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窩頭村

魚窩頭村位於東涌鎮的西南面,全村總面積4.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724畝,分為18個生產隊,1個經濟社,1間私人辦國小,總戶數1247戶,常住人口4045人,勞動力人口1983人,流動人口2520人。魚窩頭村位於東涌鎮西南部,轄區內包括含珠、長安、大益圍、四東、四長、四大六個自然村,是魚窩頭的發祥地。全村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在不斷最佳化作物種植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養殖業,全村魚塘養殖業面積有2042畝,養殖業以四大家魚為主的同時向高質高價的鰻魚、南美白等魚類養殖的路子發展,占全村養殖面積的30%,全村已實現農田農網機耕路耕作。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魚窩頭村位於東涌鎮的西南面,全村總面積4.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724畝,分為18個生產隊,1個經濟社,1間私人辦國小,總戶數1247戶,常住人口4045人,勞動力人口1983人,流動人口2520人。全村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在不斷最佳化作物種植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養殖業,全村魚塘養殖業面積有2042畝,養殖業以四大家魚為主的同時向高質高價的鰻魚、南美白等魚類養殖的路子發展,占全村養殖面積的30%,全村已實現農田農網機耕路耕作。工業方面,共有企業11家,已建成了一個頗具規模的工業廠區,廠區有經營服裝、手工業、飲食業、日用百貨等。2006年,工農業總產值23670萬元,其中工業產值12951萬元,占總產值的54.7%;農業產值10719萬元,占總產值的45.3%。全村集體純收入235萬元,農村人平收入9266元,勞平收入15834元。

魚窩頭村位於東涌鎮西南部,轄區內包括含珠、長安、大益圍、四東、四長、四大六個自然村,是魚窩頭的發祥地。清代以何、周二姓建村。村民姓氏主要有陳、梁、李、周、何、郭等。約在1775年時,在今大新隊有一水坑且多魚,叫魚窩。後與東深村的蝦窩並稱為魚蝦窩。二三十年代魚窩頭住戶多次遭土匪打劫,死亡數十人。在大新隊有黃埔軍校分教點。1959年7月中山析出黃閣公社時,長莫、長聯、長城隊劃入魚窩頭公社歸魚窩頭村管轄。2005年9月原有的魚窩頭村國小併入了東涌鎮第二中心國小。2006年9月,為了解決魚窩頭村各企業和鄰近兄弟村企業外來工子女讀書難問題,在取得教育部門批准後,把魚窩頭村國小舊址租賃給教育部門認可的有資質的單位興辦私立學校,使外來務工人員安心在企業工作。至2009年底,全村總面積5.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746畝,共有18個生產隊,1個經濟社,1間國小,總戶數1516戶,常住人口4183人。全村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有蔬菜、香蕉、甘蔗及水產養殖。其中,蔬菜種植又以潺菜為主,具有一定規模,成為“一村一品”的農業品牌,得到上級農業部門的認可。水產養殖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以養殖蝦、鰻魚逐步向養殖高檔水產品轉型,如甲魚、桂花魚等。工業方面,現在企業11家,主要生產服裝、塗料、鞋業、五金等。

支部分工

南沙區東涌鎮魚窩頭村2014年黨(總)支部班子成員情況及分工

序號 姓名 職務 性別 分工
1 陳健斌 支部支記 負責黨支部、村委會全面工作,主管經濟。
2 黎兆坤 副書記 負責組織、宣傳、廠企、安全、勞動保障的社會保險、重點工程等工作。
3 馮柳梅 副書記 負責婦女、計生、民政、調解等工作。
4 梁健賓 支委 負責農業、水利、衛生、教育、重點工程、紀檢、工會、街燈規劃及維修等工作。
5 何旭鋒 支委 負責國土建設規劃、報建、新農村建設、調解、綜治維穩、信訪、重點工程等工作。

南沙區東涌鎮魚窩頭村2014年村委會(聯社常務理事會)組成及分工

序號 姓名 職務 性別 分工
1 陳健斌 書記、主任 負責黨支部、村委會全面工作,主管經濟。
2 黎兆坤 副書記、副主任 負責組織、宣傳、廠企、安全、勞動保險和社會保險、重點工程等工作。
3 馮柳梅 副書記、村委 負責婦女、計生、民政、調解等工作。
4 梁健賓 支委 負責農業、水利、衛生、教育、重點工程、紀檢、工會、街燈規劃及維修等工作。
5 何旭鋒 支委 負責國土建設規劃、報建、新農村建設、調解、綜治維穩、信訪、重點工程等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