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光[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

陳彥光[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
陳彥光[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彥光,男,出生於1965年12月,河南羅山人。北京大學城環學院城市與區域規劃系以及地理科學研究中心教授 。中國地理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國際ICA地理空間分析和建模委員會委員。

基本信息

個人簡歷

教育經歷

2001—2004年:北京大學城市地理學博士研究生,2004年理學博士
1998—1999年:北京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1992—1995年:東北師範大學經濟地理學碩士研究生,1995年理學碩士
1983—1987年:華中師範大學地理學本科生,1987年理論學士

工作經歷

2005年至今: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副教授、教授
1995—2001年:河南信陽師範學院講師、副教授
1987—1992年:河南信陽師範學院助教

博士生導師/方向

(1)城市結構與動力學
(2)空間分析與計算地理學

碩士生導師/方向

(1)分形與城市空間最佳化(規劃基礎研究)
(2)標度與地理空間分析(無尺度空間分析方法)
(3)城市化與替代動力學(城市化非線性過程研究)
(4)自組織城市網路與空間複雜性(城市和城市體系的空間格局研究)

社會服務工作

國際ICA地理空間分析和建模委員會委員(2007-2016)
中國地理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2005-2009)

雜誌任職

PLoS ONE學術編輯(任期:2015-2017)

評審任職

《北京大學學報》、《地理學報》、《地理研究》、《地理科學》、《地理科學進展》、《地球科學進展》、《人文地理》、《城市規劃》、《國際城市規劃》、《旅遊學刊》、《自然資源學報》、《生態學報》、《乾旱區地理》、《熱帶地理》、《河南大學學報》、《亞熱帶資源與環境學報》、《遙感信息》、《系統科學與數學》、《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東北師範大學學報》、《西北師範大學學報》、《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寧夏大學學報》、《複雜系統與複雜性科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學報》、《中國科學》、《科學通報》,等等。

《城市規劃》特約評審專家

Advances in Mathematical Physics、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Applied Spatial Analysis and Policy、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ine、British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 & Technology、Cartography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Cities、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Current Urban Studies、Dynamics of Continuous, Discrete and Impulsive Systems A、Earth Science Informatics、Empirical Economics、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Journal、Entropy、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Geographical Analysis、Geoinformatics and Geostatistics: An over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furcation and Chao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Review、Journa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Journal of Ecology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Journal of Geography and Geology、Journal of Geography and Regional Planning、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Journal of Statistical Computation and Simulation、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Letters in Spatial and Resource Sciences、Physica A、PLoS ONE、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A、Professional Geographer、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ssays、SpringerPlus、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Transport Policy、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Urban Geography、Urban Studies、URISA Journal、Water Research

會議發言與組織

7. 陳彥光.地理數據分析與建模的常見問題.2015年中國地理編輯出版年會,中國,西寧,2015年7月17-19日
6. 陳彥光.科學方法與地理學發展前景.2015年中國地理學會華中地區第二屆學術年會通知發起會議,中國,信陽,2015年10月23-26日
5. 陳彥光.人文地理學理論化的困境與出路.武昌:2012年10月27日華中師範大學“2012年中國人文地理學術年會”小組發言
4. 陳彥光.計算地理學與地理計算:若干問題的討論.計算地理學·計算經濟學論壇“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分析中的計算問題”.北京:2006年3月28-31日北京中關村東路55 號中科院基礎科學園區內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
3. 陳彥光.地理數學方法:從計量地理到地理計算.武昌:2003年10月18日在中國地理學年會“信息化與地理學”小組發言
2. 陳彥光.城市地理學基礎理論研究的方法變革及其發展前景.烏魯木齊:2002年8月在城市地理學年會“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城市”學術研討會上發言
1. 陳彥光,陳文惠.遙感、GIS與地理現象的分形研究.長春:1994年在吉林省遙感協會學術會議上發表.吉林省遙感協會'94年度優秀學術論文

雜誌編輯

書籍編撰

專著
3. 蔡運龍,陳彥光,闕維民,劉衛東,齊清文.地理學:科學地位與社會功能.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2. 蔡運龍,葉超,陳彥光,闕維民.地理學方法論.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1. 陳彥光.分形城市系統:標度、對稱和空間複雜性.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書中撰稿7. 汪芳,陳彥光.地理學類城鄉規劃專業的社會綜合實踐調查教學思考.見:全國高等學校城鄉規劃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西南交通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編).城鄉包容性發展與規劃教育.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5,pp189-194
Elhadj Z. Models and Applications of Chaos Theory in Modern Sciences. London: CRC Press, 2011 【撰稿2章】
6. 蔡運龍,B. Wyckoff主編.地理學思想經典解讀.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蔡運龍,葉超,陳彥光,闕維民,李雙成,周尚意等編著,撰稿6篇】
5. Chen YG. Scaling analysis of the cascade structure of the hierarchy of cities. In: B. Jiang and X. Yao (Eds.). Geospatial Analysis and Modeling of Urban Structure and Dynamic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2010, pp91 – 117
4. 李東泉,陳彥光,梁小平.大城市郊區的新農村建設思路——以青島城陽區雲頭崮小康示範村發展規劃為例.見:毛蔣興,劉芳,楊一虹(主編).改革開放30年城鄉統籌與城鄉規劃.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pp168-171
3. 姜世國,陳彥光.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都市區地域範圍研究.見:周一星,楊煥彩主編.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戰略研究.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4,pp101-119
2. 陳彥光.杭州都市區空間結構的系統分析.見:杭州市規劃局&杭州市城市規劃編制中心(主編).邁向錢塘江的時代.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pp163-182
1. 陳彥光,陳文惠.遙感、GIS與地理現象的分形測度.載:陳述彭(主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百科全書:地球科學卷.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1995

