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高專金融投資專業教材·金融學基礎

高職高專金融投資專業教材·金融學基礎

《高職高專金融投資專業教材·金融學基礎》是2010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軍。

內容簡介

《金融學基礎》:高職高專金融投資專業教材

《金融學基礎》是符合高職高專財經類、商貿類專業教學需要且注重金融學基本理論和實務知識的高等職業教育規劃教材。《金融學基礎》共12章,主要內容包括:貨幣與貨幣制度;信用;利息與利率;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體系;商業銀行;中央銀行;貨幣供求;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貨幣政策;國際金融;金融創新與金融風險。為了適應高職高專行動導向和任務導向的課改方向,教材中開闢“案例導入”、“啟發思考”、“專欄”等視窗,對相關新思想、新觀點、新材料相關知識予以適當介紹,有助於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為幫助學生理解和複習所學內容,每章前均有教學目標、關鍵字,章後有重點知識小結、思考與練習題、課後實訓等內容,突出教材的實踐性、生動性、趣味性和實用性。本教材不僅可以作為高職高專的金融類、經濟管理類、經貿類等專業金融學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財經專業低年級本科生教材或者作為金融、財政、證券等相關從業人員普及金融基礎知識的自學和培訓讀物。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貨幣與貨幣制度 1
第一節 貨幣的本質與形式 2
一、貨幣的起源 3
二、貨幣的本質 5
三、貨幣形式的演變 6
第二節 貨幣的職能與作用 10
一、貨幣的職能 10
二、貨幣的作用 14
第三節 貨幣制度 17
一、貨幣制度的基本內容 17
二、貨幣制度的演變 20
三、我國的貨幣制度 24
本章小結 29
習題 29
第二章 信用 31
第一節 信用概述 33
一、信用的概念 33
二、信用的存在形態 34
三、信用活動的構成要素 34
四、信用的產生與發展 35
五、信用在現代經濟社會中的作用 36
第二節 現代信用的形式 40
一、商業信用 40
二、銀行信用 42
三、國家信用 43
四、消費信用 44
五、國際信用 48
第三節 信用工具 51
一、信用工具的概念 51
二、信用工具的特徵 51
三、信用工具的構成要素 52
四、信用工具的種類 52
本章小結 60
習題 61
第三章 利息與利率 63
第一節 利息與利率概述 65
一、利息的產生和本質 65
二、利率及其決定因素 66
第二節 利息與利率計算分析 69
一、利息計算分析 69
二、利率計算分析 71
第三節 利率體系 74
一、中央銀行利率 74
二、市場利率 75
第四節 利率的功能和作用 77
一、利率的功能 77
二、利率在經濟中的作用 78
三、限制利率作用的因素 79
本章小結 80
習題 80
第四章 金融市場 83
第一節 金融市場概述 85
一、金融市場的形成 85
二、金融市場的構成要素 86
三、金融市場的分類 89
四、金融市場的功能 91
第二節 貨幣市場 92
一、貨幣市場的含義和特點 92
二、貨幣市場的主要類型 93
第三節 資本市場 99
一、資本市場的特點 99
二、資本市場的內容 99
第四節 金融衍生市場 101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含義 101
二、常見的金融衍生工具 101
本章小結 105
習題 105
第五章 金融機構體系 109
第一節 金融機構概述 111
一、金融機構的分類 111
二、金融機構的功能 113
第二節 金融機構體系的一般構成 113
一、中央銀行 114
二、商業銀行 117
三、政策性銀行 119
四、非銀行金融機構 119
五、金融監管機構 122
第三節 我國金融機構體系 123
一、中國人民銀行 124
二、我國的商業銀行 124
三、我國的政策性銀行 126
四、我國主要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127
五、我國的金融監管機構 128
本章小結 131
習題 131
第六章 商業銀行 133
第一節 商業銀行概述 134
一、商業銀行的產生與發展 135
二、商業銀行的性質 137
三、商業銀行的組織形式 139
第二節 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 140
一、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141
二、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 141
三、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 146
四、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 149
第三節 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 151
一、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原則 152
二、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理論 153
第四節 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 156
一、商業銀行信用創造的含義 156
二、商業銀行信用創造的前提條件 157
三、商業銀行信用創造的過程 157
四、存款貨幣創造的限制因素 160
第五節 電子銀行 161
一、電子銀行的定義 161
二、電子銀行的分類 162
三、電子銀行的特點及其優勢 163
四、電子銀行在我國的發展 166
本章小結 172
習題 173
第七章 中央銀行 177
第一節 中央銀行概述 178
一、中央銀行的產生 179
二、我國中央銀行的發展 181
三、中央銀行的性質與職能 182
第二節 中央銀行的業務 188
一、中央銀行的負債業務 188
二、中央銀行的資產業務 190
三、中央銀行的其他業務 192
第三節 中央銀行的金融監管 193
一、金融監管的含義 193
二、金融監管的目標 194
三、金融監管的原則 196
四、金融監管的方法 197
五、金融監管的內容 199
六、我國的金融監管 200
本章小結 205
習題 206
第八章 貨幣供求 209
第一節 貨幣需求 211
一、什麼是貨幣需求 211
二、貨幣需求的影響因素 212
三、主要貨幣需求理論簡介 213
第二節 貨幣供給 218
一、貨幣供給與貨幣供給量 218
二、貨幣供給機制 219
三、基礎貨幣與貨幣乘數 222
第三節 貨幣供求均衡 224
一、貨幣供求均衡概述 224
二、貨幣供求均衡與社會總供求 225
三、中央銀行對貨幣供求的調節 227
本章小結 230
習題 231
第九章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235
第一節 通貨膨脹 238
一、通貨膨脹的定義及其衡量指標 238
二、通貨膨脹的分類 240
三、通貨膨脹的原因 241
四、通貨膨脹的影響 245
五、通貨膨脹的治理 247
第二節 通貨緊縮 250
一、通貨緊縮的定義及其衡量指標 250
二、通貨緊縮的分類 251
三、通貨緊縮的成因 251
四、通貨緊縮的影響 252
五、通貨緊縮的治理 254
本章小結 255
習題 256
第十章 貨幣政策 259
第一節 貨幣政策目標 261
一、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 261
二、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 266
第二節 貨幣政策工具 270
一、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 270
二、選擇性的貨幣政策工具 276
三、其他貨幣政策工具 279
第三節 貨幣政策效應 282
一、貨幣政策的時滯 282
二、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 282
三、微觀主體預期的抵消作用 283
四、其他經濟政治因素的影響 283
第四節 我國貨幣政策的實踐 283
一、傳統體制下的貨幣政策實踐 283
二、改革開放以來的貨幣政策實踐 284
三、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配合 288
本章小結 291
習題 291
第十一章 國際金融 295
第一節 國際收支 297
一、國際收支的概念 297
二、國際收支平衡表 297
三、國際收支失衡的調節 302
第二節 外匯與匯率 304
一、外匯概述 304
二、匯率 305
三、匯率制度 311
第三節 國際貨幣體系 317
一、國際貨幣體系的含義 317
二、國際貨幣體系的類型 317
三、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 321
本章小結 325
習題 326
第十二章 金融創新與金融風險 327
第一節 金融創新 328
一、金融創新的含義 328
二、金融創新的動因 329
三、金融創新的內容 331
四、我國的金融創新 334
第二節 金融風險 338
一、金融風險概述 338
二、金融風險的成因 339
本章小結 351
習題 351
參考文獻 352

