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鳳翰(1683-1749),字仲威,亦字西園,號南村,晚號南阜。清乾隆二年(1737年)病廢右臂,因此又號“丁巳殘人”。高鳳翰的右手書法嚴謹流暢,左手書法上溯魏晉,繼承元明筆法,氣韻流動,古趣橫生,被人評價為明清兩朝數百年間以左手擅長書法的第一人。
高鳳翰的這件行書詩序稿卷,縱28.9厘米,橫189.3厘米,天津博物館藏。首行有“詩序稿,南阜山人高鳳翰筆”等字。卷後署“乾隆二年丁巳四月三日脫稿”,時高鳳翰55歲,也就是在這一年,他的右臂病廢。
這件詩序稿卷單字2厘米左右,屬於小行書。書寫採用有行無列的形式,通篇看起來嚴謹而富有活力,主體上呈現魏晉氣象,又糅匯元明筆法,雜以章草體,因此氣韻流動、縱橫捭闔而不失法度,充滿桀驁不馴和質樸自然的風神,既表達了行書靜穆中流動的美感,又很好地傳達了書寫者當時的心境,應該是一件心手雙暢的作品。
就作品的藝術氣質看,我們能感受出作者用筆的純樸,整體通透、乾淨利索,動作自然清晰,筆觸細膩可親,在提按上表現了很好的韻律感。行書的主調中偶現其他書體,呈現出溫潤中的雄強之氣。
此作起筆多切而入,寫得很實在,但這樣的“實”不是一味地“重”,力度把握得很好,線條結實而富有彈性,表達了“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的感覺,如作品起首幾行中的“詩”“之”“動”“所”等字。收筆處方圓結合,力蓄毫端,亦表達出厚重之感,如前面幾行中的“之”“不”“發”等字的收筆。為了更好地表現厚重之感,作品中穿插了章草的書寫,如“乎”“歌”等字。
作品結字自然諧和,長的扁的、收的放的、斜的正的,自然而然地穿插,顯示了高鳳翰遊刃有餘駕馭字形結構的能力,如“詩之”二字的長與扁、“極後”二字的扁與長、“至而”二字的左傾、“性情”二字的收和放等等。除了字勢偏長、中宮緊收外似乎並沒什麼規律,隨心而發,卻顯得匠心獨運。
長卷的書寫重在對氣息的把握,通篇要渾然一體,但又不能太過平鋪直敘。高鳳翰此作章法也極為天然。總體上看,此作既各自成章又通篇諧和,分段自然,墨色的輕重布局符合審美的要求,遠看有一些墨塊會跳入眼帘,但並不唐突。整卷大致可以分做三部分,首尾均相對疏朗,中間段茂盛,又利用行草、正側、疏密、大小等章法營構手段進行了既無意又有心的安排。因此,就如一篇完整的文章或者一首完整的樂曲,有開頭,有結尾,也有高潮,從而體現了作品的藝術性與完整性。
高鳳翰是“揚州八怪”之一,天資聰穎,少年時代他就從自家藏書中學到不少東西。他後來受當地名儒的指教,奠定了基礎,對其後來在藝術方面的造詣有很大的幫助。其詩成名較早,文思敏捷,青年時代即負盛名。他的詩頗得清初傑出詩人王士禎的首肯,為其私淑弟子。
高鳳翰一生才華橫溢,工書、畫、印。善山水,縱逸不拘於法,純以氣勝,兼北宋之雄渾、元人之靜逸。花卉亦奇逸得天趣。嗜硯,收藏至千餘方,皆自銘,大半手琢。究心繆篆,印宗秦、漢,蒼古樸茂。筆耕不輟,以其超然的左筆書畫、篆刻、治硯及韻律十足的詩文蜚聲藝壇,並以為官清廉、同情百姓疾苦的高尚品質贏得了世人的欽佩,為後世留下了大量寶貴的精神財富。其傳世作品有《牡丹竹石圖》軸等,並著有《南阜山人詩集》《硯史》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