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則西事件

魏則西事件

魏則西事件是指2016年4月至5月初在網際網路引發網民關注的一起醫療相關事件。2016年4月12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1歲學生魏則西因滑膜肉瘤病逝。他去世前在知乎網站撰寫治療經過時稱,在百度上搜尋出武警北京第二醫院的生物免疫療法,隨後在該醫院治療後致病情耽誤,此後了解到,該技術在美國已被淘汰。2016年5月2日,國家網信辦會同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衛生計生委成立聯合調查組進駐百度公司,對此事件及網際網路企業依法經營事項進行調查並依法處理。

基本信息

事件經過

魏則西葬禮魏則西葬禮
2014年4月,魏則西檢查出滑膜肉瘤。一種惡性軟組織腫瘤,五年生存率是20%-50%。當時他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讀大二。

2015年8月,魏則西在知乎上發帖提問:“二十一歲癌症晚期,自殺是否是更好的選擇?”那時候,他做完4次在武警北京二院的生物免疫療法,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這個療法曾被他和父母視為救命稻草。在其求醫過程中,他通過百度檢索鎖定了“生物免疫醫療法”,並最終選擇在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採用該療法治療。一位李姓主任曾許諾治癒率可達80%-90%,至少保證20年。據魏則西父親介紹,2015年9月,魏則西先後在院共接受4次“生物免疫”治療,花費20餘萬元。

2016年2月,知乎上有人提問:“你認為人性最大的‘惡’是什麼?”魏則西將這根“救命稻草”的故事作為回答。醫院,是在百度上搜的,排名領先。療法“說得特別好”。他在文中還提到,當時武警北京二院的醫生曾經對他說該院與國外大學合作,“有效率達到百分之八九十,看著我的報告單,給我爸媽說保我20年沒問題”。結果卻被網友告知生物免疫療法是被國外臨床淘汰的技術。該帖中,他還質疑百度競價排名的醫療信息有誤導之嫌。該網帖引發網友廣泛關注,有言論稱武警二院生物診療中心早已被“莆田系醫院”外包。莆田即福建省莆田市。莆田人以治療皮膚病的游醫起家,目前莆田人在全國建立的民營醫院已經占到中國民營醫院的80%左右,被稱為“莆田系醫院”。

2016年4月12日,魏則西去世。當天,在一則“魏則西怎么樣了?”的知乎帖下,魏則西父親用魏則西的知乎賬號回復稱:“我是魏則西的父親魏海全,則西今天早上八點十七分去世,我和他媽媽謝謝廣大知友對則西的關愛,希望大家關愛生命,熱愛生活。”

魏則西去世後,他的一段“知乎”上的留言,讓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的生物細胞免疫療法“走上台前”,成為被追問的對象。而青年魏則西之死,也再度將百度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百度回應

百度2016年4月28日對此事件回應稱,(魏)則西生前通過電視媒體報導和百度搜尋選擇的武警北京市總隊第二醫院(下稱武警北京二院),百度第一時間進行了搜尋結果審查,該醫院是一家公立三甲醫院,資質齊全。

百度2016年5月1日再次回應網友魏則西病逝事件,稱正積極向發證單位及武警總部相關部門遞交審查申請函,希望相關部門能高度重視,立即展開調查。

2016年5月2日,對於國家網信辦成立聯合調查組,百度公司發布聲明,表示歡迎並將全力配合主管部門調查,百度將全力配合主管部門調查,接受監督,不給網際網路虛假信息和違法行為留下可乘之機。

涉事醫院

涉事醫院涉事醫院
北京市預約掛號統一平台顯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北京市總隊第二醫院成立於2000年,是一所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是北京市首批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醫療集團成員,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路醫院。

根據百度推廣官微提供的武警北京二院的許可證顯示,其檔案全稱為“武警部隊單位對外有償服務許可證”。說明顯示,此許可證為武警部隊單位開具對外有償服務的合格憑證,並蓋有“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後勤部”的章,有效期從2014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其中,有償服務範圍為“門診、住院、體檢、出(會)診及專業技術培訓。”

