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洞廟

高洞廟

高洞廟,位於四川省蓬溪縣明月鎮高洞村,為我縣重要的文物保護單位。高洞廟現存正殿及僧房,建築面積365平方米,

文物簡介

高洞廟,又名高洞豐澤廟,高洞尼眾禪院,位於蓬溪縣西十五公里左右的明月鎮高洞村。該廟始建於唐;宋徽宗崇寧(1102-1106)初年,錫廟額“豐澤”,專祀北宋廉吏李洪;元代毀於兵燹;明代正德、萬曆年間又重修和續修。全廟依山臨水,盤桓起伏。上有高洞,下有環灘。現存山門、前廳、正殿等古建,前廳建在兩米高的台基上,為單檐式木構建築,內部高大空曠;正殿為單檐歇山式頂,雄偉壯觀。廟內有清代乾隆三十二年和鹹豐年間記事石碑三塊、光緒十年木刻一塊。清代水墨花鳥壁畫三鋪,整個廟宇紅牆環抱、綠水縈繞、古木扶疏、翠竹掩映、樓台亭榭、古樸典雅、匾額對聯、詞意雋永,“唯聞鐘磬聲,古寺藏林間”。

清代及民國時期的“禁魚令”和“水文”告示題刻,至今尚存,其上方鐫刻有浮雕蟠龍和陰刻“神"字,合為“神龍之意, 至今保存完好。

1990年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二零零四年元月為市文物保護單位,二零零一年七月始開放寺廟,改“ 高洞廟”為“高洞尼眾禪院”。

歷史遺產

北宋以降,高洞廟專祀李洪。據《四川通史》載:在宋代,只要有德於民者,就會被蜀民建祠追祀,受到當地居民的長期供奉祭祀。“北宋蓬溪李洪,在災年捐資,救活了十萬家人,縣人建豐澤廟祭祀他”(載《四川通史》第五冊第403頁)。

宋代趙溥《李神君碑》(載《金石苑》卷4):李洪,字廣元,保寧錦屏(今四川省閬中市)人,生於五代後漢乾佑三年(95O)七月初三日寅時,卒於宋太宗雍熙二年(985)。父李天佑,母嚴氏;妻文氏,子二人:李雄、李豪。李洪生而穎異,官小溪(今遂寧市船山區)令,惠政良多。後家於蓬溪縣高洞環灘,值蓬溪大旱,民不聊生,餓殍遍野。李洪於是捐資數萬金,救活災民十萬家。卒後,縣人立廟祀之,遂有“李神君”之稱。

北宋徽宗崇寧(1102—1106)初年,賜號“豐澤”;南宋理宋寶佑(1253—1258)年間,累封王爵。其事跡載入了明代《全蜀志》、清代《四川通志》《潼川府志》《蓬溪縣誌》。此後,李洪又被神化為專司風雷雲雨之職的神龍,被當作為民捍災御患的“救星”。因此,高洞廟名聞遐邇,香火鼎盛,歷千餘年不衰。

改革開放以來,高洞廟舊貌換新顏。1990年,蓬溪縣人民政府公布高調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7月,高洞尼眾禪院正式開放,喜迎四方信眾和遊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