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打造你的個人魅力

高情商:打造你的個人魅力

《高情商:打造你的個人魅力》內容簡介:教育分為親職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高情商:打造你的個人魅力》不但對我們的老師具有啟發意義,對家長同樣具有啟發意義。在影響孩子的情商方面,父母和母親擁有最好的機會。《高情商:打造你的個人魅力》將讓老師與父母長到如何引導都教育找到方向。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高情商:打造你的個人魅力》由南方日報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劉宗勁,生於1970年,重慶梁平人,經濟學博士,教育學博士後,現為某高校副教授,情商教育、情商培訓、溝通培訓專家。至今發表學術論文17篇,專著兩部,論文和著作分別獲得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二、三等獎。

媒體推薦

我們知道,教育分為親職教育、學校教育和襯會教育。這本書不但對我們的老師具有啟發意義,對家長同樣具有啟發意義。在影響孩子的情商方面,父親和母親擁有最好的機會。如果家長通過這本書能夠意識到某些東西,比如,引導孩子按其天性快樂發展,而不是把讀書學習作為孩子唯一的目標任務,這既是孩子個人之福,也是家庭之福、社會之福、國家之福。
——全國政協委員、華中師範大學黨委書記馬敏
本書文字優美,解析到位,讓人慾罷不能。最震撼我的是作者的真誠,書中大量使用鮮活的個人事例,新穎獨特又特有感染力。作者對情商的解析基於對中國教育的深刻理解和中國人生存現狀的深刻認知,這,無疑是對一個時代的安慰。
——山東讀者李洪華
因為年歲較大,很久沒有閱讀長篇巨著了,我卻逐字逐句地讀完了《高情商打造你的個人魅力》書稿。書中美妙的文字對我這個退休老人有很大的觸動,可見其威力。我認為這本書不僅應該成為大學生和大學畢業生的必讀書目,也應該成為所有老師和所有家長的必讀書。
——廣東讀者吳祖芳
此書字句之美,堪比傅雷先生的譯作,是我讀過的少有的好書之一。文中的案例真實、親近,很容易產生共鳴,且書中沒有說教,讀後受益匪淺。真心期待這本書影響和改變一代國人。
——湖南讀者王德輝

圖書目錄

序言
引言
第一章情商初體驗
一、引入性思考:幾個低情商的樣本
二、智商(IQ)認知
三、生活中的困境
四、情商(EQ)認知
五、情商的定義
第二章認識你自己
一、重新觀照您自身
二、認識我們的潛能
三、揚長避短,選擇今生您喜愛並適合的職業
四、認識你自己是人類貫穿古今的一個哲學命題
第三章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
一、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
二、適度展現您的喜樂哀傷
三、學會推遲滿足感
四、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情緒管理
第四章學會自我激勵
一、自我激勵生活會更加陽光
二、擁有夢想人生會更有意義
三、自信是成就夢想的前提
四、毅力是成就夢想的關鍵
五、要接受挫折,要敢於面對挫折
六、每個人都可以在夢想中擁有幸福人生
第五章學會換位思考
一、換位思考即善解人意
二、在換位思考中獲得雙贏
三、換位思考的表達方式
第六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一、溝通是立足社會的資本
二、懂得讚美即懂得了人生大半
三、批評是讚美的孿生兄弟
四、讓讚美成為您的習慣
第七章怎樣認識情商
一、情商和智商的區別
二、情商的性別比較
三、情商的年齡比較
四、團隊情商和管理情商
第八章怎樣提高情商
一、情商的形成
二、中國教育批判
三、怎樣提高情商
第九章高情商:人生幸福的DNA
一、情商與世俗的“成功”沒有相關性
二、情商僅與整體的幸福感相關
三、我會不斷創造屬於我個人的奇蹟
後記

後記

