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俚人的記載,最早見於三國時期吳萬震的《南州異物志》。書云:“廣州南有賊曰俚”。晉張華《博物志》也說:“交州夷名俚子”。民族學研究者練銘志說,俚人從東漢興起,到兩晉南北朝及隋唐廣布嶺南百越地區,直至隋唐,俚人是粵西一帶的主人。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戰亂,漢人大量南遷,北燕王后裔馮融家族遷居新會後,部分南遷高涼。而到劉宋時期,境內俚人十多倍於漢人。梁大同初年(535至537),出身於世為南越首領的冼氏家族的俚人傑出領袖冼英與漢人高涼太守馮寶結婚,促進了俚族與漢族的融合。
誠然,在這漫長的歷史文化長河中,銅鼓是中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及東南亞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史學界有“北鼎南鼓”之說,最早的銅鼓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紀。據張均紹、陳冬青等一批研究高凉文化專家考證,6世紀的俚人“巢居崖處,盡力農事”,善於鑄造銅鼓,解放後僅在高州(今廣東省西南部)一帶就發現鑄造精美、花紋繁縟的粵式銅鼓40多面。而高州和信宜歷史上曾是我國的銅鼓之鄉,是廣東省出土銅鼓較多的縣(市)之一。高州乃至粵西地區出土銅鼓始於800多年前的宋代宋嘉泰元年(1201年),此後陸續有銅鼓出土,至1995年12月止,廣東省各地博物館收藏的古代銅鼓共180多面,其中73面主要是粵西的高州及信宜出土。約占廣東省同期出土銅鼓總量的三分之一。其中有多面是國家一級保護文物。據研究高涼文化專家張均紹2007年《略論高州俚人銅鼓》文介紹,僅高州市唐至清代出土的俚人銅鼓有:唐僖宗銅鼓、宋嘉泰銅鼓、明萬曆銅鼓、清雍正銅鼓、清道光銅鼓;新中國成立以來高州出土的俚人銅鼓亦有:尚文銅鼓、大井銅鼓、福芳銅鼓、大仁廟銅鼓、大簡銅鼓、八角山銅鼓、大旱銅鼓、荷垌銅鼓、乾坡銅鼓、梅坑沖銅鼓、中和銅鼓及清湖銅鼓等。
在古代,銅鼓多用於祭神或節日喜慶活動。在祭神時,銅鼓是神聖的法器,有專門的鼓手和專門的鼓點。在節日裡,銅鼓是打擊樂器,鏗鏘的鼓點激起人們的節日熱情。征戰時,銅鼓是號令士兵的指揮工具,是振奮士氣的精神支柱。古時銅鼓還用以占卜。在東蘭、巴馬、鳳山等地,流行過銅鼓青蛙卜:將銅鼓埋於坑裡,鼓面放一隻青蛙屍骨,一年後挖出來看,如銅鼓和青蛙的骨頭都呈金黃色,就預示著當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如呈黑色、灰色,則有旱、澇災害,糧食歉收。後來,銅鼓青蛙卜簡化為只葬蛙不葬鼓。俚、僚人“鑄銅為鼓”,究竟作什麼用呢?《隋書·地理志》上說得很清楚“欲相攻,則鳴此鼓,到者如雲。”實際上,其作用遠不只用於戰爭。主要的還有用以報警、祭祀、驅逐猛獸、鎮壓“邪魔”以至於娛樂等等。屈大均《廣東新語》在記載潮州畲歌時說:“農者每春時,婦子以數十計,往田插秧,一老槌大鼓,鼓聲一通,群歌竟作,彌日不絕。”但據記載,俚、僚人鑄銅鼓,更主要的還在於顯示權勢,所謂“有鼓者,號為‘都老’,群情推服”。從南朝至隋代,高州地區的俚人銅鼓發展到歷史上的最高峰。但銅鼓作為占卜時的打擊樂器,伴著占卜者唱銅鼓歌,增添了青蛙卜的神秘。銅鼓以其特有的作用,豐富了百越人尤其俚人的文化生活。
銅鼓歌伴隨著俚人銅鼓的出現而出現,至今也遺傳一些頗有文化特色和重要史料價值的銅鼓歌。據記載,晚清張之洞亦曾作銅鼓歌。但高州銅鼓歌更加古樸,原汁原咮 ,現遺傳的幾首銅鼓歌,品來古風蕩漾,彷佛令人又回到那千年古韻時代。如清朝道光年間高廉兵備葉申萬撰寫的銅鼓歌。云:“正月開韶日十五,大家入廟觀銅鼓。摩挲古物興嘆嗟,振觸壯懷為起舞。其面殘缺滅蛙形,其底窪空飽妖蠱。厥旁兩紐下四垂,厥臍隆起腰束聚。高二尺許徑有三,矩為句兮修從股。土花剝蝕色暗浮,絡索連線紋細縷。通身都作鷓鴣斑,襄口羞為蝌蚪怒。……陣雲噴薄蠻酋長,瘴霧熏蒸馬伏波。或雲鑄鼓由蠻長,數里聞聲動戟戈。兵以鼓進以金退,而乃舍革用金河。亦有情同棘門戲,聲集蠻女群婆娑。金釵銀釵作談柄,大鳴小鳴供笑渦。蠻方萬事皆類此,往往不可以理科。或雲伏波征交趾,薏苡雖生明珠死。鸞飛跕跕 潦濕中,鼉響逢逢辛苦裡。……銅鼓獻自建武年,漢時南郡曾云然。到今又閱千餘載,是耶非耶初無傳……春來物換星移易,誰識苔斑蘚剝全。余情更向民間問,幾家饒鼓喧燈前。”
銅鼓歌以及銅鼓歌和韻, 銅鼓歌次前韻,在結構上起承轉結,序次井然,洋洋灑灑,古韻古風,反映在當時俚人的節日慶典活動、宗教禮儀中的真實寫照,給俚人帶來無比的歡樂。描寫百越人特別是俚人一邊打起銅鼓,一邊唱著銅鼓歌,抒發心中無限情懷。因而,銅鼓歌乃至整個銅鼓文化是俚人的精神食糧。而在今天,銅鼓的花紋瑰麗而富有民族文化特色,鼓面的太陽紋、雷紋、青蛙、飛鷺;鼓身的羽人舞姿、乃至龍舟競渡等,蘊函著包括俚人文化在內的高涼民俗文化之神奇和獨特魅力。渾圓的鼓韻不僅極大地顯示了力量外化了的古代百越尤其俚人及其後裔的崇拜內涵,而且將永遠激勵著嶺南人民弘揚富有特色的傳統民族文化,使之更加璀璨奪目!至此,現撰對聯一副以表達筆者情懷。曰:漢俚融和,百越黎民歌歲月;山河壯麗,千年鼓韻振家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