作畫之外是非常罕見的。
阿瑪戎之戰
【譯名】阿瑪戎之戰
【原名】Die Amazonenschlacht(德語)
【時間】約1618
【技法】木板油畫
【尺寸】121×165厘米
【分類】神話
【館藏】德國慕尼黑老繪畫陳列館
典出普魯塔克《希臘羅馬名人傳》:畫家在這裡描繪的是神話中一則由英雄忒修斯與阿瑪戎女王希波呂忒發生愛情而引起的戰爭場面。兩隊人馬在橋上狹路相逢,戰鬥異常激烈,前仆後繼。
英雄忒修斯遠行至亞細亞的克律姆諾伊,見到亞馬遜女戰士女王希波呂忒並向她求婚。婚後英雄攜她回家。這引起了亞馬遜女戰士的不滿,發兵攻打希臘,一路所向披靡。其時忒修斯正去克里特島的迷宮中翦除牛怪,直至他得知後趕到雅典,阿瑪戎女族即將進抵雅典。忒修斯立即率軍迎敵。雙方在特爾摩頓河橋頭短兵相接,展開了一場血腥的戰鬥:阿瑪戎人為保住自己的軍旗正拚死地搏鬥著,希臘軍隊從左側橋頭衝去,勢不可當。橋邊出現人仰馬翻的驚險形象。畫上色彩流動,線條飛旋,一切都處在一種慘烈的殺戮風暴中。畫家通過敵我激戰的情景,烘託了奪軍旗的英勇行為。阿瑪戎雖處劣勢,仍顯出不可動搖的戰鬥意志。右邊已出現脫韁狂奔的戰馬,滾落河中的阿瑪戎戰士,給人以強烈的動感。全畫氣勢激越,令人震顫。 畫面總的動勢好象一團旋風,緊緊朝向橋的右側滾動著。人物的層次綿密,所有的造型服從於一種連續性的運動。色彩所表現的激情已達到了最高點。有的研究者認為這幅畫是魯本斯受到達文西的一幅《安加利之戰》或提香的《開多爾之戰》的影響,這是不確切的。魯本斯沒有見到過那兩幅畫,即使他當時能見到,也只能是這兩幅畫的摹本或素描稿,要說汲取前人的構思,至多只是橋上的奪旗戰鬥。就魯本斯這幅畫的總構思看,他沒有摹仿前人的動作,畫家是憑藉自己嫻熟的寫實技巧,使線條與色彩取得生動的呼應,並且有他的獨創性。
強劫留西帕斯的女兒
【譯名】強劫留西帕斯的女兒
【原名】Raub der Töchter des Leukippos(德語)
【時間】約1618
【技法】布面油畫
【尺寸】224×210.5厘米
【分類】神話
【館藏】德國慕尼黑老繪畫陳列館
典出奧維德《變形記》:古希臘神話英雄卡斯托耳與波呂刻斯,傳系廷達瑞俄斯和麗達的兒子,統稱狄俄斯庫里,意即一胎所生。其實波呂刻斯是麗達與宙斯所生的兒子,兩人一個善騎,一個善戰,英勇無敵。這幅描寫的是傳統的"搶婚"場面:卡斯托耳與波呂刻斯兩個黝黑的壯漢把留西帕斯的兩個女兒從睡夢中劫走,正準備強行拉上馬背的情景。畫面上人和馬占據了整個空間,兩匹馬和兩對男女的交錯動勢,給人以強烈的運動感。馬頭、人手、馬腳、人腳,放射般地向四角展伸,這裡既是暴力,又是一種充滿喜悅的遊戲。不管這種風俗是表現雙方的心愿還是雙方的敵對,對畫家魯本斯來說是並不重要的,他所注意的是肉體與馬匹之間的色調對比,關心的是人仰馬翻般的猛烈的場面。這種動勢的色彩,線的運動與裸體的質感造成一種狂熱的色彩交響。近乎方形的構圖,本來是穩定的,但形象組成了X形,卻又構成了極不穩定的動亂。畫面左側一角,畫家又添畫上一個長著翅膀的小愛神,它給整個畫面作了一點暗示:這是一種愛情的暴力。
瑪麗·德·美第奇組畫
《瑪麗·德·美第奇生涯》(法語:Cycle de Marie de Médicis)是魯本斯從1622年開始為瑪麗·德·美第奇創作的組畫,為裝飾盧森堡宮,包含多幅巨幅油畫。
【譯名】1600年11月3日王后駕臨馬賽
【原名】Le Débarquement de la reine à Marseille, le 3 novembre 1600(法語)
【時間】1622-1625
【技法】布面油畫
【尺寸】394×295厘米
【分類】肖像、歷史
【館藏】法國巴黎羅浮宮