展現在您面前的這本書,從2013年春節完成初稿到2014年出版面世,歷經一年有餘,傾注了大量心血,同事譚鑽然老師了解其間的所有細節,前幾天她還不無感慨地對我說:“你為這本書所做的事情,都可以再寫一本書了。”
寫作這本書的念想,來自於2010年暑假的一次敘談。有一天晚上,我去我所熟悉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肖翠祥老師家中聊天,談到我在學校開設“溝通與情商”課程併到企業做“團隊溝通”“團隊情商”培訓的反響,並稱以後我很可能上電視講溝通,因為溝通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而我對溝通的理解和闡釋生動、幽默、直抵人心,充滿了強大的正能量,深受學生和社會人士的歡迎。肖老師說:“既然你有這種想法,你可以考慮先寫一本關於情商的書,試探市場。”因為我這個人有時反應遲鈍,慢半拍,所以,當時並沒有特別在意這句話。因為強烈的興趣,琢磨“溝通和情商”已經成了我每天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肖老師的建議從某一天開始在我心中潛滋暗長,於是我開始有意做這方面的工作,並計畫2013年完成這本書稿。之所以定在2013年,是因為2010年至2012年三年時間,我要在廈門大學認真完成我的博士後研究工作任務。
在這三年,我一邊繼續給學生講“溝通與情商”,一邊不斷完善相關內容。2013年春節期間,我對照我的授課內容,以每天六七千字的速度完成了此書的初稿。之所以寫得這么快,主要源於近八年來情商研究的積累。
寫完以後,妻子是第一個讀者。因為本書帶有自傳色彩,我的很多人生經歷她都了解。她心無旁騖地用了整整一天時間就把書稿看完了。看完後她說:“我本來對你很了解的,但經你這么一解讀,我發現你的人生好傳奇啊!”我問她:“看完書稿,你認為我能實現那三個夢想嗎?”妻子堅定地說:“能,一定能!”
考慮到本書出版後將產生的社會反響,書稿完成之後,我找了一些熟悉的人試讀,以廣泛徵求意見。他們是:我的父親、姐姐、弟弟以及重慶工商大學饒曉紅同學、深圳某證券公司陳守紅先生、中國工商銀行湖北省分行國際業務部任春英女士、中國石化集團四川維尼綸廠周連昌先生、順德職業技術學院譚鑽然老師、武漢理工大學畢其玉老師、深圳市國稅局葉潮女士、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陳楚欣同學、華中師範大學鄭寧先生、重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永川分公司曾厚富先生、大學同學楊元高先生。所有這些試讀者,讀完書稿後給予了我一邊倒的盛讚。其中陳守紅先生兩次打來電話,他說:“這本書出版以後一定會產生重大影響,因為現在這個社會和時代非常需要這種傳遞正能量的著作。書出版之後,我一定會買很多本送給我的所有朋友……我相信,時間會站在你這一邊,通過口口相傳,此書一定會成為一本世代流傳的經典。現在的問題是,這個社會很浮躁,國民的閱讀率不高,沒有多少人有讀書的習慣。所以,你有責任、有義務去想辦法推銷這本書,當然,這樣做並不是為了功利地推銷這本書,而是為了影響更多的人。待這本書出版之後,我強烈希望你直接去中央電視台開講‘溝通和情商’。”
譚鑽然老師和我心有靈犀,是我很好的朋友。讀完書稿後,她和我詳細談了書稿給她帶來的美好感受,然後說:“我對你很了解,所以,我完全認同你在情商的解讀中對自己的描述和分析。但是,如果一個陌生人看完這本書,他不一定會相信你。因為他會想,現在這個世界上還有這么純的人嗎?我建議你再找一些陌生人試讀書稿,聽聽他們的意見。”
當時一聽,覺得很有道理。畢竟,此書的讀者絕大部分將是陌生人。於是,通過在QQ群中發訊息尋找志願者和朋友介紹兩種方式找了一些陌生人,然後以快遞的方式將紙質書稿郵寄給了他們。他們是:山東交通學院李洪華老師、廣東廣電退休高級工程師吳祖芳老人、中共河南省委黨校徐學慶博士、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鄧朝暉女士、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奉春梅女士、湖南省澧縣黃橋國小劉輝老師、武漢市新聞出版局肖開元先生、廈門大學10級碩士研究生周文虹同學和李倩倩同學、北京新華網張安潔小姐、美國威嘉國際律師事務所駐上海市代表處張穎小姐、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潘芬芬老師、湖南楚才偉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德輝先生。