教材編撰

6. 陳彥光.城市規劃系統工程學.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6
5. 陳彥光.基於Matlab的地理數據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 陳彥光.地理數學方法:基礎和套用.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3. 陳彥光.基於Excel的地理數據分析.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2. 陳彥光.基於Mathcad的地理數據分析.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1. 周一星、陳彥光等(編著).城市與城市地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榮譽與獎勵

2015年,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汪芳、丁學俊、陳彥光等).
2015年,全國高等學校城鄉規劃學科教學研究論文獎(汪芳,陳彥光).
2012年,北京大學教學成果校級一等獎(汪芳,呂斌,陳彥光).
2011年,北京大學2011年度中國工商行優秀教師獎.
2011年,2010-2011年度北京大學優秀班主任二等獎.
2010年,河南省第十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排名第四).
2008年,吳傳鈞優秀人文地理論文二等獎.
1999年,河南省第六屆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三等獎.
1998年,河南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
1998年,河南省教委優秀論文三等獎.
1998年,河南省第三屆青年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三等獎。
1995年,李四光優秀論文二等獎.
1994年,吉林省遙感學會94年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人才培養

研究生必修“地理數學方法”
本科生必修“計量地理學”
本科生必修“城市規劃系統工程學”
本科生選修“社會綜合實踐調查”【與汪芳合作】
本科生“城市規劃概論”講座課程“科學發展與城市規劃”
研究生“理論地理學”講座課程“西方理論地理學研究方法”
博士生“人文地理學”講座課程“特徵尺度、標度與地理空間分析”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為城市和計算地理學,重點研究地理分形和自組織城市網路,來致力於探索人文地理系統的對稱和對稱破壞以及地理方法研究的綜合集成。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如下幾個方面:(1)城市的分形最佳化研究。分形是大自然的最佳化結構,分形體能夠最有效的占據空間。分形城市和城市體系研究對未來的城市規劃和區域空間最佳化具有潛在的實踐價值。多年來在分形城市體系方面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城市理論和模型研究。建立自己的城市系統模型,並發展前人的理論。完善了城市體系的標度定律,統一了關於城市體系的一系列基本的數學模型,提出了關於城市形態的波粒二元結構模型、城市體系的三角點陣模型、城市等級結構的多分維譜模型、城市空間相互作用的引力譜模型,如此等等。(3)城市和地理研究方法研究。發展了城市和城市體系分維測算的一系列基本方法,基於城市和城市體系的遞階結構提出了城市時空演化的分維比值分析(DRA)方法,藉助對稱思想提出了模型建設、參數估計和軟體選擇的一套系統的方法,如此等等。(4)其他研究:包括城市混沌研究、地理對稱研究、地理學哲學思想、數理基礎和研究方法研究、中國的地緣政治研究,等等。

主持基金項目(縱向課題)
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城市地理系統的空間關聯分析(41671167)”(2017-2020)
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中國城市化過程的異速標度分析(41171129)”(2012-2015)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人文地理系統的對稱性研究(40771061)”(2008-2010)(主持人,已經結項)
4.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分形城市規劃方法研究(8093033)”(2009-2010)(主持人,已經完成)
3.國際課題Urban China Research Network Small Grant Program“Changes of Spatial Structure in Cities of China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xo-Urbanization”(2003-2004)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城市體系空間網路的分形結構及其演化機制(40071035)”(2001-2003)
1.河南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資助項目“河南省城市體系分形結構及其演化機制研究(974071200)”(1997-1998)