又名《瑪麗·德·美第奇抵達馬賽》,畫家在這幅豎長畫面上,描繪瑪麗皇后的宮船剛剛進抵馬賽港,她已盛裝待迎,準備接受法國最高規格的禮儀。這時,立在船頭上的一位象徵法蘭西的姑娘,頭戴軍盔,以古羅馬的莊嚴裝束,向皇后伸開雙臂表示法蘭西在歡迎她。豪華的宮船下面有許多海中女仙在盡力拽著繩纜,要讓這條幻想的宮船靠近港岸。 為使畫面充溢著美感,畫家除了刻意描繪船上的盛裝皇后與法蘭西姑娘以外,還在船下舷側畫了一些美麗的仙女。肉體的魅力加強了畫面的神話色彩,同時還在天上畫了許多迎客的天使。這些仙女叫涅端伊得斯。她們是海神涅萊斯與多里斯所生的五十多個女兒。這些仙女專門援救在航海中遇險的船隻。此外,她們還象徵樂觀與載歌載舞的形象。這些穿著薄薄衣衫的仙女周圍,還有幾頭海怪陪伴著。
亨利四世封神及瑪麗·德·美第奇宣布攝政
【譯名】1610年5月14日亨利四世封神及瑪麗·德·美第奇宣布攝政
【原名】L'Apothéose de Henri IV et la proclamation de la régence de Marie de Médicis, le 14 mai 1610(法語)
【時間】1622-1625
【技法】布面油畫
【尺寸】394x727厘米
【分類】肖像、歷史
【館藏】法國巴黎羅浮宮
美惠三女神
【譯名】美惠三女神、三美神
【原名】Las tres Gracias(西班牙語)
【時間】1630-1635
【技法】木板油畫
【尺寸】220.5x182厘米
【分類】神話
【館藏】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
此作品一直由畫家本人持有至逝世,後來由菲利普四世獲得,歸入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收藏。典出赫西奧德《神譜》:美惠三女神分別是代表光明的阿格萊雅、代表歡樂的歐弗洛希妮以及代表花卉的塔利雅。宙斯所生的這三位女神均為聖女,同諸神一起生活,伺候筵席,創造生活的樂趣。她們服侍愛情女神阿佛洛狄忒,從不厭煩。女神位於上方飾有花環噴泉旁邊,面孔秀麗俊美,形體健壯豐滿,充滿生命力,體現了畫家對女性美的理想。這幾個人物形象均基於古典雕塑,從中可見藝術家著力在肉體中再現大理石的冰冷感。圓滑的節奏和優雅的波動是這位藝術家晚年在油畫作品中的慣用手法,同時伴有誇大的外形和暖色,充溢著激情與藝術魅力。
左邊人物的靈感直接源於他的妻子海倫娜。時值新婚,見證了他的幸福生活。這段生活也從那個時刻開始融入到了他的情慾作品中。由於右邊裸體女神的模特是畫家記憶中的前妻依莎貝拉,所以在魯本斯死後,海倫娜要燒掉這幅作品以發泄她的醋意。最後,多虧法國紅衣主教黎塞留的保護,他以高價購下了這幅作品才使此傑作免遭橫禍。讓兩位妻子置於同一畫面,後因嫉妒而幾乎毀了一幅名畫,這大概也算得上是模特兒史上的一件大事了。
人物名言
畫畫是我的職業,當大使是我的愛好。
我把世界的每一塊地方都看作是我自己的故鄉。
浪漫主義畫派
十九世紀初葉,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興起於法國畫壇的一個藝術流派。這一畫派擺脫了當時學院派和古典主義的羈絆,偏重於發揮藝術家自己的想像和創造,創作題材取自現實生活,中世紀傳說和文學名著(如莎士比亞、但丁、歌德、拜倫的作品)等,有一定的進步性。代表作品有籍里柯的《梅杜薩之筏》、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領導人民》。畫面色彩熱烈,筆觸奔放,富有運動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