除了以上人士,我還想找一位政府官員作為試讀者代表,我冒昧找到曾經有過一面之緣、介於熟悉者和陌生人之間的順德教育局常務副局長陳錫釗先生,希望他支持,他也非常樂意地接受了我的請求。
陌生人的試讀評價是最真實的,因為他們完全不認識我、不了解我。在陌生人的試讀反饋中,8%的不置可否;21%的給予了簡短的中性評價:21%的給予了有限度的讚美;另有50%的讀者對這本書給予了熱情的、詳盡的鼓勵和讚美。我想,一本書不可能打動所有讀者的內心,就像我們每個人不可能討所有人歡心一樣。能夠有一半的陌生人“大讚”這本書,同樣讓我備受鼓舞。
不管是熟悉者還是陌生人,反饋意見中他們都對本書的基調和一些細節提出了不少寶貴的意見,所以,現在呈現在您面前的這本書,和初稿相比,有很大程度的完善。我由衷地感謝上述人士,謝謝!
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新華網、人民網等各大國內主流網站刊載了對全國政協委員、華中師範大學黨委書記馬敏教授的專訪。在專訪中,馬敏教授感嘆當前中國的教育“智商過分發達,情商極度缺失”,並呼籲加強情商教育,注重學生非智力潛能的開發。看完專訪,我能夠充分感受馬敏教授精神的慷慨、責任的擔當和內心的仁愛,一個念頭迅速閃入腦海:到時請馬敏教授為本書把關並作序。請馬敏教授作序,目的有兩個,一是為本書增輝添彩,二是期待通過他的“鮮花著錦”,讓高情商這種陽光、健康、溫暖的正能量能夠更多地影響這個社會和時代。在書稿基本定稿以後,我於當年10月找到他,希望他能為本書作序。當時他很高興,說先看看書稿再說。12月,他欣然為本書寫了一份熱情洋溢的序言。
在這個世俗的社會,很多人願意為他人錦上添花,願意雪中送炭的人卻很少很少。對於我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能夠得到馬敏教授的認可和幫助,我將一生銘記並永遠感恩於懷!
本書的書名原定為“情商的魅力”,在出版過程中,編輯們談到,儘管“情商的魅力”很好地概括了本書的主題,但此書名難以吸引讀者的眼球。因為對讀者而言,我現在不是名人,他看到書名的第一直觀反應會是:“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什麼‘好處’?”而“情商的魅力”這個書名並沒有完全契合讀者的心理需求。我覺得很有道理,因為這本書不是給我看的,而是給讀者看的,那么,就應該換位思考,站在讀者的角度考慮。於是,在2014年清明期間;我絞盡腦汁想出了以下書名:“情商的魅力:讓人生閃亮”“情商的魅力:直抵人心的力量”“情商的魅力:喚醒您的自由心性”“情商的魅力:喚醒您的生命力量”“情商的魅力:在眾生喧譁中驚艷生命”“情商的魅力:給生命一束追光”“情商的魅力:給人生最燦爛的自由”“高情商:打造您的個人魅力”,加上先前的書名“情商的魅力”,我在QQ好友中找了30位朋友,讓他們在其中做選擇,同時上課時在課堂上做了測試,結果表明:“高情商:打造您的個人魅力”高居第一,其次是“情商的魅力:在眾生喧譁中驚艷生命”,排名第三的是“情商的魅力:給生命一束追光”。其中,一個叫朱逸娜的同學對我說:“我專門徵求了好幾個同學的意見。他們建議用‘你’而不是‘您’,因為這樣才能與讀者平等交流。”我一想,似乎有理,於是,給12文秘班上課時把“高情商:打造您的個人魅力”和“高情商:打造你的個人魅力”這兩個書名拿到課堂上進行投票測試,大多選擇了後者,這就是本書書名的由來。另外,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的陳建華教授、蓋青教授以及麥柳轉、鄭炯堅、陳楚欣、黃家瑜等同學在書名的構思過程中也為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在此一併致謝!