參與基金項目(縱向課題)
11.國家重大計畫基金課題“特大城市群地區城鎮化與生態環境互動脅迫的病理分析與風險預估”(41590843)(2016-2019)[主要成員]
10.“十二五”農村領域國家科技計畫課題“空心村整治規劃及其信息化支撐技術研究(2014BAL01B02)”[隸屬項目“空心村綜合整治的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2014BAL01B00)](子子課題負責人,2014-2016)
9.國家科技部科技基礎工作專項重點資助項目“地理學方法研究(2007FY140800)”(2008-2010)(主要參加者)
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資助項目“中國的城市變化及其自組織的空間動力學(40335051)”(2004-2007)(第二主持人)
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基於GIS的自組織城市網路空間分析方法探討(GIS-Based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of Self-Organized Network of Cities)(40614018)”(2007)
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城市結構的空間複雜性研究(40371039)”(2004-2006)(第二主持人)
5.河南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資助項目:“城市空間結構及其最佳化方法的分形研究(004071200)”(2000-2001)(第二主持人)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開放條件下中國城鎮體系的空間結構(49771032)(1998-2000)(參加)”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東北地區城市體系的分形研究(49771035)”(1998-2000)(第二主持人)
2.河南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資助項目“河南省城市化進程的非線性動力學分析(984071000)”(1998-1999)(第二主持人)
1.河南省軟科學研究計畫資助項目“豫南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及其發展戰略研究(975021000)”(1997-1998)(主要參加者)
主持或參與社會服務項目(橫向課題)
14.北京市課題:“北京城市生活空間與社會空間重構研究”(2014)(主要參加)
13.河南省信陽市課題:“信陽產業和城鎮化發展研究專題”(2013)(負責人,已完成)
12.河南省平頂山市課題:“平頂山市衛東區商業發展基礎條件研究”(2012)(負責人,已完成)
11.貴州省銅仁市課題:“大興新區二期擴園總體規劃產業專題研究”(2012)(顧問,已完成)
10.河南省平頂山市課題:“平頂山市產業集聚區產業發展與規劃專題研究”(2010)(負責人,已完成)
9.河北省石家莊市課題:“石家莊市產業集聚區產業發展與規劃專題研究”(2010)(顧問,已完成)
8.河南省登封市課題:“登封市產業集聚區產業發展與規劃專題研究”(2008)(負責人,已完成)
7.河南省襄城縣課題:“襄城縣產業集聚區產業發展與規劃專題研究”(2008)(負責人,已完成)
6.河南鶴壁市課題:“鶴壁市人口和產業發展專題研究”(2007)(負責人,已完成)
5.山東淄博市課題:“淄博市產業發展專題研究”(2005)(負責人,已完成)
4.青島城陽區課題:“城陽雲頭崮村發展規劃研究”(2005)(主要參加,已完成)
3.山東省課題:“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戰略研究”(2002)(主要參加,已經完成)
2.杭州市課題:“杭州都市區地域組織的空間結構研究”(2001)(主要參加者,已經完成)
1.河南省蘭考縣課題:“豫東平原欠發達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研究”(2001)(主要參加者,已經完成)

