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溪鄉

高溪鄉

高溪鄉位於永新縣境西部羅霄山脈中段,距縣城44公里,是蓮花縣、永新縣與湖南茶陵縣兩省三縣交界的邊緣山區。國土面積為114平方公里,轄8個行政區,總人口19241人。境內有豐富的石膏礦、石灰石、鐵礦等礦藏和松、杉、竹等森林資源。採礦公司年產鐵礦石3—5萬噸;林地面積7萬畝,果園面積860畝,森林覆蓋率為75%。高溪鄉歷史悠久,素有“高坑水流西代代出朝衣”之譽,贛派建築古蹟頗多,有建於明、清時代的古橋10座,古蹟中有1座古塔、3所古庵、100棟古祠入圍“江西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鄉以駐地取名。1949年為高溪、新嶺、龍潭、南坑四鄉,1956年由新嶺、龍潭、高溪三鄉合併建高溪鄉。1958年屬碧湖公社,稱高溪管理區。1961年建公社,1983年改鄉。1997年,面積85.6平方千米,人口0.9萬,轄高溪、竹溪、鄭山、吳源、大吳、龍潭、後山根、岑峰寺、白岩、黃塘窯、缸窯、南坑口、蒼坑、岑口、嵐山頭15個行政村。2005年,總人口8931人。

行政區劃

九陂村位於高溪鄉西南端,以九陂自然村命名,東與三灣鄉相鄰,南與湖南小田鄉相接,西與梅花村相連,北與下雨村毗鄰,總面積24平方公里,山林面積29500畝,耕地面積1600畝,全村478戶,人口1961,轄12個自然村,水資源豐富,風景美觀,小(一)型水庫1座。

高溪村是高溪鄉政府駐地,東鄰卸坪村,南接下雨村,西毗大塘村,北連文竹鎮大崦村,面積10平方公里,全村583戶,人口2450,轄10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2310畝,山地面積6000餘畝,森林覆蓋率61%,土地肥沃,礦產資源豐富。

下雨村位居高溪鄉西南方,下接高溪村,上呈九陂村,鄱陽村,轄12個自然村,全村457戶,人口2038,耕地面積1930.6畝,以種糧為主。

卸坪村位於高溪鄉東端,下接高溪村,東與龍田鄉南塘村,沙市洛溪村相鄰,總面各10平方公里,全村570戶,人口3086,耕地面積2290畝,有豐富的鐵礦資源。

梅花村是江西與湖南茶陵交界處,山青水秀,位居高溪鄉西南端,全村800多戶,人口3000多,山地面積2萬多畝,全長10公里,總面積4萬多畝,轄17個自然村,是一個人傑地靈、物華天寶、人才輩出的村落。

鄱陽村位於高溪鄉南部,全村363戶,1881人,勞動力1200餘人,水田面積1508.5畝,旱土188畝,山林面積5290畝,有台胞3人,教授2人,博士生7人,碩士研究生9人,在校大中專學生92人,境內有豐富的石灰石資源。

大塘村位於高溪鄉中部,全村208戶,人口1009,總面積5000多畝,耕地面積1053畝,轄6個自然村,有豐富的石膏礦資源。

石市村位於高溪鄉西端,西與蓮花三板橋相連,全村383戶,人口1800多,轄9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2253畝,山地7867畝,水庫一座,主產糧食。

自然地理

位於羅霄山脈中段,江西省吉安市永新縣的最西端,是湖南、江西兩省三縣交界處。距縣城44公里,鄉政府駐地烏石自然村,總面積120平方公里。全鄉8個村委會,128個村民小組,86個自然村,3864戶,1.8萬人,勞動力9139人。

自然資源

境內有豐富的石膏礦,沙溪一帶的大型石膏礦,儲量為3000萬噸,是華東地區最大的硬石膏礦。石灰石、鐵礦等礦藏和松、杉、竹、雜。果園面積540畝,森林覆蓋率為70%,草地植被好,適於養牛、羊、兔等草食動物,小山沖立體開發初具特色 山清水秀,氣候宜人,雨量充沛,水源條件好。境內有小(一)型水庫一座,小(二)型水庫二座。山泉水塘遍布全鄉,較為突出的有占田、龍滑里,溫塘,南坑龍塘,冬暖夏涼,味道可口。

經濟發展

高溪是主產大米,茶油,兼種各種經濟作物,2002年工農業總產值2578萬元,財政收入142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293元,2003年工農業總產值3093.6萬元,財政收入15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323元,2004年工農業總產值3557萬元,財政收入161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633元。

高溪是主產大米,茶油,兼種各種經濟作物,2007年農民人均收入2100元。工業企業富有特色,現有集體企業2個:一是高溪採礦公司,該公司安全生產設施健全,技術過硬,經濟效益創歷史之優;二是三官遼林場,該場是國鄉聯辦,山場面積6000多畝,擁有活立木蓄積量1萬多立方米。個體企業46個,年產值21萬多元。有墟場1個,農民一條街初具規模,集市貿易較為繁榮,人流物流旺盛。

