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科文庫:中法近現代詩學生成之道比較研究

二、中國現代詩學生成的文本互文性/138 一、法國近代詩學生成的生態場效應/143 二、中國現代詩學生成的場域論/149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光明日報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6月1日)
平裝: 456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11207197, 9787511207197
條形碼: 9787511207197
尺寸: 22.6 x 16.4 x 3 cm
重量: 662 g

作者簡介

侯洪,1960年出生,成都市人。1982年畢業於四川外語學院法德系,後就讀於武漢大學中法聯辦DEA班和四川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博士學位。曾在四川出版社做過十年編輯,現任教於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主要從事比較文學及中法比較詩學、新聞傳播及影視傳播方面的教學與研究,主持和參與過多項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和廣電總局社科基金項目。現為四川大學新聞傳播研究所學術部主任、碩士生導師,四川大學電視劇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學紀錄片研究會會長、中國高校影視學會理事、四川省電視藝術家協會高校專委會副會長。在《中國比較文學》《外國文學研究》等處發表論文多篇,出版有《感受經典:中外紀錄片文本賞析》(專著)、《紀錄片概論》(副主編)、《法國詩學概論》(譯著)等,參寫的著作有《世界文學發展比較史》《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研究》和《比較文學論》。

內容簡介

《高校社科文庫:中法近現代詩學生成之道比較研究》是國內目前第一部對中法近現代詩學做整體性比較研究的學術性專著,它採用多視域的文化詩學研究範式,史論結合,點面兼顧,對中法近現代詩學生成與發展從文本內到文本外,予以立體式觀照和探尋。《高校社科文庫:中法近現代詩學生成之道比較研究》強調文學及詩學生成離不開民族國家這一現代性追求的大背景,展示和論述了中法近現代詩學演進與追求的特質以及存在著一種異質性同構的關聯和位相差異,並且還聚焦於主體性、文藝和話語的領地,深描和發現了長期被忽視的兩同詩學現代性生成及其文學的空間意識表達和審美經驗的內在相似性與個性特徵,體現了比較文學研究的對話性特質,突破了傳統研究的單一模式,給中法比較詩學研究帶來了新氣象,具有積極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目錄

緒論:走向一種文化詩學的比較之旅/1
一、譜系性思考與“學”有所歸/1
二、論域的時空及邏輯起點/13
三、詩學之思與相關概念性的指稱說明/17
四、從兩篇經典文本的研究與傳播說起/30
第一章 發生學比較:中法近現代詩學生成的歷史結構及其意義/39
第一節 歐洲的法國與亞洲的中國/39
一、歐洲的法國:法國詩學的精神共同體/39
二、亞洲的中國:東亞世界與儒家文明圈/46
第二節 中法兩國的歷史想像與敘事/58
一、法國的歷史想像與敘事/58
二、中國的歷史想像與敘事/62
第三節 地緣文化與詩學的生成/74
一、義大利之於法國的中介作用/74
二、日本對中國的中介作用/84
第二章 文本分析:中法近現代詩學文本生成的起點之道/99
第一節 兩國近現代詩學首篇宣言的文本細讀/100
一、法國:《保衛》的文本形態、品質與向度/100
二、中國:《芻議》的文本形態、品質與向度/109
第二節 兩國近現代詩學生成的文本互文性/115
一、法國近代詩學生成的文本互文性/115
二、中國現代詩學生成的文本互文性/138
第三節 兩國近現代詩學生成的生態場效應/143
一、法國近代詩學生成的生態場效應/143
二、中國現代詩學生成的場域論/149
第三章 發展比較:中法現代詩學的演進與追求/166
第一節 法國:啟蒙現代性與現代詩學的開創/166
一、新的躍進:詩學與啟蒙精神及其現代品質的生成/166
二、開放與超越:現代詩學的品質、格局與律動/187
第二節 中國:詩學與民族新文化及其中國特色的探尋/244
一、民族形式與文藝新時代/244
二、新中國與中國特色文論的探索/274
第三節 詩與思的相似與發現:一種異質性同構的映射/287
一、啟蒙精神與革命敘事/287
二、知識分子角色的話語:中法親緣性/291
三、現實主義詩學的多維空間/302
第四節 宗教與科學:現代詩學品質與向度的中法差異/304
一、宗教與科學:法國詩學生成的在場與挑戰/305
二、科學觀念與無神論:現代中國詩學生成的主導性力量/338
第四章 潛對話:中法近現代詩學生成的價值域思考/360
第一節 詩學生成與社會轉型及中介的作用/361
一、邁向現代進程的同構與差異/36l
二、中法地緣文化的相似性結構/368
第二節 詩學生成與民族國家認同的確立/371
一、民族國家認同是現代性的一個結果/371
二、知識分子及教育與社團是民族國家詩學建構的主體/372
三、國家、區域及超國家觀念與詩學之構建/373
第三節 詩學生成與民族語言和修辭的奠基/377
一、語言革命的雙重使命與意義/377
二、詩學語言與修辭的本體論建構/379
三、跨文化視野與詩學的語言世界/381
第四節 詩學生成與啟蒙敘事的復調性/383
一、啟蒙敘事與現代性/384
二、民族文化復興的敘事/386
三、現代化與國家建設和民族主義研究的視野/390
第五節 空間意識的表達與詩學審美的殊途同歸/393
一、文學地理空間的中法敘事/393
二、文體空間到媒介空間:中法詩學的匯通/399
三、詩歌文本空間:詩與思的交融與對話/415
結語/418
參考文獻/436
後記/454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