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紡織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4月1日)
平裝: 10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6459396
條形碼: 9787506459396
尺寸: 28 x 20.4 x 1.4 cm
重量: 222 g
內容簡介
《平面構成》內容簡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著力培養基礎紮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人才,已成為當今本科教育的主題。教材建設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適應新形勢下我國教學改革要求,與時俱進,編寫出高質量的教材,在人才培養中發揮作用,成為院校和出版人共同努力的目標。2005年1月,教育部頒發了教高[2005]1號檔案“教育部關於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指出我國本科教學工作要著眼於國家現代化建設和人才的全面發展需要,著力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意見》提出要推進課程改革,不斷最佳化學科專業結構,加強新設定專業建設和管理,把拓寬專業口徑與靈活設定專業方向有機結合。要繼續推進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構建新的課程結構,加大選修課程開設比例,積極推進彈性學習制度建設。要切實改變課堂講授所占學時過多的狀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大力加強實踐教學,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區別不同學科對實踐教學的要求,合理制訂實踐教學方案,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意見》強調要加強教材建設,大力錘鍊精品教材,並把精品教材作為教材選用的主要目標。對發展迅速和套用性強的課程,要不斷更新教材內容,積極開發新教材,並使高質量的新版教材成為教材選用的主體。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平面構成概述
一、具象形態的構成
二、抽象形態的構成
第二節 工具、材料
一、紙張
二、畫筆
三、顏料
四、尺、圓規
五、其他工具
第二章 平面構成的基本要素
第一節 平面構成的基本要素——點
一、點的概念
二、點的形態與性格
三、點的構成方法及空間表現
第二節 平面構成的基本要素——線
一、線的概念
二、線的形態與性格
三、線的構成方法及空間表現
第三節 平面構成的基本要素——面
一、面的概念
二、面的形態與性格
三、圖形的張力
四、形態的組合關係
五、圖與地
六、面的構成方法及空間表現
第三章 平面構成的形式美規律
第一節 分割
一、分割的種類與性格
二、等差數列比的分割
三、等比數列比的分割
四、黃金比分割
第二節 對稱與均衡
一、對稱
二、均衡
第三節 節奏與韻律
一、反覆與遞增形成的韻律
二、間隔變化形成的韻律
三、突變形成的韻律
第四節 動勢
一、線條的變化
二、分解動作
第五節 對比
第四章 平面構成的形式法則
第一節 重複構成
一、骨格
二、重複骨格和重複基本形
三、重複基本形的自由構成
第二節 近似構成
一、重複骨格近似基本形
二、近似基本形的自由構成
三、近似構成的原則要求
第三節 漸變構成
一、漸變構成形式的種類
二、漸變骨格的秩序方法
第四節 發射構成
一、發射骨格的構成因素
二、發射構成的類型
第五節 對比構成
一、大小對比
二、曲直對比
三、方向對比
四、聚散對比
五、明暗對比
六、虛實對比
第六節 特異構成
一、基本形的特異
二、骨格的特異
三、大小的特異
四、色彩的特異
第七節 空間構成
一、平面構成的空間表現
二、曖昧空間
三、矛盾空間
第五章 錯視
第一節 線群交叉形成的形態扭曲錯視
第二節 角度形成的長度、平行關係錯視
一、繆勒利亞(Muller-Lyer)圖形
二、傑魯那(zollner)圖形
三、繆斯特貝格(Munsterberg)圖形
四、波更多夫(Poggendorff)圖形
第三節 對比形成的面積錯視
第四節 透視形成的大小錯視
第五節 水平垂直錯視
第六章 肌理構成
第一節 肌理的概念
第二節 肌理的種類和製作方法
一、噴灑法
二、薄色流吹法
三、厚色壓印法
四、浮色拓印法
五、乾筆飛白法
六、凹凸拓印法
七、水油相混法
八、燻烤法
九、鈍器刻刮法
十、拼貼法
十一、色料堆積法
十二、其他方法
第七章 平面構成在設計中的套用
第一節 平面構成在繪畫中的套用
第二節 平面構成在招貼設計中的套用
第三節 平面構成在標誌設計中的套用
第四節 平面構成在封面設計中的套用
第五節 平面構成在染織、服裝設計中的套用
第六節 平面構成在室內環境設計中的套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