序言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當今時代,金融已經成為世界經濟領域內最活躍的要素之一。金融學是研究貨幣與金融體系運行機制、貨幣運行與經濟運行之間關係的一門套用經濟學科。金融學基礎是經濟類各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更是金融專業的基礎課程和核心課程,在整個專業課程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改革開放30年來,作為現代經濟核心的中國金融領域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7—2008年國際金融和經濟環境風雲變幻,在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機面前,世界各國為刺激經濟復甦採取了一系列的經濟政策。各大金融機構也在反思風險控制和金融創新。這些為我們編寫教材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案例。
同時,近年來圍繞著高職高專教學改革,各界專家和同仁進行了大量有益的探討,我們也深受啟發。在編寫本書時我們盡力體現高職高專行動導向和任務導向的課改方向,從內容選擇、體例安排、案例選用和實訓方案設計等方面力求既體現最新的金融學理論動態,又突出高職高專教育注重套用能力培養的特點。本教材在整體設計上主要突出了以下特色。
1.針對高職學生認知特點,突出新穎性和趣味性
儘量關注學科的最新發展,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實例,增強教材的適應性。同時,教材中開闢“案例導入”、“啟發思考”、“專欄”等特色段落。這不僅有利於理論聯繫實際,強化思維訓練,更有助於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把學生套用能力培養融入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之中。
2.重視案例的編寫和選用,突出務實性和適用性
順應國內外教材案例化的發展趨勢,加大教材案例化程度,各章開篇有導入案例,章內有經典案例和微型案例,章後有思考與練習題、課後實訓等內容,使案例和實訓任務相結合,增強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體現高職教育的特色和高職教材建設的方向。
3.擴大教材所涉及的範圍,突出系統性和先進性
金融學基礎所涉及的知識範圍很寬。在本書編寫過程中,既要立足於現在,也應對過去進行回顧,這既是歷史觀的體現,也是讓學生把握金融理論和實踐演進脈絡的需要。本教材還注重對未來的前瞻性展望,既介紹已經達成共識的觀點和研究成果,又介紹了行進中的中國金融改革問題,力求體現開放和創新的理念。
本教材由李軍教授擔任總設計和主編,杜繼勇和馮韶華擔任副主編。具體分工如下:第一、六、七、十二章由杜繼勇編寫;第二章由李軍和劉軼楠編寫;第三、四、五章由馮韶華編寫;第八章由許志平編寫;第九、十章由李軍編寫;第十一章由杜繼勇和趙芳編寫。
在編寫過程中,我們參考借鑑了國內外同行的很多文獻,但由於篇幅所限,在參考文獻中沒能一一列出,如有遺漏,在此對相關作者一併表示誠摯的歉意和感謝。另外,在編寫過程中我們雖已付出了努力,但是由於水平和時間的限制,難免存在欠缺和錯誤,懇請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