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攝像機video camera
攝像機種類繁多,其工作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樣的:把光學圖象信號轉變為電信號,以便於存儲或者傳輸。當我們拍攝一個物體時,此物體上反射的光被攝像機鏡頭收集,使其聚焦在攝像器件的受光面(例如攝像管的靶面)上,再通過攝像器件把光轉變為電能,即得到了“視頻信號”。光電信號很微弱,需通過預放電路進行放大,再經過各種電路進行處理和調整,最後得到的標準信號可以送到錄像機等記錄媒介上記錄下來,或通過傳播系統傳播或送到監視器上顯示出來。
一般家庭用攝像機,DV 最多能達到100幀每秒,手機30幀/s,而高速攝像機一般可以每秒1000~10000幀的速度記錄,有些軍方專用的高速攝像機甚至可達到1百萬~1千萬幀每秒,但這導致了每張像素不會太高,甚至不會超過一個家用數位照相機的像素水平,試想下 假設一張圖片最少是500kb那乘以1千萬是多少.而且這還是一秒的.所以一個驚人的儲存器也是必不可少的。
當水滴輕輕地落入池塘時,它產生一系列幾乎無形的壯觀過程的。小水滴首先在水面上跳躍奔騰,接著水珠四方散射而支離,直到完全被池水吸收而消失。
以肉眼看起來,這看起來不過就是水面的震動,但是透過高速攝像機觀看,整個過程看起來就如籃球反彈的超級慢動作。高速影像專家馬特‧克尼 (Matt Kearney)在剪輯這段水滴的視頻時表示,“這將會衝擊你的世界。”克尼拍攝的這段影片稱為“聚集滴落”,是為了探索頻道的電視影集“Time Warp”所做,而此節目運用高速影像拍攝了一系列自然界活動。
過去的科學家都有在實驗室里拍攝水珠滴落的畫面,不過使用的都是低解析度的照相機快照,而非高清晰度攝像。因此當約翰・布希 (John Bush),麻省理工學院的套用數學教授,在上個月參觀在波士頓貝克海灣的“Time Warp”高清照相機展示會時,他感到無比驚訝。布希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從來沒看過任何像這樣的影像”。他進一步表示高速攝像機“能將肉眼無法看到的高速世界賦予新生命。”
套用
高速攝像機多年來被使用在研究上,有些非常實用,例如車禍模擬測試的紀錄。一直到當下,才有這類研究工具被娛樂界所運用。高速攝像機有較為便攜的款式,可以用來拍攝商業電視和影片,捕捉“CSI”影集中子彈的衝擊畫面、“流言終結者”節目中的大爆炸,以及迪士尼新作“Earth”中的動物飛行特技。
在電視上,視頻是以每秒30幀的速度播放,適合於人眼觀看。多數電視節目和家庭電影都是以相同的速度錄製。不過高速攝像機能夠以每秒325,000幀的速度錄影 (一秒可以作為三小時播放)。當照相機運作如此快速時,大功率的照明設備是必需的,而且所有攝影成員都還必須使用烤箱手套來操作聚焦透鏡。
克尼過去從事出租和販售高速攝像機給製片公司 (以拍攝慢動作鏡頭使用) 和製造商 (以檢查生產線問題)。他表示百萬像素的高色彩和感光度高速攝像機,早在很早已經出現在市場上。不過在那之後,這種相機都被用來拍攝黑白影像。運動節目製作公司如CBS是率先將高速像機使用在電視網的公司,其中以紀錄職業高爾夫選手揮桿的節目“Swing Vision”,則是拿下艾美獎。
高速攝像機還不斷在演化中。在“Time Warp”攝製中,加入了一款小型的、以電池供電的攝像機進入拍攝,以用來捕捉跳傘中的影像。克尼還想要運用紫外線、紅外線,和延時攝影技術來將扭曲時間。
當被問到是否有某些現象速度過快以至於不能記錄,攝影小組的人都噗哧笑出來。他們都很想要拍攝玻璃破裂時的裂縫是如何蔓延開來,不過影集製作人之一傑夫·利伯曼表示,玻璃是每秒破裂60,000英寸,比起高速攝像機以最高幀率可拍到的畫面還快。
高速攝像機系統工作原理
高速攝像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對高速目標的快速、多次採樣,當以常規速度放映時,所記錄目標的變化過程就清晰、緩慢地呈現在我們眼前。高速攝像機技術具有實時目標捕獲、圖像快速記錄、即時回放、圖像直觀清晰等突出優點。
高速運動目標受到自然光或人工輔助照明燈光的照射產生反射光,或者運動目標本身發光,這些光的一部分透過高速成像系統的成像物鏡。經物鏡成像後,落在光電成像器件的像感面上,受驅動電路控制的光電器件,會對像感面上的目標像快速回響,即根據像感面上目標像光能量的分布,在各採樣點即像素點產生回響大小的電荷包,完成圖像的光電轉換。帶有圖像信息的各個電荷包被迅速轉移到讀出暫存器中。讀出信號經信號處理後傳輸至電腦中,由電腦對圖像進行讀出顯示和判讀,並將結果輸出。因此,一套完整的高速成像系統由光學成像、光電成像、信號傳輸、控制、圖像存儲與處理等幾部分組成。
高速攝像在流體力學中的套用
高速攝像在工業套用中套用廣泛,高速攝像機能拍攝到肉眼無法看清楚的圖像和運動過程。流體力學中的湍流、流體的流速、流場、氣泡、沸騰、兩相流等運動規律的觀察和分析更是少不了高速攝像機的參與。如用高速攝像拍攝的石頭進入水中一剎那的細節。通過高速攝像機影像,研究人員能夠了解石頭水下的受力情況,並通過流體動力學,分析出為何石頭能在水面上連續多次漂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