由衷感謝南方日報出版社劉志一博士對本書出版的大力支持,他和編輯黎衡先生一道,為本書的編校做了大量細緻有成效的工作,他們的敏銳視角和專業精神同樣讓我深為折服。
本書既是一本情商普及書,同時又是一部以質的研究(敘事研究)範式寫作的學術著作。但有少數地方沒有引注原文出處,原因有兩點:第一,有些內容來源於我多年以來的讀書看報筆記,先前沒有引注意識,所以現在無法提供源文獻;第二,國內介紹闡釋情商和溝通的書很多,內容寵雜,且大多為“編”著,同樣的表達或案例不少書上都有,難以考證最初的文獻源,導致無法引注。在此特向原作者致歉並致謝!
劉宗勁
2014年4月16日

序言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對情商的關注已經多年。今年3月,在有教育部袁貴仁部長出席的全國政協教育界別聯組討論中,我曾經提出要加強“情商”教育,做足素質教育的“加減法”。會後,新華社記者對我進行了專訪。當時我談到,“智商過分發達,情商極度缺失”是目前中國很多中小學生甚至大學生的真實寫照,情商教育已經成為教育的“短板”。不少學生的智力堪與專家PK,卻常因心理承受能力弱、人際交往能力差等原因難以健康成長,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因此,要做好減法,將減負進行到底,為學生“情商”教育騰出時間和空間;要做好加法,即加強“情商”教育,注重學生非智力潛能的開發,提高其生存競爭能力。這個專訪刊發後隨即被國內各大入口網站轉載,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
沒想到,劉宗勁老師今年10月找到我,說當時看到新聞很振奮,因為近八年以來,他一直痴迷於情商的研究並致力於在教學中傳播情商,2010年他就計畫在2013年完成一本著作《高情商:打造你的個人魅力》。如今書稿剛剛定稿,希望我能為該書作序。
我很高興,沒想到真有人在實實在在做這件事情。讀完全書,我覺得有兩大主題值得評說:情商和夢想。本來,夢想(自我激勵)是情商的題中應有之義,但這部著作的行文風格飽含激情,很勵志,所以,需要單列出來談一談。此外,情商與教育關聯密切,身處教育戰線多年,我也想藉此機會再次表達對我國教育重智商輕情商的隱憂。
先說情商。和同類書相比,本書有以下三大亮點:
第一,作者以自身經歷為藍本的獨特的敘事研究範式。作者很真誠,在情商的闡釋過程中,作者對自己的正面、中性和負面個性都做了客觀的描述。本書大量使用鮮活的個人事例,通過對生活和工作中一些司空見慣事例的解讀,深刻而又通俗易懂地闡釋了情商的內涵、情商對於我們一生的意義、提升情商的途徑等一系列問題,很容易引起讀者共鳴。這種敘事研究範式在眾多的情商普及讀本中可謂獨樹一幟。
第二,作者敏銳的觀察力和擅長講故事的能力。書中身邊的案例比比皆是,生活和工作中的瞬間點滴,都被作者輕描淡寫地融入了情商解讀的素材,這讓我們不得不感嘆作者的細膩和敏感。除了洞察力,會講故事也是作者的專長。可以說,書中的每一個小故事(例子)都是珍珠,作者用“情商”的精美絲線把這些“珍珠”串在一起,凸顯了作者的妙思,讓人身臨其境,不但會給讀者帶來閱讀的快感,而且啟迪性極強。
第三,作者的高情商範本。這一點,對於情商研究特別重要。因為情商不高的人多半不敏感,換位思考能力低,那么,他就很難以走進讀者內心的文本方式進行寫作。尤其是這種帶有自傳色彩的情商研究,如果著者自己的情商不高,無論他怎么分析,都沒有什麼說服力。而本書作者恰好就是一個高情商的真實活版教材,無論是對自己優勢和局限的認識、情緒的妥善管理、自我激勵、換位思考還是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作者本人都堪稱高情商的範本,這使情商的解讀很有說服力。而且,作者沒有說教,真情實感,零距離交流,以這種很“情商”的方式闡述情商,務實而便於效仿。讀完本書,我們發現:生命可以展望,幸福可以追尋,人性原來可以如此的美好!這既是作者的魅力,更是情商的魅力,兩者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或許,這就是作者將此書取名為“高情商:打造你的個人魅力”的原因吧。