有媒體報導,涉事診療中心繫外包給一民營機構,記者詢問該醫院多科室醫生護士生物診療中心是否外包給“莆田系”醫院,對方均表示不清楚此事。

2016年5月2日下午,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醫院東區住院部一樓的生物診療中心前台,導醫換成了醫院保衛科的保全,診室中空無一人。牆上的宣傳板被全部取下,但牆上還留有明顯的粘膠痕跡。保全稱,“今天停診了,醫生放假。”至於何時恢復接診,保全則表示“不清楚”。

據該院清潔工說,5月2日上午,該診療中心還有醫生和病人,“前天分診台有護士,今天不知道為什麼沒人上班,護士也被保全替換了。”該樓8層一護工稱,該層住有生物診療中心接收的病人。

有媒體報導稱,5月1日上午,來自湖南農村的魏雪清在看到網上關於魏則西的報導後來到醫院,要回了做生物診療的27260.12元。她說,她之所以來武警二院,是女兒孫芬從網上檢索的結果,“在百度直接輸入惡性黑色素瘤,出來的百度推廣也是武警二院,當時認為排在第一位的肯定好”。

魏雪清說,醫生曾向他們承諾可以培養細胞殺死癌細胞,只需治療一個療程,3.3萬元。“醫生說,一個療程之後,可以根據經濟情況鞏固治療一次,我們來北京之後卻不是這個情況。他們說需要六七個療程。”魏雪清說,3萬都是借來的,六七個療程肯定看不起,“網上都說沒用,我們也沒錢,那就不治了。”

同時,有此前在該中心進行生物免疫療法的腫瘤患者來到醫院申請退款。醫院有便衣安保人員提醒非患者及家屬不要靠近門診及住院樓。

事件影響

魏則西事件迅速成為網路熱點話題,在被朋友圈刷屏的信息中,對百度的討伐,以及由此牽扯出來的中國私營醫療莆田系的資本與利益黑幕,占據了主流。

據公開報導,百度2013年的廣告總量是260億元,莆田的民營醫院在百度上就做了120億元的廣告,他們的廣告投入的60%都給了搜尋引擎。有醫院在搜尋引擎上的推廣費用就占到營業額的70%、80%,甚至有醫院一年收入1.2億元,其中1億元就投給了搜尋引擎。加上同樣賣身給資本的百度貼吧,百度和資本悄聲無息地構建了一個龐大的蜘蛛網,在謊言和欺騙中,完成了對普通百姓最無情的圍獵。而這其中,因為走投無路,很多人把身家性命都賭在了這一個小小的搜尋視窗中。

官方調查

2016年5月2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言人姜軍發表談話指出,近日“魏則西事件”受到網民廣泛關注。根據網民舉報,國家網信辦會同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衛生計生委成立聯合調查組進駐百度公司,對此事件及網際網路企業依法經營事項進行調查並依法處理。

聯合調查組由國家網信辦網路綜合協調管理和執法督查局局長范力任組長,國家工商總局廣告監管司、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及北京市網信辦、工商局、衛生計生委等相關部門共同參加。聯合調查組將適時公布調查和處理結果。

律師觀點

對於此次事件中的三方責任問題,北京大悅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郎克宇認為,武警北京二院應負有主要責任,百度推廣負次要責任。如果涉事診療中心繫外包給了民營機構,那么院方可以對該民營機構追責。郎克宇表示,即使該科室是承包出去的,武警北京二院也是有審核責任,患者出現問題第一責任還是在醫院。“因為病人對承包事宜並不知情。如果是民營機構欺騙了武警醫院,醫院發現其中有虛假行為,醫院可以追責。”

對百度推廣的界定,全國政協委員、著名律師施傑和郎克宇均表示,根據新廣告法的相關規定,百度推廣也屬於廣告發布的主體,其性質屬於有償服務。“不像是在一些論壇上發布產品或信息,百度推廣本身是一種經營行為,它接受廣告主的委託,通過特定平台發布廣告信息,且一般是根據費用多少來決定推廣信息的排名,因此百度推廣屬於新廣告法的監管範圍,工商部門有相應的監管職責。但在整個事件中應負有次要責任。”

關於百度推廣發布的此條醫療信息是否涉嫌虛假廣告,施傑表示,是否屬於虛假廣告,要看發布主體發布的內容是否屬實,這需要公安部門調查核實,調查其是否有誇大療效、虛假事實、誘導等情形。同時,工商、衛生部門也要進行認定,看是否符合廣告法規定的虛假廣告的範疇。

