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教材:計量地理學基礎

高等學校教材:計量地理學基礎

一、地理數據的基本類型 二、地理數據的變換 二、地理資料庫的建立

圖書信息

作 者:張超楊秉賡 著 叢 書 名: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9787040028744 出版時間:1991-05-01 版 次:2 頁 數:202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教材教輔 > 大學通用
圖書 > 科學與自然 > 測繪學

內容簡介

計量地理學基礎(第2版)(2010改版)》第一版自1984年問世以來,在全國高等學校使用了六年。在此期間曾分別在上海、長春、西安等地舉行過四次教材評介和分析會議。廣大師生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對《計量地理學基礎(第2版)(2010改版)》作了肯定,也提了不少修改意見。近幾年來國內外計量地理學又有了新的進展,為了適應當前教育改革的需要,反映本學科的最新成就,有必要在總結過去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對原書進行修改和補充。
國家教委制定的我國高等師範院校四年制本科地理專業的教學計畫,已將計量地理學列為必修課程。《計量地理學基礎(第2版)(2010改版)》系根據國家教委理科地理教材編審委員會審定的高等師範院校地理專業計量地理學教學大綱修訂的。在內容安排上先介紹地理事物的數據處理和空間形態的計量(第二、三、四章),進而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間關係(第五、六章)和空間構成(第七、八章),最後介紹與人類空間活動有關的地理模型(第九章),從而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計量地理學內容體系。
在修訂過程中,為了加強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訓練,反映最新科學成就及便於教學,各章均作了不同程度的增刪、調整和修改。例如,在第一章中強調計量地理學在為生產實踐服務的同時,加強理論研究,把理論研究和方法研究結合起來,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計量地理模式。第二章中增加了反映計量地理學發展方向的地理資料庫的內容。第三章主要對教學中難度較大的網路分析進行改寫。第四章、第五章分別刪除了二項分布公式推導和偏相關、復相關分析等較為繁瑣的內容。第六章增加了求解求逆公式。第七章的內容進行了調整。第八章增加了農業區劃套用實例。第九章為使計量地理學更好地解決經濟建設中的巨觀戰略規劃問題,提出用模型系統描述複雜的地理大系統,在理論和套用方面都有重要意義。本章介紹的一組模型套用廣泛,也是前面各章內容的繼續與發展,充分體現了用地理系統分析貫穿全書這一指導思想。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計量地理學的產生
2 計量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
3 計量地理學的研究方法
4 計量地理學的發展趨勢
第二章 地理數據系統
1 地理數據類型及其變換
一、地理數據的基本類型
二、地理數據的變換
2 地理數據的分布特徵
一、地理數據的來源與整理
二、地理數據的分布特徵值
3 地理資料庫
一、資料庫
二、地理資料庫的建立
第三章 空間分布的測度和時間序列
1 空間分布的測度
一、空間分布的類型
二、點狀分布的測度
三、線狀分布——網路
四、離散區域分布的測度
五、連續區域分布的測度
2 時間序列
一、時間序列的兩種形式——增長和下降
二、時間序列的滑動平均
三、時間序列的趨勢分析
四、時間序列的循環分析
第四章 地理學研究中的機率函式和統計
假設檢驗
1 地理學中的機率函式
一、地理數據離散型分布
二、地理數據連續型分布
2地理學研究中的統計假設檢驗
一、空間類型的抽樣設計
二、抽樣分布
三、假設檢驗
第五章 地理系統要素間的相關分析與回歸分析
1 地理要素閫的相關分析
一、地理相關的意義
二、地理相關程度的度量方法
三、相關係數的顯著性檢驗
2 地理要素間的回歸分析
一、地理回歸分析的意義和作用
二、一元地理回歸模型的建立
三、多元地理回歸模型的建蟄
3 地理系統的空間趨勢面分析
一、空間趨勢面分析概述
二、趨勢面分析的數學模型
三、趨勢面的具體計算方法步驟
第六章 地理系統要素的逐步回歸分析
1 最優回歸方程的選擇
2 逐步回歸分析的數學模型
3 逐步回歸分析的步驟
4 逐步回歸在地理系統分析中的套用實例
第七章 地理系統的聚類分析與判別分析
1 地理系統的聚類分析
一、地理系統分類的意義和作用
二、聚類分析的數據處理
三、聚類分析的統計量
四、地理系統的聚類方法
2 地理系統的判別分析
一、判別分析的基本原理
二、兩類地理判別分析
第八章 地理系統要素關係的主成分分析
1 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原理
2 主成分分析的解法
3 特徵值與特徵向量的計算方法
4 主成分分析套用實例
第九章 地理模型系統
1 地理系統模擬
2 地理環境辨識模型
3 投入產出模型
4 地理系統動態模型
5 最優區位模型
6 最優規劃模型
7 戰略決策模型
附錄一 線性代數基本知識
一、矩陣的概念
二、矩陣的運算
三、逆矩陣
四、線性方程組求解求逆緊湊變換法
附錄二 計量地理常用統計表
一、常態分配表
二、常態分配的雙側分位數表
三、x2分布表
四、t分布表
五、t分布的雙側分位數表
六、F檢驗的臨界值表
七、檢驗相關係數p=0的臨界值表

前言

本書第一版自1984年問世以來,在全國高等學校使用了六年。在此期間曾分別在上海、長春、西安等地舉行過四次教材評介和分析會議。廣大師生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對本書作了肯定,也提了不少修改意見。近幾年來國內外計量地理學又有了新的進展,為了適應當前教育改革的需要,反映本學科的最新成就,有必要在總結過去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對原書進行修改和補充。
國家教委制定的我國高等師範院校四年制本科地理專業的教學計畫,已將計量地理學列為必修課程。本書系根據國家教委理科地理教材編審委員會審定的高等師範院校地理專業計量地理學教學大綱修訂的。在內容安排上先介紹地理事物的數據處理和空間形態的計量(第二、三、四章),進而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間關係(第五、六章)和空間構成(第七、八章),最後介紹與人類空間活動有關的地理模型(第九章),從而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計量地理學內容體系。
在修訂過程中,為了加強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訓練,反映最新科學成就及便於教學,各章均作了不同程度的增刪、調整和修改。例如,在第一章中強調計量地理學在為生產實踐服務的同時,加強理論研究,把理論研究和方法研究結合起來,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計量地理模式。第二章中增加了反映計量地理學發展方向的地理資料庫的內容。第三章主要對教學中難度較大的網路分析進行改寫。第四章、第五章分別刪除了二項分布公式推導和偏相關、復相關分析等較為繁瑣的內容。第六章增加了求解求逆公式。第七章的內容進行了調整。第八章增加了農業區劃套用實例。第九章為使計量地理學更好地解決經濟建設中的巨觀戰略規劃問題,提出用模型系統描述複雜的地理大系統,在理論和套用方面都有重要意義。本章介紹的一組模型套用廣泛,也是前面各章內容的繼續與發展,充分體現了用地理系統分析貫穿全書這一指導思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