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高房價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經濟的頑疾,而不少專家和樓市“大嘴”(如任志強等)屢屢拋出的“神論”更是刺激著國人的神經。不久前,獨立經濟學家金岩石爆出又一個樓市“高論”,稱“高房價不是為了讓富人發財,而是讓窮人能住上房子”。此番言論不僅引爆網際網路,更被《人民日報》批為“奇談怪論”和“歪理邪說”。對此,金岩石在個人微博做出回應,稱(房地產)市場是買賣雙方的博弈,成交即合理。人物
1955年出生的金岩石,被海內外媒體譽為“索羅斯的中國門徒”、“納斯達克市場的活字典”。先後在南開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等知名大學深造, 代表作品《金岩石解讀中國經濟》。他是最先在華爾街從業創業的華人之一,所創三普證券於1997年在納斯達克借殼上市,隨後又創立三普投資、三普基金。2001年回國後,先後組建了中國首家合資證券公司華歐國際以及中國首家合資基金公司湘財荷銀(現泰達荷銀).2008年加盟國金證券,任首席經濟學家,同時兼任上海交大海外學院金融所所長,北大,清華,中國政法大學,浙大,中歐,中南財大等大學的EMBA教授。提出
高房價有利於窮人依據為高房價政府才有錢給窮人建保障房近日,北大教授金岩石“高房價有利於窮人”言論在網路引起震動,網友幾乎觀點倒戈批鬥。細查此教授“高房價利於窮人觀點”雷人觀點依據僅為:豪宅賣出天價,然後政府有錢了,就能給窮人建保障房。網友無力吐槽只能默嘆:這磚家水平真不是蓋的。
高房價有利於窮人依據為高房價政府才有錢給窮人建保障房
北大教授金岩石:“就應該讓豪宅賣出天價,然後政府有錢了,就能給窮人建保障房。窮人就不應該奢望買房,把一個城市的房價壓下來,城市沒有機會了,窮人都不來了。高房價不是為了讓富人發財,而是讓窮人能住上房子。這才是關鍵。”
自辯
金岩石連發兩條微博,對自己的“高房價有利窮人”言論進行自辯。他認為普通住宅和豪宅都是住宅商品化(市場化)的必然結果,而兩者也形成了差異化的稅費,豪宅稅費高。徵收高稅費只能讓房價更高,但是政府應該“劫富濟貧”,承擔提供保障性公租房的社會責任。“市場是買賣雙方的博弈,成交即合理,高房價傷及貧民,故保障房是政府的良心!”他還反問道:“《人民日報》文章的主導思想依然是讓商品房巿場承擔保障責任,為政府的失職開脫。請公論:保障房責任由誰承擔?豪宅補公租何錯之有?”金岩石向以“敢言”和“大嘴”著稱,其多次發表“驚人”言論。2013年5月,他在一次論壇上提出,“黃金剩女經濟學”,即剩女多的城市房價高。在提及股市走勢時,他說:“滬指2000點是慢牛起點。”早前,這位“索羅斯的中國門徒”、“納斯達克市場的活字典”還預言,北京的房價未來會漲到每平米30萬。
2013年6月8日,獨立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教授金岩石接受媒體採訪稱,“如何建立合理的住房體系?就應該讓豪宅賣出天價,然後政府有錢了,就能給窮人建保障房。高房價不是為了讓富人發財,而是讓窮人能住上房子。這才是關鍵。”
評論
網友評論
網友1:中國的專家水平真不是蓋的。網友2:這種觀點,跟流氓強悍有利於良民提高戰鬥力差不多。
網友類比諷刺:有“學者”表示:“應該讓好書賣出天價,然後出版社有錢了,就能送書給買不起書的孩子。高書價不是為了讓出版單位發財,而是為了讓讀不到書的孩子能讀到書。”高房價有利於窮人依據為高房價政府才有錢給窮人建保障房
媒體評論
高房價是有利窮人、還是不利窮人?相信大家心理都有桿稱。“房子賣出天價,然後政府有錢了,就能給窮人建保障房。”這是什麼荒謬的邏輯。北京四環內房子平均單價,已經快要趕上北京職工一年的平均工資,這難道還不是天價么?但保障房建設情況如何?看看那些游離在城市邊緣生活的人就知道。從房地產改革之初到現在,我國樓價上漲數倍,但保障房建設依舊緩慢推進。可見政府是否加大保障房建設的關鍵,不在於房價的高低,關鍵是對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因為建設保障房沒有土地出讓收入,影響了政府的利益。
因此,給不給窮人建保障房取決於地方的態度,而不是房子是否賣出天價。該學者一來是太理想化,以為房子賣出天價,政府有錢了,就會給窮人建保障房。二來,是沒有看到保障房欠帳的根本問題:不是政府財路,而是態度。第三,商品房價格上漲,也將推高保障性住房的價格水平,北京經濟實用房價格水平已經超過部分城市的商品房價格,這種高經適房價,能讓窮人住上房子?房價高了,保障房建設就會多了?這種說法大錯特錯。
其實,政府多建保障房依舊可以解決財路問題。高房價擠壓了居民的其他消費需求,政府在商品房市場獲得獲得較高的利益,但在消費領域的稅收卻增長緩慢。多建設保障房,人們在房子問題上的壓力小了,就會將這部分支出轉向消費,社會消費水平快速提高,政府在消費領域的稅收收入也會相應增長,轉變經濟成長方式的目標也能更快實現。但由於房地產拉動GDP具有短期性,而消費拉動更具長期性,以追求短期政績為主的地方政府的政策傾向更青睞於發展商品房,而非保障房,而房地產價格暴漲,更有利於地方財政。