如果認定後確實存在違反法律規定的情形,按照新廣告法的規定,需要承擔相應責任。如果構成虛假行為,廣告經營者、發布者、代言人,都要承擔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責任。

社會反思

醫療行業多弊端浮現

魏則西去世之前曾經在網上發帖質疑百度與醫院的行徑,稱後悔輕信了百度競價排名,輕信了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的生物免疫療法等。

上述訊息一出,引來網民口誅筆伐。有業內分析師指出,可以預見,一輪執法風暴即將颳起:調查醫療競價排名,清理醫院科室違規承包,對民營尤其莆田系醫院集中排查,更甚者,還可能收緊民營醫療機構執照審批。

但鏇風執法在醫療行業似曾相識,如醫管部門與號販子持續了近20年的博弈,無數次的交手,卻屢屢敗下陣來,徹夜排隊的患者及其家屬還是常常掛不上號,原本就不便宜的專家號變身天價。再比如,醫院內部長期存在的“以藥補醫”灰色利益鏈,也是屢禁不止。

可以說,頭痛醫頭的治理方式永遠治標不治本,是時候反思如何才能把對的事情做對。“醫院市場化操作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近幾年來,一直說醫改進入深水區,依我的看法,如果老問題不解決,醫改將進入溺水區。”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直言。

市場化道路之惑

醫改推行數十年,而國內醫院的“市場化”之惑也由來已久。30多年前,國家開始提出醫院試點“企業化管理,做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政府對醫院實行“定額補助,經濟核算”,自此,醫院開始在市場的道路上蹣跚前行。一組被廣泛引用的數字顯示,1978年以前,公立醫院超過50%的收入來自財政補貼,20世紀80年代後,醫院獲得了更大的自主運營權,但來自政府的補貼也越來越少。1980年,政府補貼占醫院收入的比重為30%,1987年降到19%,到90年代末補貼比例進一步降至6%。

隨後,不適應市場化運作的公立醫院開始陷入財務危機,尤其以極度依賴國家輸血的一二級醫院及消防、武警醫院為主。所以部分醫院嘗試把農村土地承包責任制複製到醫院經營中,“試水”科室承包。再後來,更多醫院和醫生又鑽了政策空子,把藥品銷售的加成變成牟利的渠道,一時間,多開藥、多做檢查成為行業公開的秘密,患者則對看病難看病貴叫苦不迭。

在民營醫院方面,國家曾把允許社會資本進入醫療行業視為推動醫院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步。為了快速扭轉劣勢,一些民資醫院開始通過虛假宣傳等違規手段吸引患者。“醫院走市場化之路沒有問題,但頂層設計上肯定存在缺失,公立醫院定位不清,醫護人員成了醫改的‘阻力軍’,這些問題都有待解決。”鍾南山稱。在民資進入方面,由於醫師等資源依舊向公立醫院傾斜,公平良性的市場化競爭格局尚未形成。

政府角色缺位

按照以往經驗,問題的暴露往往會推動行業的變革。業內普遍認為,“魏則西事件”發生後,將推動醫改進程,而醫院市場化改革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儘快將公立醫院定位清晰。因為對於大型公立醫院,自負盈虧的方式只能讓醫院“認錢不認人”,接下來應增強這些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加大政府財政補貼力度。對於民營醫院,則應該允許其追求利益,但必須在合規的框架下,同時進行嚴格監管。

任何領域的市場化改革都離不開嚴格的監管,在“魏則西事件”中,政府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位。“患者之所以會使用百度競價排名來搜尋醫院信息,也跟政府部門的信息披露不透明有直接關係,”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衛生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其實衛生部門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主動收集、公開行業信息特別是醫療質量情況。但我們現在能夠了解到的信息,主要包括醫院床位數在內的一些基礎數據,至於一家醫院的醫療事故率以及違規事件卻很少披露。因為無法從衛生部門得到有效信息,患者只能通過搜尋網站查找,這給不良醫院留下可乘之機。”也有不願具名的業內專家直指,其實很多信息不是不掌握,而是不願公布,因為國家的公立醫院占據絕對壟斷地位,衛生管理部門對自己管理的“孩子”很難下狠手。

在醫院走上市場化改革之路後,必須依靠不斷完善的制度和強有力的監管措施來護航。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