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小草本,全部無毛。葉4-5個或更多,均基生,為二回羽狀三出複葉;葉片長1.5-4厘米;小葉薄革質,有短柄或無柄,圓菱形、菱狀寬倒卵形或倒卵形,長和寬均為3-5毫米,基部圓形或寬楔形,三淺裂,淺裂片全緣,脈不明顯;葉柄長1.5-3.5厘米。花葶1-2條,高6-20厘米,不分枝;總狀花序長2.2-9厘米;苞片小,狹卵形;花梗向下彎曲,長1-10毫米;萼片4,脫落,橢圓形,長約2毫米;雄蕊7-10,長約5毫米,花葯狹長圓形,長約1.2毫米,頂端有短尖頭,花絲絲形;心皮3-5,柱頭約與子房等長,箭頭狀。瘦果無柄或有不明顯的柄,狹橢圓形,稍扁,長約3毫米,有8條粗縱肋。6-8月開花。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4360-5300米間高山草地、山谷陰濕處或沼澤地。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西藏、新疆。在亞洲北部和西部、歐洲、北美洲也有分布。
醫藥功能
根及根狀莖:清熱燥濕,殺菌止痢。
相關變種
柄果高山唐松草(變種)
與高山唐松草的區別:瘦果基部變細成短柄。植株全部無毛。花葶不分枝。花梗向下彎曲。
分布於雲南西北部、西藏南部。生海拔3000-4000米間高山草地。在錫金一帶可能有分布。
直梗高山唐松草(變種)
與高山唐松草的區別:花梗向上直展,不向下彎曲。瘦果基部不變細成柄。植株全部無毛。在雲南北部和四川西南部的一些居群植株常較高大,花葶高達25-38厘米,並常有1條分枝,小葉較大,寬達10-20毫米,背面有時被短柔毛,脈在背面稍隆起,脈網明顯,可能是高山唐松草中最原始的類型。
分布於雲南北部、西藏東部、四川西部、青海南部和東部、甘肅南部、寧夏、陝西南部、山西、河北西北部。生海拔2400-4600米間高山草坡。模式標本采自四川松潘。
全草可治小兒疳積、小兒驚風(雲南中草藥);根可治胸悶嘔吐等症(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毛葉高山唐松草(變型)
與直梗高山唐松草的區別:小葉背面有短柔毛。
分布於雲南西北部(麗江以北)和四川西部。生海拔2500-4600米間高山草地。 模式標本采自雲南中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