建設以保障房為主體的房地產市場,是房改之初就提出的房地產發展方向,只是沒有貫徹執行下去。保障房的建設不是商品房市場發展的附加品,它是獨立的,平行於商品房市場的,甚至是更應該優先發展的,而不應是以政府能不能賣出高價地,有沒有錢去建保障房為前提的。
人民日報
某學者在媒體發文公然為高房價叫好,聲稱“高房價不是為了讓富人發財,而是讓窮人能住上房子”。此言一出,立即招致輿論的強烈反對。一些評論指出,當前房價居高不下已嚴重阻礙了公民的居住消費和需求,這是社會和民眾的普遍共識,該學者此時發表這種奇談怪論極不負責任。事實上,保障房建設絕不是靠其所謂的高房價來支撐的,過度依賴高房價和土地財政只會危害中國經濟穩定和健康發展。高房價危及經濟穩定
今年以來,調控政策的不斷升級未能阻止房價的節節攀升,這引發了各方對建立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的討論。那么,應該如何才能建立合理的住房體系?面對這一問題,該學者竟然表示:“應該讓豪宅賣出天價,然後政府有錢了,就能給窮人建保障房。高房價不是為了讓富人發財,而是讓窮人能住上房子。”高房價竟然成為有利於窮人住上房子的藉口,實屬奇談怪論。
高房價真的有利於窮人嗎?事實上,當前高房價的現狀對房地產行業甚至中國經濟的弊端已經越發顯現。在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看來,高房價是導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重要因素之一。他認為,高房價對中國經濟和社會有三個負面影響:一是,相對於其他商品和資產的價格扭曲,降低資源配置效率,導致產業空洞化;二是,整體社會財富分化,貧富差距可變成社會可持續發展和政治問題;三是,影響代際財富差距,房價上升對於年輕人是負的財富效應,資源集中在老人手中會妨礙社會的創新能力和生產效率。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認為,中國經濟的房地產化泡沫已經顯現,高房價造成的結果是,短時間內讓中國的財富聚集在小群體,造成社會財富分配越來越不公,社會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同時導致我們整個社會價值觀念、價值判斷出現嚴重扭曲,貪污腐敗愈演愈烈。
財政收入不能靠房價泡沫
在房價越調越漲的背後,是地方財政對國有土地的高度依賴。地方政府的賣地衝動與房地產開發商的拿地熱情有增無減,各地土地市場“地王”頻現。尤其是在當前經濟形勢不樂觀情況下,地方政府仍寄希望於以賣地來緩解財政壓力,促使土地出讓價格大幅增加,而土地價格的上漲必然會帶動房價的高企。
易憲容認為,在當前的經濟體制下,地方政府利用對國有土地的絕對壟斷來“經營城市”,同時為地方政府創造GDP業績,經濟成長的主要工具就是土地財政,就是如何用土地抵押成為地方政府主要融資工具來發展當前經濟。
事實上,當前逐漸積累的地方債問題已經為高度依賴土地財政的地方財稅體制埋下了禍根,高房價和高地價所支撐的經濟模式已經越來越難以為繼。
“房地產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重中之重,地方債依靠的是房地產,資產升值主要還是房地產。”財經評論員葉檀表示,如果是房地產上升,那么地方債務的風險會緩解;如果房地產的資產不值錢,債務危機就會馬上崩潰。所以首先要維持穩定,然後在維持穩定的過程當中,逐漸讓地方政府退出市場項目,讓負債逐漸減少,把地方財政跟房地產之間的依賴性降低,最後才能實現軟著陸。
保障基本居住權要走正路
高房價對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阻礙,更不會成為窮人住上房子的保障,保障低收入居民的基本居住權利要走正路,靠的是日益完善的保障房體系。加快保障房建設不僅可以緩解民生問題,同時也是穩增長的利器。
中央財政對於保障房建設的支持發揮了巨大作用。2012年中國保障性安居工程財政支出逾3800億元,比上年增加457.52億元,增長13.7%。而僅在上個月,財政部接連下發三道檔案,總計撥付1015億元支持保障房建設,其中公租房建設獲取資金最多,達到580億元,其次為城市棚戶區改造,為355億元,廉租房獲得80億元。
“保障房大規模建設的時代逐步來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員巴曙松認為,房地產市場已經由過度的商品屬性特別是金融屬性回歸到了保障屬性,意味著中國的住宅市場“保障歸保障、市場歸市場”雙層格局的初步形成。他表示,我國住房改革歷史上,同時也與城鎮化快速推進直接相關的保障房制度改革的大幕拉開了。
高房價有利窮人出處讓人質疑房價
高房價有利窮人出處是誰讓很多人都感到壓力,房價如此過高讓人們不願去關注了,對於這樣的問題很多人都感到了壓力,面對現在過高的房價很多人都感到有壓力,怎樣能夠把房價降到人們能夠夠買得起的程度才是最根本。房價過高在很多時候都引起人們的關注,一平米幾萬的房價已經超過了人們購買的力度這些問題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如果能夠合理化購置房產,不要去囤積地產,作為房屋開發商也要把這樣的問題提升到一個重點,畢竟高房價的壓力,已經讓很多人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