教研成果

英文論文
Chen Yanguang. The evolution of Zipf’s law indicative of city development. Physica A, 2016, 443: 555-567
Chen Yanguang.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pproaches to testing residuals from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PLoS ONE, 2016, 11(1): e0146865
Chen Yanguang. Defining urban and rural regions by multifractal spectrums of urbanization. Fractals, 2016, 24(1): 1650004
Chen Yanguang, Wang Jiejing. Describing urban evolution with the fractal parameters based on area-perimeter allometry.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Volume 2016, Article ID 4863907, 14 pages, 2016
Chen Yanguang. Fractals and fractal dimension of systems of blood vessels: An analogy between artery trees, river networks, and urban hierarchies. Fractal Geometry and Nonlinear Analysi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2015, 1(2):26-32
Chen Yanguang. Power-law distributions based on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s: Latent scaling, spurious Zipf’s law, and fractal rabbits. Fractals, 2015 , 23(2) : 1550009
Chen Yanguang. A new methodology of spatial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PLoS ONE, 2015, 10(5): e0126158
Chen Yanguang. The distance-decay function of geographical gravity model: power law or exponential law? 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2015, 77: 174-189
Luo Hongyu, Chen Yanguang. An allometric algorithm for fractal-based Cobb-Douglas function of geographical systems.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Volume 2014, Article ID 910457, 10 pages
Chen Yanguang. Urban chaos and replacement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2014, 413: 373-384
Chen Yanguang. An allometric scaling relation based on logistic growth of cities. 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2014, 65: 65-77
Chen Yanguang, Wang Jiejing. Recursive subdivision of urban space and Zipf's law.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2014, 395: 392-404
Chen Yanguang. Multifractals of central place systems: models, dimension spectrum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2014, 402: 266-282
Chen Yanguang. The spatial meaning of Pareto’s scaling exponent of city-size distributions. Fractals, 2014, 22(1-2):1450001
Chen Yanguang. New approaches for calculating Moran’s index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PLoS ONE, 2013, 8(7): e68336
Chen Yanguang, Wang Jiejing. Multifractal characterization of urban form and growth: the case of Beijing.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2013, 40(5):884-904
Chen Yanguang. Fractal analytical approach of urban form based on spatial correlation function. 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2013, 49(1): 47-60
Chen Yanguang. A set of formulae on fractal dimension relation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urban form. 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2013, 54(1): 150-158
Chen Yanguang. The rank-size scaling law and entropy-maximizing principle.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2012, 391(3): 767-778
Chen Yanguang. Zipf's law, 1/f noise, and fractal hierarchy. 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2012, 45 (1): 63-73
Chen Yanguang. Fractal dimension evolution and spatial replacement dynamics of urban growth. 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2012, 45 (2): 115–124
Chen Yanguang. The mathema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Zipf's law and the hierarchical scaling law.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2012, 391(11): 3285-3299
Chen Yanguang. On the spaces and dimensions of geographical systems. Journal of Geography and Geology, 2012, 4(1): 118-135
Chen Yanguang. Zipf's law, hierarchical structure, and cards-shuffling model for urban development.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Volume 2012, Article ID 480196, 21 pages
Chen Yanguang. On the four types of weight functions for spatial contiguity matrix. Letters in Spatial and Resource Sciences, 2012, 5(2): 65-72
Chen Yanguang, Feng Jian. Fractal-based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of urban density and self-affine fractal forms of cities. 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2012, 45(11): 1404-1416
