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由來
相傳建村於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安姓從雲南遷來立村,取膠州八景之一,“石耳爭奇”(為艾山石耳)及陳子昂詩:“聞君太平世,棲泊靈台側”,以示在艾山石耳旁居之意,名安家艾耳泊。1920年左右安姓絕戶,高姓成為主姓,改村名為高家艾耳泊。簡化為高家艾泊。
政區人口
高家艾泊村位於膠州市西南方向10公里處,距九龍鎮駐地西北部13公里。東與張家艾泊相連,西與杜村鎮孝源村相鄰,南與北匡家塋村相接,北與孫家艾泊村緊靠。村西不遠處便是膠諸公路。村東是墨水河源頭向南折向西流去,溪水潺潺終年不斷。該村屬丘陵地區,村莊北高南低。全村版圖面積2200畝,其中耕地面積2000畝。
經濟狀況
高家艾泊村歷來以農業為主。建國前,人們饑寒交迫,生活困苦。解放後,村民生活得到了改善。2004年,全村糧食總產量達60萬公斤,畝產達300公斤。農業機械化水平有了快速提高。2004年全村已有大小拖拉機百餘台,大馬力收割機2台,配套農機具齊全。現在全村從耕種到收割、運輸、脫粒、澆灌基本實現了機械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第三產業發展很快,村民在本村和外地(城裡)開飯店、商店等各種店鋪9家。2004年全村經濟總收入達500萬元,人均收入4000元。
社會事業
高家艾泊村重視教育發展。解放前,村里無能力辦學,村里也很少有人念書學習。解放後,才和鄰村合辦起了初級國小,國小高年級(5-6)年級還得到外村學習。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村里多方籌資辦起了從國小到國中一貫制的學校,後來又增設了高中部。80年代末期由於生源減少,全鎮中學合併,撤銷了國中和高中,村里只留有一所國小--九龍榮九希望國小。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98%。
農村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村莊精神文明建設。2004年,全村人吃上了潔淨的自來水。村莊主要街道安裝了路燈,部分路面進行了硬化,90%以上的家庭有大件家電,並安裝了電話。全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