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當之,乃自捉刀立床頭。事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信自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
詞語注釋
[1] 魏武將見匈奴使——選自《世說新語·容止》。魏武,即曹操,曹丕稱帝後追尊曹操為武帝。匈奴,古代少數民族之一。使,外交使臣。
[2]以:認為。
[3]形:外貌。
[4]雄:稱雄,這裡意為懾服。
[5]崔季珪:崔琰,字季珪。傳說他相貌清朗而威重。
代:代替,這裡指崔季珪代替曹操。
捉刀:握著刀。
[6]床:古代一種坐具,即“榻”,不是臥具。
[7]畢:結束。
[8]雅望:儒雅的風采。
[9]非常:不同一般。
[10]足:足夠、充足。
[11]雄遠國:威震遠國。
[12]聞:聽到。
[13]既:已經。
[14]乃:是。
[15]匈奴:中國古代北方的少數民族,亦稱胡
[16]捉刀人:指執刀的衛士,即站在坐榻邊的衛士。後來成為固定用語,比喻替別人代筆作文的人。
17見:接見
18使:使者
古今異義
捉刀(zhuō dāo)
古:指執刀護衛,今:以比喻替別人代筆作文。
見:接見。
翻譯
曹操將要接見來自匈奴的使者,但自認為自己身材相貌矮小丑陋,不足以懾服遠方的國度,於是命令崔琰(字季珪)代替自己,自己則拿著刀站在坐椅邊。等到接見完畢,曹操派密探去問那個使者:“你覺得魏王如何?”匈奴使者答道:“魏王儒雅的風采不同尋常,然而坐在榻旁持刀的那個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啊!”曹操聽後,就派人在途中追殺了這個匈奴的使者。
簡介
《魏武將見匈奴使》是有關曹操的故事,寫了曹操因匈奴使者才智過人而心生殺念。這個故事表現了曹操過人的氣質和才能,也把他極度的自私、自卑、猜疑、狠毒、氣量狹小、奸詐兇殘等個性特徵深刻地表達出來。
分析
《魏武將見匈奴使》以簡短、生動的語言, 敘述了曹操接見匈奴使者的故事。有引人入勝的情節,有符合心理特徵的對話,也有人物形象的描繪,堪稱微型小說的典範。
一、情節離奇 引人入勝
《魏武將見匈奴使》故事本身很簡單,只四句話,卻包含了三層意思。第一層,第一句話,是故事的開端。匈奴使者來,曹操讓崔季珪扮成自己去接見,而自己扮做侍者站在旁邊。第二層,第二、三句話,是故事的發展和高潮。接見完畢後,曹操令間諜去問使者有什麼反應,使者的回答正好說破了曹操的心腹之事。第三層,最後一句話,是故事的結局。曹操聽到回答後,立刻派人追殺已經返程的使者。短短四句話,九十餘字,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二、對話離奇,心理兀現
曹操自己以為外貌不好,不足以震懾遠方的國家。如何命令崔季珪,文中並沒有具體的交待,“使崔季珪代”,一筆帶過。有一點可以確信,肯定不是曹操的心裡話。從後邊匈奴使者對崔季珪的評語來看,“魏王雅望非常”,我們可以推知崔季珪扮演得非常成功。看來,曹操安排崔季珪的理由,使崔季珪能欣然接受,除卻後顧之憂,全力演好這齣戲,足見曹操的才能之高!
文中正式的對話僅一次,一問一答。接見完畢後,曹操很想知道匈奴使者對自己導演的這齣戲的看法,暗地派間諜探尋匈奴使者的口風,誰知得到的回答竟是被人看透了內心,曹操心中的憤恨程度不言而喻,殺人之心頓生。
三、人物離奇 鮮明形象
文中刻畫了幾個人物,最為栩栩如生的是曹操。曹操讓崔季珪代替他,“自捉刀立床頭”,只六個字,就把曹操的形象鮮明而突出地勾勒出來,十分傳神。《魏氏春秋》說“武王容貌短小,而神明英發”,雖不坐床,眉宇間仍透露出君臨天下的天質。《三國志·魏書》說崔季珪“聲姿高暢,眉目疏朗,須長四尺,甚有威重”,有過人之處,然與曹操比起來,不可同日而語,因而輕易地被匈奴使者一語中的“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可憐的匈奴使者能夠看清人的外表,卻猜不透人的內心,很容易地被套出了內心的想法。曹操的猜疑可見一斑。
曹操發布過“唯才是舉”的命令,這是人才觀念的一大變革。他希望自己擁有人才,卻不希望敵方擁有人才。當知道匈奴有此奇異的人才時,立刻派人追殺使者,以絕後患,曹操的譎詐和殘暴具體地顯示出來了。
藝術魅力
《魏武將見匈奴使》一文選自《世說新語·;容止》與志怪小說不同,此書純記人間之事,而且所記者皆為上層人物的言行,起於漢代,止於東晉。當時士大夫盛尚清淡,志在脫俗,書中言行,亦多屬此類。故魯迅稱其“記言則玄遠冷雋,記行則高簡瑰奇”。(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也就是說善於通過富有特徵性的細節,三言兩語把人物的思想面貌,性格特徵鮮明地表現出來。
《魏武將見匈奴使》一文,是有關曹操的故事。曹操,何許人也?“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漢相國參之後”。(陳壽《三國志·;魏書》)本文故事情節很簡單,篇幅很短,不足百字,只講了四句話,卻包含了三層意思。一層是:曹操讓崔季珪扮成自己去接見匈奴使者,而自己扮作侍者站在旁邊;另一層是:接見完畢,令間諜問使者的反應,使者的回答正好道破被曹操精心掩飾的事實;第三層是寫曹操聽到回答後,派人去追殺回國的使者。這么簡短的故事,卻包含了這么多的意思。而作為“亦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的曹操的另一面——極度的自私、猜疑、陰險,狡詐的個性特徵也就在讀者的面前暴露無遺了。