工業企業富有特色,現有集體企業2個:一是高溪採礦公司,該公司安全生產設施健全,技術過硬,經濟效益創歷史之優;二是三官遼林場,該場是國鄉聯辦,山場面積6000多畝,擁有活立木蓄積量1萬多立方米。個體企業46個,年產值21萬多元。有墟場1個,農民一條街初具規模,集市貿易較為繁榮,人流物流旺盛。

全鄉各村都有簡易公路相通,程控電話普及鄉村,信息暢通,網路電視貫穿6個村及鄉直鄉辦單位,已與縣聯網。

綠色高效農業

以結構調整為主線,把農產品綠色行動計畫貫穿於效益農業發展過程中,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無公害蔬菜、特色水果、綠化苗木、淡水養殖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在下河田本建立了以長豇豆、四季豆為主的千畝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基地,在山區推廣優質桃、李、栗等特色乾水果的種植面積;在山根村建立綠化苗木示範基地等。高溪水庫淡水網箱養魚場、蒼坑桃基地、嵐山頭岑口食用菌基地、岑口村果園等已被蓮都區確定為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基地。

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

通過土地整理、河道整治、水庫修理,高溪鄉平原片的高溪、竹溪等7個行政村和蒼坑、南坑兩個行政村的農田水利設施得到很大的改善,平原片農田基本實現了道相通、渠相連、樹成行,為最佳化耕地,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增加農民收入創造條件。

灘坑移民安置工作

高溪鄉是落實蓮都區灘坑水電站第一水平年移民安置工作任務的鄉鎮,計畫安置移民650人,分別安置在高溪、竹溪、缸窯、黃塘窯、山根、嵐山頭、岑口七個安置點。接受移民安置任務後,高溪鄉黨委政府做到統籌兼顧,在推進面上工作的同時,齊心協力抓好移民安置工作。從確保完成移民安置任務,確保移民遷得出、安得下、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確保移民安置地社會安定的工作目標出發,加強領導、強化措施、落實責任、顧全大局、依法辦事、操作規範、團結協作、工作做細、主動幫扶、做好服務,扎紮實實開展移民各項工作。在鄉村幹部民眾的努力和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和支持下,到2005年底,七個安置點移民順利搬遷,岑口、嵐山頭、高溪安置點移民生產用地調劑工作已完成,其它點的生產用地調劑工作以及移民點公建項目建設等工作都嚴格按移民安置時間計畫推進。

康莊工程建設

2005年高溪鄉康莊工程通村公路建設項目重點在山區片。全年先後完成了高溪至龍潭村路面硬化工程,高溪至嵐山頭村路面硬化工程,郎奇至吳源村路面硬化工程,吳源至鄭山村公路路基改造工程以及沙岸至南坑村路面硬化工程的掃尾,以上5個項目的總里程34.94千米,總投入450萬元,直接受益人口6000多人。列入明年康莊工程建設項目的南坑至岑峰寺通村公路路基改造工程已動工,預計2006年8月竣工。

十百工程建設

根據蓮都區城鄉統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規劃,高溪鄉山根、嵐山頭兩村列入蓮都區2005年度“十百工程”的整治村。為使“十百工程”得到早部署、早啟動、早落實,在具體實施中堅持整合資源、分類指導、加強督查、自我加壓、突出亮點、著眼長效的原則,確保兩村整治工作取得成效。山根、嵐山頭兩村分別投入66萬元、87.5萬元,完成了年初制定的整治建設計畫的全面內容,村莊實現了道路硬化、四旁綠化、路燈亮化、衛生潔化、河道淨化、外觀美化、人居最佳化。被市、區兩級檢查驗收組分別評為良好和優質工程。

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

根據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高溪鄉黨委政府按照“強班子、建制度、保穩定、促發展”基本目標,在具體操作中做到充分發揚民主、嚴格依法辦事、精心組織、認真部署、周密安排、紮實工作,依法按時圓滿完成了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全鄉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取得了“參選率高、選舉成功率高、換屆選舉秩序好、當選的村雙委結構理想”的成果,同時抓好新當選的班子上崗培訓工作,積極推行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有力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平安示範村居”工程

由鄉黨委政府統一領導,鄉綜治辦牽頭組織,各行政村具體實施,高溪、竹溪、山根等六個村按照“平安示範村居”的標準,積極組織實施“平安示範”工程。平安創建工作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宣傳發動到位,民眾積極參與,取得良好實效。

住村聯心工作

根據區委部署,高溪鄉今年4月份開始了“以工作在農村,住宿在農戶,服務在農民,聯繫在民心”為主要內容的住村聯心工作制度的實施,使鄉幹部強化了為民服務意識,從而改善了黨群、幹群關係,加強了對幹部的監督管理,確實解決了鄉幹部身在基層下不了基層的問題。

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和醫療救助制度

創新工作方式,加大宣傳發動力度,搞好服務,進一步提高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減少農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2005年高溪鄉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人數7579人,參合率為85.3%。

