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岩

高峰岩,山名,位於重慶市豐都縣十直鎮高家壩村。因山路崎嶇而得名。通往山上的路更是崎嶇婉轉,陡峭絕壁,危機四伏。

簡介

高峰岩,山名,位於重慶市豐都縣十直鎮高家壩村一組。由於其體型健碩,山高地險,坡度大,山路崎嶇而得名。從山底仰望,其勢如虹,高不可攀,通往山上的路更是崎嶇婉轉,陡峭絕壁,危機四伏。高峰岩山腳是通往長江的小溪,與代江岩隔河相望,比其海拔更高,坡度更大,更為兇險。

地貌

高峰岩是一塊碩大的山體,土壤以黃土與石土為主,岩石堅硬氣候溫濕林木繁茂,不易發生地質災害。高峰岩的南面和西面是山峰,山坡陡峭,東面和北面與各小山緊密相連。
山頂是一塊大石板,山腰以梯形黃土耕地區和農舍住房為主。
南面為60度下坡,下坡延伸1000米後為2500米峭壁。下坡全部覆蓋耕地,並無住房。
西面為30度下坡,下坡延伸4000米為1000米峭壁。在4000米下坡中,包含一個村莊兩個院子(上院子和下院子),中間以耕地隔開。
高峰岩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樸素的民風。相傳高峰岩有神靈庇護,其山峰大貌是一座佛山,佛體態健碩龐大,坐像朝西。以光龐大的光石板為頭顱,以西面的長下坡為前身,南面的短下坡為後腰,西南方有堅實的山岩作為臂膀,東北方有柔軟的土地作為倚靠,下身以下坡與峭壁交界為腰,穩如磐石,怡然自得。

景觀

高峰岩下榻飛馬,乘馬服牛,此馬謂之馬鞍凼神馬。相傳是由遙遠的天際飛來的神馬因留戀山間的山水而眷戀附於石壁之上。這張石壁位於高峰岩西南山下。山下有一小溪名喚“聊業溝”,自南向北從十直流向長江。“聊業溝”流經馬鞍凼,日復一日的沖洗著石壁上的神馬,無不讓人神往。馬鞍凼上有是小孩子們日常遊玩的地方,妙趣橫生,讓人流連忘返。

遊記

一個秋日的黃昏,劉仁八龍鳳山生態園度假村董事長劉合伍先生告訴我,距龍鳳山莊約5公里的深山裡,有一個古樸的村莊,由於交通十分閉塞,幾乎與外界隔絕。

我決定去探個究竟。秋陽將山巒染成一片橙黃。我們選擇一輛四驅越野車,在劉仁八鎮原副鎮長余仕濤帶領下,向深山進發。從龍鳳山莊出發,穿過雙港口水庫向東,再繞個一個村莊,汽車便開始在蜿蜒的山路上爬行。余鎮長告訴我,一年以前,這裡只有一條小山道,後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由村里一名轉業軍人帶頭,才修了一條簡易的山路。
山路崎嶇不平,在仿佛是沒有盡頭的竹海中穿行。爬上山腰,舉目眺望,竹海一片蔥綠,與遠山、山下金黃的稻田、農舍相映成趣;身邊的山坡上,滿坡嶺不知名的花兒,紅的、白的、黃的、紫的,開的自由自在,與翠竹交相輝映。
余鎮長帶我們來到一座崖岩邊,指著峽谷對面的一塊巨大峭壁說,那就是高峰岩,穿過高峰岩就是高峰岩自然村了。
我們沿著山路繼續前行。緊挨路邊的崖壁上不時有碎石磙下,峭壁上還有滴滴答答的流水,到斷層處就掉下來,落進深不見底的峽谷。更多的是只聞其聲、不見其形的溪流與泉水,整個山谷充滿著一種神秘,一種空靈。
站地峭壁邊向下看,是望不到邊際的深谷。我拾起一塊大石頭,向谷底拋去,大約十幾秒後才聽到回聲。余說,這峽谷到底有多深,誰也不知道。突然,一陣果實的芳香吸引了我們注意。余說,這山里,滿山遍野都有野果。言談間,我們來到一棵野板栗樹下,大家開心地摘下一串果子,迫不急待地打開就吃。余說:"不急,當心刺扎了手喲!村里景色更美,有更多好吃的果實。"
我們一路興奮,終於來到高峰岩自然村。泥土芬芳撲面,村口處,一株千年古柏傲視蒼穹,一座百年古橋挺拔俊秀。透過一排松柏,一棟老宅呈現在我們眼前,一位村民正在老宅前涼曬穀物。見遠客來到,十分殷勤地招呼我們歇息,並帶我們採摘和品嘗自己種植的柿子。
村民說,柿子是一位當兵的村民從台灣引進的,大家在房前屋後都種植了。我們爬上樹枝,一口氣採摘了十多斤,洗淨去皮後,一口下去,立即甜到心裡。吃著甜美的柿子,游著村里深深的庭院,幽幽的弄堂,高高的飛檐,薄薄的青苔,讓人無不懷古暢想。古村是如此幽深和靜謐。悠然,一棵熟透的柿子從樹枝上掉下,砸在落葉上,小鳥蜂擁而至。
村子不大,只有40多戶人家,村民大都外出打工,只留下老人和兒童在家守候。即便是老人和小孩,也難挨這份寂寞與清貧,紛紛下山或建房或租房住。今年69歲的饒崇先老人擔憂,古村會不會慢慢消失?
老人說,古村有400餘年歷史,古時祖人為躲避戰火而隱居深山之中。清末,村中出了一位有名的大力士饒華仁。有一年,饒華仁在九江廬山做苦力,一位外國傳教士為了挑拔矛盾,常常故意在饒華仁的老鄉間製造事端,讓大家發生武鬥。有一次,這位傳教士如法炮製事端,饒華仁藉機與之打賭,將傳教士抱在懷裡,突然,他一用力,竟將傳教士抱死在懷裡。原來,饒華仁力大無比,在家時,常常抱起一個大石磙在懷中玩耍。
國慶長假,經不住誘惑,我再次驅車龍鳳山,請余鎮長陪同回訪高峰岩。回家後,整理圖片時,我發現,該村除了古樸和幽靜,更多的是有一種讓人眷戀和牽掛,牽掛那裡的山,那裡的人。忽然想,生活在喧譁的都市裡,突然遠離塵世,來到如此幽深靜謐的空間裡,在這個瞬間的"桃花源"里,正如一位朋友說的那樣:可以奇思,可以妙想,可以傾訴,甚至,可以歇斯底里,痛哭流涕。這茫茫的林海和群山不會泄露秘密,不會嘲笑真情。它尊重和歡迎每一個回歸自然的人,不管你春風得意,還是意志沉淪。也許,那裡就是精神的宿地,心靈的家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