Chen Yanguang. Fractal systems of central places based on intermittency of space-filling. 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2011, 44(8): 619-632
Chen Yanguang. Modeling fractal structure of city-size distributions using correlation functions. PLoS ONE, 2011, 6(9):e24791
Chen Yanguang. Derivation of the functional relations between fractal dimension and shape indices of urban form. 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2011, 35(6): 442–451
Chen Yanguang. Characterizing growth and form of fractal cities with allometric scaling exponents.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Volume 2010, Article ID 194715, 22 pages
Chen Yanguang. Exploring the fractal parameters of urban growth and form with wave-spectrum analysis.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Volume 2010, Article ID 974917, 20 pages
Feng Jian, Chen Yanguang.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urban form and land use structure in Hangzhou, China: evidence from fractal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2010, 37(5): 838-856
Chen Yanguang, Xu Feng. Modeling complex spatial dynamics of two-population interaction in urbanization process. Journal of Geography and Geology, 2010, 2(1): 1-17
Chen Yanguang, Jiang Shiguo. Modeling fractal structure of systems of cities using spatial correlation fun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Life Research, 2010, 1(1): 12-34
Chen Yanguang. A new model of urban population density indicating latent fractal struc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0, 1(1-2): 89-110
Chen Yanguang. Urban chaos and perplexing dynamics of urbanization. Letters in Spatial and Resource Sciences, 2009, 2(2): 85-95
Chen Yanguang. Spatial interaction creates period-doubling bifurcation and chaos of urbanization. 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2009, 42(3): 1316-1325
Chen Yanguang, Lin Jingyi. Modeling the self-affine structure and optimization conditions of city systems using the idea from fractals. 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2009, 41(2): 615-629
Chen Yanguang. Urban gravity model based on cross-correlation function and Fourier analyses of spatio-temporal process. 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2009, 41(2): 603-614
Chen Yanguang. Analogies between urban hierarchies and river networks: Fractals, symmetry, and 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 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2009, 40(4): 1766-1778
Chen Yanguang, Jiang Shiguo. An analytical process of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urban systems based on allometric and fractal ideas. 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2009, 39(1): 49-64
Chen Yanguang, Xu Feng. Redefining the attraction measure, scaling exponent and impedance function of the gravity model. Far East Journal of Dynamical Systems, 2009, 11(3): 251-276
Chen Yanguang, Zhou Yixing. Scaling laws and indications of 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 in urban systems. 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2008, 35(1): 85-98
Chen Yanguang. A wave-spectrum analysis of urban population density: entropy, fractal, and spatial localization.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vol. 2008, Article ID 728420, 22 pages, 2008
Chen Yanguang, Wang Fahui. Fourier analysis of an expanded gravity model for spatio-temporal interactions. Far East Journal of Dynamical Systems, 2008, 10(3): 325-347
Liu Jisheng, Chen Yanguang. Nonlinear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7, 17(1): 34-39
Chen Yanguang, Zhou Yixing. Reinterpreting central place networks using ideas from fractals and 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2006, 33(3): 345-364
Chen Yanguang, Zhou Yixing. Multi-fractal measures of city-size distributions based on the three-parameter Zipf model. 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2004, 22(4): 793-805
Chen Yanguang, Zhou Yixing. The rank-size rule and fractal hierarchies of cities: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empirical analyse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2003, 30(6): 799–818
Chen Yanguang, Liu Jisheng. Derivations of fractal models of city hierarchies using entropy-maximization principle.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2, 12(3): 208-211
中文論文