再談夢想。是否具有自我激勵的能力,或者說有沒有夢想是判斷一個人情商高低的標誌之一。因此,在情商的解讀中,作者結合自己的追夢歷程對夢想做了催人奮進、直抵人心的解讀。作者的“我的夢”使壯麗遼闊的“中國夢”這個時代大詞變得更有質感,充滿了溫暖向上的力量,傳遞了強大的正能量。
作者在書中展露了三個心懷天下的燦爛夢想:成為中國的情商之父;在人類對溝通的理解、闡釋和傳播進程中,成為少數幾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人物之一;《高情商:打造你的個人魅力》和計畫以後出版的《溝通的智慧》將影響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國民的價值判斷和人生選擇。乍眼一看,作者是否很狂妄?比如,第一個夢想:成為中國的情商之父。一般而言,“××之父”基本上來自於他人的稱譽,很少有人自己這樣冊封自己的。但看完作者對自己夢想有理有據的解讀,一種曼妙的感動得以在我們內心流淌:原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如此張揚而美好的夢想、追求和生命。
第一,這只是作者的潛能和稟賦被自己充分發掘而已。在“認識你自己”這一部分,作者剖析了自己的缺憾和優勢,淋漓盡致地呈現了其在隨波逐流生活中的狼狽和尷尬,同時也情不自禁地表達了其在認識自己之後實現人生華麗轉身的喜悅。我發現,作者活得相當明白,他清楚自己的缺憾,了解自己的優勢,他知道怎樣揚長避短將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致。事實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是上帝賜給人類的恩寵”,因此,如果能夠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做最好的自己,相信每個人都能夠成為某一方面的N0.1。這一點,值得我們每個人反省。
這么說來,作者能夠把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精神層面最珍貴的東西揭示出來,不是說他有多厲害,他只是在曲折的人生經歷中用心感悟,把自己的潛能和天賦發掘出來了而已,僅此而已。比如,在教學中,作者很受學生歡迎。如果我們因此用“工作認真負責、教學水平高、勤於鑽研學術”等世俗的表達來評價他,難免有點牽強附會。他只不過是發自內心地熱愛教育,願意用全部心血投身其中,並從中得到樂趣,且永遠不捨它而去而已。相信讀者在閱讀中能充分感受到,作者對心中執著追求的東西已經真實地融入到了其生命的激情和對事業的追求之中,因為這既是他的鐘愛,也是他的夢想。
這一點,也是此書對夢想闡釋頗為閃光的地方,即本書生動而又富有邏輯地分析了夢想的實現路徑,相信將激勵無數人走向更有價值的人生。夢想,是人類亘古以來的不懈渴求。很多時候,我們談夢想時有點浪漫主義色彩,往往是就夢想論夢想,比如,我們要志存高遠,不懈努力,追逐夢想人生。作者則另闢蹊徑,以其艱難的心路歷程為例,說明並不是所有的夢想都能實現,夢想有時就是空想,因為“命里八尺,難求一丈”。怎樣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朝自己的天性發展。一個人只有通過認識自己的局限才能過上有意義的生活。因此,作者得出結論:“我的夢想,既是我個人的夢想,同時也是人類的夢想。每個人只要能夠發現自己的潛能和優勢,努力向上,每個人都能成就天才的夢想,每個人都能成就不朽的傳奇。”