“省級教育強鄉”創建活動

按照“省級教育強鄉”創建要求,進一步明確辦學宗旨,搞好鄉中心國小發展規劃,加強投入,改善辦學條件,狠抓教育教學質量,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深入開展城鄉學校結對幫扶、骨幹教師交流等制度,全面加強學校管理,推進素質教育,鞏固提高“兩基”成果,促進基礎教育水平不斷提高。

基礎設施

新建政府辦公大樓,計生樓,財政樓,電信樓,有中學1所,國小13所,興建了中學教學大樓,全鄉所在國小都興建了教學大樓,全面消滅了危房。校園環境優美,教學設備齊全,配有計算機48台和各種體育設施,衛生院1所,醫療設備有待於改進,醫療技術有待於提高。

為振興高溪經濟,高溪鄉現正在興修文高公路為柏油路,高溪至湖南秩堂公路為水泥路,高溪至橫圳公路,烏石至東山公路已完成招投標,正準備開工興修為水泥路。為完善醫療衛生機制,改進醫療設備,改善醫療環境,提高醫療水平,高溪衛生院醫療大樓現正在籌資立項。

精神風貌

社會環境大為改觀:一是實現了村民自治,群幫群治,出現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風貌;二是成立了老年體協和社區,活動場所美觀大方,有圖書角和各種娛樂設施,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健全了綜合治理網路,嚴格控制了刑事案件發生,社會治安穩定,強化了安全生產意識,嚴防重大事故發生;四是加大了計畫生育宣傳力度,宣傳貫徹《人口與計畫生育法》引導人們樹立科學的生育觀,控制了人口增長。

將領名錄

龍潛

龍潛 龍潛

1913年—1992年,江西省永新縣高溪鄉九陂村人。父親龍水開,忠實厚道,終身務農,生有三男二女,龍潛排行第二。一個8口之家,僅有建於清道光年間一棟古香古色的普通民房,兩直三間一廳,磚木結構,占地不足100平方米。因家境貧寒,龍潛幼年隨父親上山砍柴燒炭,下地種田度日。

1926年,在大革命運動中,年僅14歲的龍潛參加了少先隊。1928年6月23日,龍源口戰鬥中龍潛率九陂農民暴動隊配合中國工農紅軍作戰。1929年初,在湘贛兩省敵軍準備對井岡山根據地發動第三次“會剿”時,龍潛報名參加了紅軍,從此離開了永新,轉輾南北英勇作戰,在六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龍潛同志出生入死,戰功赫赫,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人民軍隊的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一九二九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0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福建獨立團,軍委直屬隊,軍委幹部團特派員。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五支隊政治部副主任兼軍法科科長,新四軍第二師政治部鋤奸部部長,淮北行政公署公安局局長。解放戰爭時期,任蘇皖邊區政府公安總局局長兼淮陰城防司令員,華東軍區後備兵團副政治委員兼教導師政治委員,南京市公安局局長。

彭富九

,江西省永新縣高溪鄉人,1918年出生,1933年由青年團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第六軍團電台隊長。參加了湘贛、湘鄂川黔蘇區反“圍剿”和長征。後任中央軍第二局研究員、副處長、系主任,晉察冀軍區二局副局長、局長,華北軍區、中南軍區二局局長。參加了清風店、石家莊、平津、廣東、海南島等戰役。1950年後,歷任中央軍委技術部局長、副部長,總參謀部三部部長兼解放軍外語學院院長,軍事科學院副政委,總參謀部三部政委。是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地理環境

高溪鄉位於浙江省蓮都區中西部,地處碧湖平原西北邊緣,東南與碧湖鎮相連,西鄰松陽縣板橋等鄉,北與麗新畲族自治鄉、聯城鎮接壤,駐地高溪村,距麗水市區公路里程24千米,鄉以駐地取名。

全鄉轄15個村委會,117個村民小組,2764戶,總人口8931人。2005年,高溪鄉按照“圍繞一個目標,加快兩個發展,加強三項建設,實施四大工程,統籌各項事業發展”的工作思路,齊心協力,團結拼搏,經受住了各種困難的考驗與挑戰,全鄉實現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各項社會事業保持良好發展局面,社會和諧穩定。全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0190萬元,比上年增長6.17 %;農民人均收入3365元,比上年增長9.46%。

總面積7534公頃,山林面積6824公頃,全鄉耕地面積587公頃,主要分布在碧湖平原上,部分在山壟中。

經濟以農業為主。糧食、水果、食用菌、蔬菜、淡水養殖等得到較好發展,2005年實現農業產值8608萬元,比上年增長12%;工業以木製玩具、機械加工為主,有工業企業23家,年產值達1582萬元。

有鄉屬中心國小1所,現有學生404人,教師24人。中心幼稚園1所,入園幼兒58人,教師4人。

計畫生育率95%,節育率90.3%,晚婚率51.85%,人口自然增長率8.9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