陳彥光.城市產業規模分布的等級標度分析.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9(1):62-66
陳彥光.簡單、複雜與地理分布模型的選擇.地理科學進展,2015,34(3):321-329
陳彥光.城市化的深層結構探討.城市發展研究,2015,22(6):1-5/18
譚興業,陳彥光.基於鄰域擴展量化法的城市邊界識別.地理科學進展,2015,34(10):1259-1265
陳彥光,張莉.信陽城市人口-城區用地異速生長分析.地理科學進展,2014,33(8): 1058-1067
陳彥光.環境劇變、文化斷裂與伊克化.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7(2):199-203
陳彥光.城市異速標度研究的起源、困境和復興.地理研究,2013,32(6):1033-1045
陳彥光,劉明華.淮河流域未發育完整城鎮體系的歷史和地理原因.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6(2):259-264
陳彥光.城市化水平增長曲線的類型、分段和研究方法.地理科學,2012,32(1):12-17
陳彥光.中國的國土面積究竟有多大?——標度對稱與中國陸地面積的分形分析.地理研究,2012,31(1):178-186
陳彥光.中國城市化水平統計數據的問題分析.現代城市研究,2012,27(7):4-8
陳彥光.中國古代首都宮城-皇城關係的文化背景分析.建築學期刊,2012,2(6):145-152
陳彥光.城市化與經濟發展水平關係的三種模型及其動力學分析.地理科學,2011,31(1):1-6
陳彥光.中國歷史的地理樞紐——中國地緣政治格局成因和影響的歷史分析.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4(1):85-95
陳彥光.中國人口轉變、城市化和產業結構演變的對應關係研究.地理研究,2010,29(12):2109-2120
陳彥光.1990-2003年中國外聯型城市化的時空演變特徵——城市地理時段性統計模擬分析方法的一個案例.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3(4):530-536
陳彥光,胡余旺.城市體系二倍數規律與位序-規模法則的等價性證明.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6(1):115-120
陳彥光.空間相互作用模型的形式、量綱和局域性問題探討.北京大學學報,2009,45(2):333-338【英國科學文摘(INSPEC)摘錄】
陳彥光.對稱性與人文地理系統的規律性.地理科學進展,2009,28(2):312-320
陳彥光.人口與資源預測中Logistic模型承載量參數的自回歸估計.自然資源學報,2009,24(6):1105-1113
陳彥光.人口流動的空間相互作用、Markov鏈和線性規劃分析.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2(2):216-221
陳彥光.地理學理論研究和科學分析的一般方法探討.地理科學,2009,29(3):316-322
陳彥光,羅靜.地學計算的研究進展與問題分析.地理科學進展,2009,28(4):481-488
陳彥光.基於Moran統計量的空間自相關理論發展和方法改進.地理研究,2009,28(6):1449-1463
陳彥光.地理學多視角研究方法——Braess網路車流分配過程的理論分析與數值計算.地理研究,2008,27(6):1367-1380
陳彥光.三個城市地域概念辨析.城市發展研究,2008,15(2):81-84/116
陳彥光.地理學的模型建設及其選擇標準——簡析非歐幾何學對地理學研究方法的影響.亞熱帶資源與環境學報,2008,3(4):1-7
陳彥光.中國城市化水平的自回歸與功率譜分析.地理研究,2007,26(5):1021-1032
陳彥光,劉繼生.城市系統的內部-外部複雜性及其演化的Stommel圖.經濟地理,2007,27(1):26-29/21
劉繼生,陳彥光.作為CAS的複雜城市地理系統的SOC性質.地理科學,2007,27(2):129-135
陳彥光,劉繼生.城市形態分維測算和分析的若干問題.人文地理,2007,22(3):98-103
陳彥光,周一星.中國城市化過程的非線性動力學模型探討.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43(4):542-548【英國科學文摘(INSPEC)摘錄】
陳彥光.中國城市發展的自組織特徵與判據.城市規劃,2006,30(8):24-30
陳彥光,劉繼生.Braess模型與城市網路的空間複雜性探討.地理科學,2006,26(6):658-663
陳彥光,羅靜.城市化水平與城市化速度的關係探討——中國城市化速度和城市化水平飽和值的初步推斷.地理研究,2006,25(6):1063-1072
陳彥光,劉繼生.城市人口分布空間自相關的功率譜分析.地球科學進展,2006,21(1):1-9
陳彥光,張大麗.城鄉人口地域分異特徵的多分形刻畫.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19(1):42-46
陳彥光,劉繼生.城市形態邊界維數與常用空間測度的關係.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8(2):126-131
陳彥光,余斌.中國城市空間分布的雙側對稱性.地球科學進展,2006,21(7):687-694
劉繼生,陳彥光.城市人口分布的非線性空間自相關及其局域性探討.自然科學進展,2006,16(7):828-834
陳彥光,余斌.人口增長的常用數學模型及其預測方法——兼談對Keyfitz雙曲增長等模型的修正與發展.華中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40(3):452-456【美國BIOSIS Previews摘錄】
陳彥光,羅靜.城市形態的分維變化特徵及其對城市規劃的啟示.城市發展研究,2006,12(5):35-40
陳彥光.分形城市與城市規劃.城市規劃,2005,29(2):33-40/51
陳彥光.地理數學方法:從計量地理到地理計算.華中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9(1):113-119/125
陳彥光,周一星.基於三角點陣模型的自組織城市網路探討.北京大學學報,2005,41(2):258-264
劉繼生,陳彥光.山東省城市人口-城區面積的異速生長特徵探討.地理科學,2005,25(2):135-141
陳彥光,周一星.城市化Logistic過程的階段劃分及其空間解釋——對Northam曲線的修正與發展.經濟地理,2005,25(6):817-822
劉繼生,陳彥光.分形網路與複雜空間解集的算法轉換模型.複雜系統與複雜性科學,2005,2(3):43-51
余國忠,黃昆,周紅升,陳彥光.一種異養生物膜活細胞生物量的空間變化.環境科學學報,2005,25(8):1046-1051
陳彥光.交通網路與城市化水平的線性相關模型.人文地理,2004,19(1):62-65
陳彥光.城市化:相變與自組織臨界性.地理研究,2004,23(3):301-311
陳彥光.中心地體系空間結構的標度定律與分形模型——對Christarller中心地模型的數學抽象與理論推廣.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40(4):626-634
周一星,陳彥光.城市地理研究的幾個基本問題.經濟地理,2004,24(3):289-293
陳彥光,劉繼生.地理學的主要任務與研究方法——從整個科學體系的視角看地理科學.地理科學,2004,24(3):257-263
陳彥光,王義民,靳軍.城市空間網路:標度、對稱、複雜與最佳化——城市體系空間網路分形結構研究的理論總結報告.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17(3):311-316/321
陳彥光,余斌.異速生長律與城市郊區化的分維刻畫.華中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8(3):370-373/378
劉繼生,陳彥光.城市、分形與空間複雜性探索.複雜系統與複雜性科學,2004,1(3):62-69
劉繼生,陳彥光.城市密度分布與異速生長定律的數理關係探討.東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6(4):139-148
陳彥光,余國忠,單緯東.描述城市系統結構特徵的幾個實用參數.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17(1):64-67
陳彥光.城市地理系統結構與功能的分形模型——關於地理系統異速生長方程與Cobb-Douglas函式的理論探討與實證分析.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39(2):229-235
陳彥光.中國的城市化水平有多高?——城市地理研究為什麼要藉助分形幾何學?城市規劃,2003,27(7):12-17
陳彥光.自組織與自組織城市.城市規劃,2003,27(10):17-22
陳彥光,李寶林.吉林省水系構成的分形研究.地球科學進展,2003,18(2):178-184
陳彥光,靳軍.地理學基礎理論研究的方法變革及其發展前景.乾旱區地理,2003,26(2):97-102
陳彥光,周一星.城市規模-產出關係的分形性質與分維特徵.經濟地理,2003,23(4):476-481
劉繼生,陳彥光,劉志剛.點-軸系統的分形結構及其空間複雜性探討.地理研究,2003,22(4):447-454
