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魯人身善織屨①,妻善織縞②,而欲徙⑥于越。或謂之曰:“子必窮矣。”魯人曰:“何也?”曰:“屨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縞為冠之也,而越人被⑤發。以子之所長⑦,游於不用之國,欲使無窮,其可得乎?”魯人對曰:“夫不用之國,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廣,奈何窮也?”
譯文
魯國有個人擅長織草鞋,妻子會紡白綢做帽子。他想搬到越國去。有人對他說:"你到那裡必定會變窮的。"這個魯國人問:"為什麼呢?"勸他的人說:"打草鞋是為了給人穿的,但越國人不喜歡穿鞋,習慣於打赤腳走路;織白綢子是用來做帽子的,但越國人不喜歡戴帽子,而喜歡披著長發。你想到用不著你們長處的國家去過日子,要使自己不窮,怎么辦得到呢?"魯人對他說:“不用它的國家,便可引進它,它的用途甚廣,怎么怕窮呢?”
注釋
1.屨(jù) :麻鞋
2.縞;白絹。周人用縞做帽子。
3履;鞋,這裡用作動詞,穿鞋。
4.跣(xiǎn):赤腳
5.被:同“披”,覆蓋
6.或:有的人
7.徙:遷移
8.長:本領
9.或;有人
本文道理
①有一種特長沒錯,但應該用在需要它的地方;如果你要去的地方不需要這種專長,那么你的技能就毫無作用。但這故事中的魯人具備了“開發市場”的思想,就可以將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最終變為財富。
②簡單的說,有專長,但如果沒有用在需要它的地方,那便毫無作用。但是換種角度,我們也可以自己開創一個市場來發揮我們的特長。
③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須深入調查研究,分析客觀實際,使自己的專長符合客觀實際的需要。
④凡做一事,都要從客觀實際出發,不能隨心所欲,莽撞從事;制定行動計畫,必須先做調查研究,萬不可憑主觀臆斷;做生意要有經營頭腦,了解顧客的需要,三思而行事;這樣從能把握時機,立於不敗之地。
韓非生於周赧王三十五年,卒於秦王政十四年(約前281年-前233年),韓非為韓國公子(即國君之子),漢族,戰國末期韓國人(今河南省新鄭)。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後世稱“韓子”或“韓非子”,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