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期生活
高防,出身於武將世家,他的父親高從慶是後唐將軍,戍守天井關(今山西晉城澤州縣晉廟鋪鎮境內),在與後梁軍作戰時戰死。高防當時只有十六歲,他護送父親的靈柩回到家鄉壽陽。他侍奉母親很孝順,性情樸實穩重,遵守禮法,喜歡學習,擅長作詩。
追隨從恩
天福元年(936年)十一月,石敬瑭稱帝。改元天福,建立後晉。他的親信張從恩被任命為北京(今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副留守,張從恩上奏推薦高防代理太原府倉曹掾(掾,副官佐或官署屬員的通稱)。張從恩移任澶州防禦使時,又上表推薦高防為判官。張從恩有一個親信校尉段洪進盜取朝廷的木材製作器物,然後拿到市場上出售賺錢。張從恩聽說這事之後十分生氣,要殺了段洪進。段洪進害怕,想減緩自己的罪責,便欺騙張從恩說:“是高防判官讓我做的。”張從恩召來高防責問,高防馬上承認,段洪進得以免死。張從恩給高防十千錢、一匹馬,讓他離開澶州。高防拜受而去,始終不說明自己是代人受過。高防走後不久,張從恩就後悔了,命令騎兵追趕高防,高防沒有辦法,就又回來,賓主友好如初。高防又在軍中任職一年多,漸漸有人說高防是為救人才代人受過的,張從恩知道原委之後,更加禮遇敬重他。張從恩入朝任樞密院副使,高防也隨之進京,授為國子監丞。張從恩留守西洛,高防又為推官。朝廷召高防入京為殿中丞,充任鹽鐵推官。後來因為母親去世守喪而離職守喪,高防服喪期滿後,沒有回京,而是跟隨張從恩駐防鄆州、晉州、潞州,歷任三鎮判官。
大義背主
後晉開運四年十二月十六日(947年1月10日),契丹攻入後晉首都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俘虜後晉出帝石重貴,後晉滅亡,耶律德光四下傳訊招降各地軍事長官。張從思想歸順契丹,召高防計議,高防為他陳述利害,請求他堅守臣子的節操。但張從思被身邊的人所蠱惑所動搖,沒有聽從他的意見,決定去汴梁歸順契丹。張從思上路之後,命令節度副使趙行遷擔任留後,張從恩的親信王守恩為巡檢,與高防一同統領潞州事務。次年二月,後晉大將劉知遠在太原稱帝,號召各地反抗契丹,高防與王守恩合謀斬殺了趙行遷,獻城歸順劉知遠。劉知遠將高防召赴太原,加封為檢校金部郎中。
乾佑元年(948年),高防被授為屯田員外郎,後改任浚儀令。當時楊邠當權,與高防有矛盾,不久,免了高防的官職。
出征南唐
廣順元年(951年)正月,郭威稱帝,建立後周,在家賦閒的高防被起用,擔任刑部員外郎,後來改任開封令,升為本府少尹,任為刑部郎中。
柴榮擔任京兆尹時,判官崔頌違背他的命令被免職,在選拔新判官時,宰相首先推薦高防。郭威說:“我正想任用他。”就以高防代替崔頌。
顯德元年(954年)正月,郭威病逝,柴榮繼位,是為後周世宗。柴榮即位之後,授高防為左諫議大夫,賜金紫、鞍勒、馬。
顯德二年(955年),高防升任給事中。跟隨柴榮征伐南唐的淮南地區,後周軍剛到泰州,柴榮就任命高防權知州事兼判海陵監事。正逢南唐軍到來,就遷移泰州百姓進牙城,分兵堅守,等候外面的援助。不久,後周大將韓令坤派騎兵來召高防,南唐軍又到廣陵,高防與韓令坤擊敗了南唐軍。柴榮下詔書嘉獎他們。
顯德三年(956年),高防改任左散騎常侍。當年秋,召回朝廷。又歷任蔡州、宋州二州知州。再次跟隨柴榮南征,判行泗州,泗州城投降,任命高防知州事,再任蔡州知州。
顯德五年(958年),升為戶部侍郎。柴榮想攻伐後蜀,任命高防為西南面水陸轉運制置使,多次徵發糧草趕到鳳州,作征討後蜀的準備。
效力北宋
顯德七年(960年)正月,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進占汴梁,城中引發了混亂,高防居住的地方被同里人乘亂搶劫,趙匡胤為了安撫他,下詔賜給他綾絹、衣服、衾綢、鞍馬。