陳彥光,劉繼生.城市體系時空演化的廣義維數分析——刻畫城市資源分享空間的理論基礎、計算方法與套用實例.地理科學,2003,23(5):526-534
陳彥光,況頤.城市規模分布的Weibull模型:理論基礎與實證分析.華中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37(4):562-566
羅靜,陳彥光.論全球化時代的人地關係與政策調整*.人文地理,2003,18(5):7-10
劉繼生,陳彥光.河南省城鎮體系空間結構的多分形特徵及其與水系分布的關係探討.地理科學,2003,23(6):713-720
陳彥光.Beckmann城市體系異速生長模型的理論基礎與實證分析.科技通報, 2002,18(5):360-367
陳彥光.城市人口-城區面積異速生長模型的理論基礎、推廣形式及其實證分析.華中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36(3):375-380
劉繼生,陳彥光.人口的區位過程與城市的分形形態——關於城市生長的一個理論探討.人文地理,2002,17(1):24-28/18
陳彥光,黃昆.城市形態的分形維數:理論基礎與實踐教益.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15(1):62-67
劉繼生,陳彥光.基於GIS的細胞自動機模型與人地關係的複雜性研究——關於人地關係研究的技術模式探討.地理研究,2002,21(2):155-162
羅宏宇,陳彥光.城市土地利用形態的分維刻畫方法探討.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34(4):107-113
陳彥光,周一星.城市等級體系的多重Zipf維數及其地理空間意義.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38(6):823-830
陳彥光,劉繼生.效用最大化、Logit變換和城市地理學的數量分析模型.地理科學,2002,22(5):581-586
陳彥光,劉繼生.基於引力模型的城市空間互相關和功率譜分析——引力模型的理論證明、函式推廣及套用實例.地理研究,2002,21(6):742-752
陳彥光,劉繼生.城市等級體系的多分維譜:數學模型與實證分析.自然科學進展,2002,12(12):1291-1295
陳彥光.城市位序—規模法則的理論難題:數理本質與解決方案.陝西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29(2):98-102
陳彥光.城鎮等級體系的Beckmann模型與三參數Zipf定律的數理關係——Beckmann城鎮等級-規模模型的分形與分維.華中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35(2):229-233
陳彥光.關於城市生長的Fisher-Hotelling模型:數學證明及其理論探討.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14(1):81-84
陳彥光,劉繼生.城市土地利用結構和形態的定量描述:從信息熵到分數維.地理研究,2001,20(2):146-152
陳彥光,劉繼生.水繫結構的分形和分維——Horton水系定律的模型重建及其參數分析.地球科學進展,2001,16(2):179-183
劉繼生,陳彥光.Davis規律與Beckmann模型的數理等價性——城市體系等級結構的巨觀-微觀對稱性分析.經濟地理,2001,21(2):231-234
陳彥光,羅靜.豫南區域經濟支持系統的空間結構特徵.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14(2):204-208
劉明華,陳彥光.城市土地利用形態及其空間結構的分維描述方法.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14(2):209-214/219
陳彥光,萬年慶.地理研究的實驗方法:從實體縮微到計算機模擬.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14(2):214-219
陳彥光,況頤.DLA和DBM模型與城市生長的分形模擬——關於城市分形形態模擬方法的一個理論探討.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14(3):303-308
陳彥光,羅靜.鄭州市分形結構的動力相似性分析——關於城市人口、土地和產值分維關係的實證研究.經濟地理,2001,21(4):389-393
陳彥光,劉明華.城市土地利用結構的熵值定律.人文地理,2001,16(4):20-24
陳彥光,劉繼生.城市系統的異速生長關係與位序-規模法則——對Steindl模型的修正與發展.地理科學,2001,21(4):412-416
陳彥光,周一星.豫北地區城鎮體系空間結構的多分形研究.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37(6):810-818
陳彥光,周一星.基於RS數據的城市系統異速生長分析和城鎮化水平預測模型:基本理論與套用方法.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37(6):819-826
陳彥光,劉繼生.城市等級體系分形模型中的最大熵原理.自然科學進展,2001,11(11):1170-1174
陳彥光,劉繼生.中心地體系與水系分形結構的相似性分析——關於人-地對稱關係的一個理論探討.地理科學進展,2001,20(1):81-88
陳彥光.城市人口空間分布函式的理論基礎與修正形式¬——利用最大熵方法推導關於城市人口密度衰減的Clark模型.華中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34(4):489-492
陳彥光,單緯東.城市規模分布的δn規律——Davis二倍數規律的理論推廣、分形性質和實證分析.科技通報,2000,16(1):42-46
劉繼生,陳彥光.城市地理分形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地理科學,2000,20(2):166-171
陳彥光,劉繼生.城市規模分布的三參數Zipf模型——Davis二倍數規律的理論推廣及其分形性質的實證分析.華中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34(1):98-102
陳彥光,羅靜.經濟系統結構與功能的分形模型——Cobb-Douglas生產函式的理論來源及其形式推廣.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13(1):40-43
陳彥光.城市人口空間分布密度衰減模型的一個理論證明.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13(2):185-188
陳彥光,萬年慶.信陽地區點-軸體系的空間設計.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13(2):326-329
劉繼生,陳彥光.長春地區城鎮體系時空關聯的異速生長分析:1949-1988.人文地理,2000,15(3):6-12
陳彥光,周一星.細胞自動機與城市系統的空間複雜性模擬:歷史、現狀與前景.經濟地理,2000,20(3):35-39
陳彥光,劉繼生.基於Beckmann模型的城市化水平公式及其理論探討.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32(3):78-83
劉繼生,陳彥光.東北地區城市體系分形結構的地理空間圖式——對東北地區城市體系空間結構分形的再探討.人文地理,2000,15(6):10-16(X)
劉繼生,陳彥光.分形城市引力模型的一般形式和套用方法——關於城市體系空間作用的引力理論探討.地理科學,2000,20(6):528-533
陳彥光,劉繼生.區域交通網路分形的DBM特徵——交通網路Laplacian分形性質的實證研究.地理科學,1999,19(2):114-118
劉繼生,陳彥光.城鎮體系空間結構的分形維數及其測算方法.地理研究,1999,18(2):171-178
劉繼生,陳彥光.交通網路空間結構的分形維數及其測算方法.地理學報,1999,54(5):471-478
羅靜,陳彥光.經濟系統分形幾何性態的初步探討.江漢論壇,1999,(3):19-21
劉繼生,陳彥光.東北地區城市規模分布的分形特徵.人文地理,1999,14(3):1-6
陳彥光,王義民.分形、1/f起伏與旅遊風景地的美學實質.大自然探索,1999,18(3):51-54
陳彥光,劉繼生.Davis二倍數規律與Zipf三參數模型的等價性證明——關於城市規模分布法則的一個理論探討.地理科學進展,1999,18(3):255-262
陳彥光,劉繼生.城市規模分布的分形與分維.人文地理,1999,14(2):43-48
陳彥光,單緯東.區域城市人口分布的分形測度.地域研究與開發,1999,18(1):18-21
陳彥光.中心地體系中的分形和分維.人文地理,1998,13(3):19-24/18
陳彥光.城市體系Koch雪花模型的實證研究——中心地K3體系中的分形與分維.經濟地理,1998,18(4):33-37
陳彥光,劉繼生.豫北地區城市規模分布的分形研究.人文地理,1998,13(1):22-29
劉繼生,陳彥光.城市體系等級結構的分形維數及其測算方法.地理研究,1998,17(1):82-89
陳彥光,陳文惠.GIS和地理現象的分形研究.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30(2):91-96
陳彥光,劉明華.區域城市規模分布的分維研究.科技通報,1998,14(6):395-400