本文文字簡短,語言樸實,人物形象鮮明,思想容量巨大,仔細品味,魅力無窮。
首先,曹操為什麼要讓崔季珪扮成自己去接見匈奴使者呢?余以為原因有二:其一,是曹操“自以為形陋,不足雄遠國”,這一點,毋庸贅言;第二點是曹操以為崔季珪“雅望非常”。但曹操既然放權讓崔季珪接見匈奴使者了,那自己又為什麼不遠離接見現場而非要把自己扮成一個侍者“捉刀立床頭呢?目的何在?是為了察其言觀其行,從暗中了解匈奴使者到底是什麼”貨色“?還是擔心崔季珪要與匈奴使者暗中勾結說自己壞話,甚至泄露機密,而自己在場能起監督作用呢?抑或是”將見”之前曹操就早已蓄意設局,藏自己鋒芒來試探出匈奴使者深淺之後再作處理?是否可以這樣構想:將見”之的曹操就已對匈奴使者心懷戒備,暗藏殺機?接見完畢,曹操為什麼不自己直接去問匈奴使者”魏王何如”?是怕引起匈奴使者的懷疑而暴露自己的身份嗎?還是怕自己在場影響了匈奴使者回答的真實性和客觀性?自始至終,曹操從未真正露面,文章也從未寫曹操的隻言片語。可是,從“將見”“使”“捉”“立”“聞”“追殺”等一系列的動作描寫中,無一不鮮明地表現了曹操極度猜疑、自私、陰險狡詐的個性特徵。
崔季珪,即假魏王,卻以真魏王的身份出現;“捉刀立床頭”之人,即真魏王,卻以假侍者的身份出現。“魏王”一真一假,真假錯位,著實讓人難以分辨,可仍未逃過匈奴使者的“火眼金睛”:假魏王(崔季珪)“雅望非常”,假侍者(曹操),“此乃英雄也”——匈奴使者一語中的,真可謂慧眼識英雄。可以想見,曹操聽了匈奴使者的話,心裡的震驚不啻于晴空一聲雷,因為曹操精心設計的騙局被匈奴使者一語道破,又焉能有不震驚之理?
匈奴使者的相人之語——“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實為文章的點睛之筆。既表現匈奴使者的才華過人,慧眼識金,也反襯出曹操極度猜疑,陰險狡詐的個性特徵,同時更是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線索。“魏王聞之,追殺此使。”行文至此,戛然而止,言盡意猶。
匈奴使者大約的確死了!
他直到死,也也許還未明了自己是怎樣作了曹操的刀下冤鬼。殊不知,“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在匈奴使者看出“捉刀立床頭”之人“此乃英雄也”的同時,曹操也看出了想他的逼人英氣。這樣才華過人的人,曹操怎能容他為人所用,放虎歸山,放縱他成為自己今後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攔路虎”呢?或者,我曹操乃堂堂一國之君,豈是你區區一匈奴使者所能“相”?你憑什麼在我面前以“伯樂”自居?——只能你是我眼中的“千里馬”!
“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一語,乃本文點睛之筆,更是神來之筆,一箭數雕。不僅勾畫了曹操與匈奴使者各自的個性形象,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同時也點明了匈奴使者召來殺身之禍的原因,尤其將曹操個性特徵中極度自私、猜疑、陰險狡詐之外的另一面——驕橫,自負的個性特徵刻畫得淋漓盡致。
本文不僅文字簡潔,語言樸實,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思想容量巨大,給人一種含蓄蘊藉,挖掘不盡的藝術魅力,讓人反覆玩味,百讀不厭,更多的是讓人嘆為觀止,掩卷長思。
如果匈奴使者沒有死,那么他又會作何感想呢?一定感觸良多吧!為什麼我說出了曹操是英雄之後就招來了殺身之禍呢?理由有下:
其一、曹公少時見喬雲,玄謂曰:“天下方亂,群雄虎爭,拔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實乃亂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賊。”(《世說新語·;識鑒》)
其二、嘗問許子將:“我何如人?”子將不答。固問之,子將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賊。”太祖大笑。(孫盛《異同雜語》)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也是複雜的。
作者簡介
劉義慶(403—444)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字季伯,南北朝文學家。自幼才華出眾,愛好文學,並廣招四方文學之士,聚於門下。劉宋宗室,襲封臨川王,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於建康(今南京)。除《世說新語》外,還著有志怪小說《幽明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