第二,作者有著強烈的勵志精神。作者對生活很有激情,儘管他現已年過四十,但內心深處仍然飽含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書中寫道:“很多人,大學畢業以後,就把青春和激情埋葬在了校園。我沒有,您同樣可以沒有。”作者的夢想首先體現在生活中,他對生活始終滿懷熱情,在生活中感受著美、發現著美。當然,作者不僅愛做“夢”,同時,他還是夢想的堅定實踐者,作者用兩三千字的筆墨描述了其備考碩士研究生的經歷,頗讓人動容。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那種為了得到一樣東西而不顧一切地奮鬥和付出的經歷,我自己也曾有過,我能充分感受到作者那種苦後甘甜的百感交集。作者在廈門大學無意中瀏覽到《掌聲響起來》歌詞時的傾盆淚水,同樣讓人慨嘆作者夢想之路的執著、艱辛、歡樂和幸福。所以,作者稱自己會“成為中國的情商之父”不是因為他想把自己抬得多高,而是因為他自己成天就是這么想的。
情商和智商是孿生兄弟。書中在不少地方談到了情商與教育的關聯,針砭當前教育把“圓形孩子”“硬按在方孔里”,反覆闡明“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哲理,為莘莘學子指點了迷津。我從事教育工作已近三十年,對此也有不少感觸。我們的教育沒有把塑造一個人的健全人格作為其首要任務,學校沒有給予他們人生成長真正需要的東西,沒有教育他們如何從內在而不是外在汲取力量。我們流水線式的教育只關注智商,沒有注重對學生同樣重要的情商培養。書中談到,當前大學畢業生面臨畢業找工作時,絕大多數都茫然不知所措,只得像無頭蒼蠅那樣盲目地去“撞”自己的未來。這在中國是一個普遍現象。“如果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能夠以情商教育為契機,創造條件讓學生捕捉興趣愛好以及生命中的亮光,培養學生自我選擇的意識,那么,也不至於大多數學生畢業時對自己可能的人生走向感覺措手不及,只能到了工作以後才能艱難尋覓。” 其實,生命之所以令人神往,就是因為每個生命都有獨特的芬芳,每個心靈都有七彩的美麗,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專屬於他自己的發動機,即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珍貴而不可替代。但我們的教育從來沒有關注學生的興趣,沒有因材施教,更沒有個性化的培養。“事實上,興趣和潛能往往是孿生兄弟。興趣通常是潛能的外顯形式,每個人的某種興趣背後正是與興趣相對應的潛能,很多人的潛能也往往是在追逐興趣的過程中偶然發現的。從這種意義上講,所謂大師,大概就是那些能將自己的興趣愛好發揮到極致的人,因為他們通過興趣盡情釋放了自己的潛能和才情。”因此,理想的教育應該在學生的情商教育方面多下功夫,使我們的學生成為真正的人,使其理解他們個性中的有意識的和無意識的組成部分,從而增進個體對生命的理解、控制、美化和享受。
我們知道,教育分為親職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這本書不但對我們的老師具有啟發意義,對家長同樣具有啟發意義。在中國有著“治沙愚公”之稱的日本“聖人”遠山正瑛說:“孩子是看著父輩的背影長大的。”在影響孩子的情商方面,父親和母親擁有最好的機會。從這種意義上講,要提高孩子的情商,首先要提高父母的情商。如果家長通過這本書能夠意識到某些東西,比如,引導孩子按其天性快樂發展,而不是把讀書學習作為孩子唯一的目標任務,這既是孩子個人之福,也是家庭之福、社會之福、國家之福。因為,無論如何,一個人發自內心的快樂和幸福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我們最應該給予孩子們的。孩子是中國的未來和希望!
是為序。
馬敏
(華中師範大學黨委書記)
2013年12月20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