單緯東,陳彥光.信陽地區城鄉聚落體系的分形幾何特徵.地域研究與開發,1998,17(3):48-51/64
陳彥光,余斌.自相似:地理系統數學建模的新思維.福建地理,1998,13(1):55-59
劉繼生,陳彥光,余斌.區位選擇與人文地理系統的分形最佳化.地理科學,1998,18(4):328-334
陳彥光,羅靜.城鎮體系空間結構的信息維分析.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10(1):64-69
劉繼生,陳彥光.人地非線性相關作用的探討.地理科學,1997,17(3):224-230
陳彥光,王永潔.城鎮體系相關作用的分形研究.科技通報,1997,13(4):233-237
陳彥光,余斌.豫北地區城鎮體系相關作用的分形模式.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10(4):38-43
陳彥光,余斌.豫北地區城鎮體系異速生長的分維分析°.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10(4):44-47
羅靜,陳彥光.不發達縣城交通網路及其空間結構最佳化*.信陽師範學院學報,1997,10(3):47-52
陳彥光,王義民.論分形與旅遊景觀.人文地理,1997,17(3):62-66
靳軍,陳彥光.地球的膨脹與收縮及其動力學機制.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10(增刊):4-5
劉曉兵,陳彥光.論世界結構的投影變形.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10(增刊):6-9
陳登勝,陳彥光.中國古代文化的地理背景.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10(增刊):41-44
陳彥光,羅靜.豫北地區城市規模分布的分維分析.經濟地理(增刊),1996,16(6):427-435
陳彥光,羅宏宇.旅遊行為本質的資訊理論探討.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6,12(1):35-39
陳彥光,羅靜.地理現象分形研究的現狀與前景.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6,9(3):311-317
陳彥光.城鎮體系隨機聚集的分形研究.科技通報,1995,11(2):98-101
劉繼生,陳彥光.東北地區城市體系空間結構的分形研究.地理科學,1995,15(2):136-143
陳彥光.區域資源空間分配的數學原理.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8(2):202-207
陳彥光.圓形城市商品銷售的空間受限(分形)模型.人文地理,1994,9(2):38-43
陳彥光,李後強.城市空間體系的Koch(分形)模式——對中心地學說的一種可能的修正.經濟地理,1994,14(3):10-14
余國忠,陳彥光.論我國聚落的生境模式.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4,7(2):212-216
陳彥光.地理學是一門空間信息科學.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4,7(2):217-220
陳彥光,劉繼生.城市體系分形特徵的初步研究.人文地理,1994,9(1):26-30
1998-1999年“分形城市”專欄文章
以下為《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所設〖城市地理分形研究〗專題欄目文章(1998,1-4;1999,1-4)。
陳彥光.地理學的貧困與出路(Ⅰ)——地理學危機的哲學思考.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11(1):74-77
胡余旺,陳彥光,余斌.城鎮體系要素分享空間的分維描述及其計算方法.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11(1):78-80
劉明華,陳彥光,王義民.豫北地區城鎮體系演化特徵的R/S分析.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11(1):81-85
陳彥光.地理學的貧困與出路(Ⅱ)——地理學發展的分形方向.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11(2):163-166
余國忠,陳彥光,單緯東.河南省城市化進程的動力學分析——非線性理論在城市化研究中的套用初探.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11(2):167-170
陳彥光,羅靜.河南省城市—交通網路的分形特徵.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11(2):171-177
陳彥光,羅靜.城市位序—規模問題的分形理論初探——Zipf定律的理論來源、 異化形式及其統一基礎.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11(3):264-268
陳彥光,劉明華.城市結構和形態的分形模型與分維測算.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11(3):269-272
余斌,陳彥光.河南省城市化和城市體系等級結構最佳化的Zipf維數分析.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11(3):273-277
單緯東,陳彥光.城市系統非線性動力學分析的基本理論與方法.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11(4):379-382
王義民,陳彥光,劉明華.河南省城市體系等級結構變化的分維分析.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11(4):383-387
單緯東,陳彥光.分形理論與地理學的理論變革.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12(1):55-59
陳彥光.城市人口密度衰減的分形模型及其異化形式——對Clark模型和 Sherratt模型的綜合與發展.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12(1):60-64
陳彥光,郭紅建.城市化水平Logistic方程參數性質的初步探討.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12(1):65-69
陳彥光.基於互相關函式的分形城市引力模型——對Reilly–Converse引力模型的修正與發展.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12(2):194-197
陳彥光,許秋紅.區域城市人口—面積異速生長關係的分形幾何模型——對Nordbeck–Dutton城市體系異速生長關係的理論修正與發展.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12(2):198-203
劉明華,陳彥光,單緯東.河南省城市人口—面積時空關聯的分形特徵.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12(2):204-209
陳彥光.地理學:計量運動的失敗與分形研究的崛起.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12(3):310-314
單緯東,陳彥光,劉明華.河南省城市化進程的分形研究.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11(3):315-320
陳彥光,靳軍,余國忠.河南省城市化進程的異速生長分析:1971-1996.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12(3):321-325
陳彥光.一種交通網路的分形維數及其測算方法.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12(4):426-429
郭紅建,陳彥光,萬年慶.利用單對數Lorenz曲線計算城市體系等級結構的Gini係數.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12(4):430-434
科普文章
陳彥光.城市和產業發展須注重三種優勢.中國國情國力,2015,(總271):53-55
陳彥光.城鎮化的質與量.中國國情國力,2014,(總256):29-30
陳彥光.城市研究為什麼要藉助統計分析技術.半月談(特刊),2009,30:x-y
陳彥光.西方地理學研究傳統的嬗變.華中師範大學漢口分校學報,2008,1(1):98-102
陳彥光.三C比較: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與城市的核心能力.科技信息,2008,(15):345/347
陳彥光.區域和城市產業發展階段的信息熵分析.科技信息,2008,(27):385/387
陳彥光.世界城市和中國未來的國際城市.城鎮聚焦,2003,(2):5-9
陳彥光.分形理論及其在地理研究中的套用.東北師範大學研究生學刊,1994,12(4):95-100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