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77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1984任講師,並開始從事生殖生物學的研究工作。1989年碩士研究生畢業。1992年任副教授。1993年作為訪問學者公費赴美國Albert Einstein Medical College學習。1994年1月獲Rockefeller Foundation的研究基金後轉入Rockefeller University的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做博士後研究工作。主要從事大鼠睪丸Leydig中睪酮合成調控機制的研究。1996年回國後繼續從事該領域的研究工作。1997年起任教授,碩士生導師。2001年任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生殖調控分子機制的研究。研究方向是大鼠睪丸Leydig中睪酮合成調控機制方面的工作。本人的研究工作中有關對睪酮合成調控機制的研究所選擇的思路有不同於以往研究之處。經典的觀點認為,雄性體內睪酮的合成是受下丘腦-垂體系統分泌的激素調節。本人的研究除了注意到這方面的工作以外,特彆強調了糖皮質激素對睪酮合成的抑制及11-羥類固醇脫氫酶(11-HSD)通過控制糖皮質激素濃度來調節睪酮合成。上述研究成果分別發表在國際性刊物(Endocrinology,1996和1997)上。在國際上屬首次報導。此外,以往對睪酮合成調節機制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評價Leydig細胞合成睪酮的功能,即主要涉及對睪酮合成及分泌的過程的調控,而對一些影響Leydig細胞數量的因素,包括Leydig細胞增殖、分化和凋亡,極少提及。為此,由本人負責的課題組在建立糖皮質激素作用於大鼠Leydig細胞體、內外模型的基礎上,系統研究了糖皮質激素誘導大鼠Leydig細胞凋亡,並導致睪酮水平下降的可能性及其作用機制,這一研究成果也是首次發表在國際性刊物(Endocrinology,2002 和Molec. Cell. Endo.2003)上。由於機體緊張和體內糖皮質激素水平升高密切相關,而後者可影響體內睪酮合成水平,甚至導致男性性功能異常和不育。所以,這一研究也就有著顯而易見的現實意義。如長期置身於緊張的工作、學習或訓練環境的男性,因環境壓力造成的緊張、焦慮等現代病正日益增多,最終可影響男性心理、生理及生殖健康。因此,本研究不僅在學術上具有一定意義,同時對探索環境與人類生殖健康關係也有著直接的指導作用。
主要貢獻
上述各項研究成果曾分別被美國男性學年會(1996年,Minneapolis, 2000年, Boston, 2003年, Phoenix)和美國內分泌年會(2001年, Denver,2002年, San Francisco)接受並在會上介紹。
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Study of 11b-hydroxysteroid delydrogenase, Glucocorticoid and Testosterone in Rats)。
市教委基金(高濃度糖皮質激素抑制睪丸間質細胞中睪酮合成的機理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關於11β-HSD控制糖皮質激素對睪酮合成抑制的研究),。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Glucocorticoid Control of Leydig Cell Death and Mitosis)。
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Corticosterone Regulation of Rat Leydig Cell Apoptosis and Prolif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