隆元年(960年)四月,後周昭義節度使(治潞州,今山西長治)李筠舉兵反宋。宋太祖趙匡胤下詔親征,高防又任潞州東北路計度轉運使。澤州、潞州平定後,高防被授為尚書左丞,賞賜銀器、彩帛、鞍勒、馬。
建隆二年(961年),高防出朝為秦州知州,秦州人與吐番人雜處,沒有教養。高防以刑法整治,舊的風俗逐漸改變。秦州西北的夕陽鎮(今天水市西北新陽鎮),連線山谷,有很多大樹,當地吐蕃部落常去砍伐。高防也派人去砍伐,引發爭鬥。宋太祖擔心擾亂邊境,下詔書曉諭酋長,賜給俘虜錦袍、銀帶放走,停止采木,任命吳廷祚為節度使代替高防。
高防回朝之後,擔任樞密院直學士,又出朝為鳳翔知府。
乾德元年(963年),高防去世,享年五十九歲。
主要成就
高防深的主要成就是在外放秦州的時候,有沿襲以前的綏靖政策,而是採取強硬的軍事手段,打敗了吐蕃人,雖然後來被調職離開秦州,但也迫使吐蕃人將渭河以南伏羌地歸還於宋朝。後來宋軍在伏羌設寨,派軍屯守,成為自唐朝大中年間後隴右第一塊正式歸隸中原朝廷的地方。
北宋立國之初,仍沿五代後周疆界,西部只及渭州(今平涼和寧夏涇原)、秦州(今天水市東部和中部)、成州(今成縣)、階州(武都)一線,除此之外的隴右大部分地方仍由吐蕃部落占據。盛唐時的秦州,除今天水境域外,還轄及今靜寧、莊浪大部和通渭縣東部,大中年間從吐蕃占領下收復時,秦州只中部和東南部歸屬於宋,原伏羌縣和成紀、隴城部分地方,即今甘谷、通渭、莊浪、靜寧和秦安東北部仍由吐蕃部落占據。至宋初,秦州統成紀、清水、隴城(今天水市東部馬跑泉附近)、天水、長道五縣,州治成紀(在今秦安葉堡川),轄域相當於今天水市和清水、秦安、張家川及禮縣、西和等地。
建隆二年(961年),高防出知秦州之後,因秦州西北夕陽鎮(今天水市西北新陽鎮)木材甚多,便募集三百人設采造務,專事伐木,借渭河水運之便供給京城汴梁建築之需。高防還在渭河南筑定西寨(在今新陽川),派軍駐守,向西開拓至原伏羌(今甘谷)境,時居伏羌的吐蕃部落有借木材之利為生者,部落頭領尚波於以宋設采造務侵犯吐蕃居民利益為由,於建隆三年(962年)聯絡其他部族共千餘人攻采造務,奪取運輸木筏並殺傷役卒,高防令守軍出城接戰,擊敗尚波千俘其部屬47人 ,並上報北宋朝廷。 當時趙匡胤尚無意西部疆土,聞報後恐高防在邊境惹出糾紛,即派樞密使吳廷祚為雄武軍節度使、知秦州,取代高防。經此一戰,尚波於也知道了宋軍的厲害,同時為了表示和解的意願,將渭河以南伏羌地歸還於宋朝。
人物評價
《宋史·卷二百七十·列傳第二十九》:①“性沉厚,守禮法。”②“高防陳逆順以聳臣節,體明慎而究疑獄,治跡清操,沒而彌章。若其自誣以救人之死,古人何加焉。”
趙匡胤:“有幹蠱之才,懷匪躬之節,朕所毗倚。遽茲淪亡,聞之鋋傷,不能自已。”
軼事典故
高防歸順後漢之後,因為與權臣楊邠有矛盾,被免去官職。高防在家閒居了幾個月,有一次夢見一個吏員用白帕裹著大印,從大門進來授給他,高防醒來思索說:“白色象徵刑罰,難道我要成為掌管刑法的官員嗎?”不久,後周太祖郭威稱帝,起用高防任刑部員外郎,吏員送印到來,全部如同夢中所見一樣。
高防後來升任刑部郎中,處理了一起假冒瘋顛的案件。宿州有一個百姓用刀殺了自己的妻子,妻子的族人接受賄賂,不去為死者申冤,反而說兇手患了瘋顛病啞吧了。辦案的官吏根據律法,沒有拷問鞭打兇手,把定案案卷送上來請求覆核。高防說:“這個人患瘋病不能說話,沒有醫生檢驗的文書,以何為證?況且拘禁超過了十天,也應當索要飲食啊。希望再審查,必定獲得真實情況。”郭威同意他的見解,最後真相大白,把兇手法辦了。
親屬成員
兒子:高延緒,曾任太府寺丞。
史籍記載
《宋史·卷二百七十·列傳第二十九》有人物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