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道情

高安道情

高安道情是江西省高安市頗具地方特色的一種傳統說唱藝術。它源於民間藝乞,為瞽者走街串村說唱謀生的漁鼓。目前高安道情曲藝隊還有二十餘人,這些藝人在艱辛而執著地傳承著高安道情這一傳統文化。高安道情這株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之花,在新時代的百花藝苑中散發出迷人的芬芳。

概述

高安道情是高安頗具地方特色的一種古老說唱形式。它源於民間藝乞,為瞽者走街串村說唱謀生的漁鼓。清末,民間藝人漸棄漁鼓,改用箱琴、令尺和木魚伴唱,並由行唱變為坐唱,稱之為“坐堂戲”,演唱者主要是盲藝人。

高安道情說唱僅以一把箱琴、一把令尺、一隻木魚伴奏,一人演唱,也可以多人組合演唱,分擔角色,裝男扮女,陳情敘事,說唱相間,雜以口技,插科打諢,並增加鑼鈸、鼓板、嗩吶、竹笛等樂器,氣氛更為濃烈。也有技藝精湛者,一人同時演奏十來項樂器,嗩吶、胡琴、竹笛、鼓板、鑼鈸一齊上,令人稱奇。

高安道情的基本調式為[太平調],[新太平調]在[老太平調]的基礎上發展為八種板式,其旋律淒戚哀怨,扣人心弦。

高安道情的題材多為傳本故事和民間傳說。傳統曲目有《八美圖》、《薛仁貴征東》等。解放後,高安道情得到了黨和政府重視。1954年成立了“高安縣盲藝人曲藝隊”,隊員至今一直保持30人左右,多次參加全國、全省匯演並獲獎。

產生歷史

據老藝人相傳,唐末期間戰亂連綿,高安一帶同樣是民不聊生,盲人更是苦難深重。為了生計,有盲人走出家門,以漁鼓伴奏,賣藝為生,眾皆效仿,“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高樓飲美酒,幾家漂流在外頭”,於是“高安道情”便在盲人心酸憤懣的傾訴中產生了。因用漁鼓伴奏,當時稱之為漁鼓道情”。漁鼓道情沒有音樂伴奏,說唱時拍擊漁鼓伴以節奏,說唱的內容也短小,以《勸世文》 等為主。

發展變革

高安道情在一代又一代藝人的演唱中嬗變,到了清朝道光年間,有了明顯的變革。伴奏樂器由漁鼓改為箱琴,另有木魚擊節和驚堂木渲染氣氛。說唱內容由《勸世文》、《牡丹對藥》等小曲目發展到民間故事和傳說,如《李三保打華府》《二妹子過界嶺》 、《掛紅袍》、《九美圖》、《十美圖》等。演唱形式由立唱、游唱改為坐唱,坐堂入室,時稱“坐堂戲”。到了清光緒年間,高安道情的伴奏樂器吸收戲劇伴奏的多樣性,除箱琴之外,增加了鼓、鑼、鈸、釵、嗩吶、竹笛、琵琶、三弦等多種樂器。

民國初期,高安道情日趨興盛。該時期藝人增多,於是行會應運而生。當時高安有合慶會、車娘會、竹步會、路前會等四個道情行會。行會供奉的祖師是呂洞賓和韓湘子,各行會每年三月舉行一次祖師祭拜活動。行會成員一般以師徒關係加入,也有外來藝人加盟。各行會設尊長、司文、管手,負責行會的管理。行會設立會館,訂立會規,購置房屋地產。各行會劃定地界,不得越界演出,否則如引起糾紛,則按會規懲處,甚至鬧至官府。

建國後,擁有四十餘人的高安道情曲藝隊在當地政府的扶植下,演唱技藝得到傳承和創新。高安道情還登上了大雅之堂,多次參加過全國和全省曲藝比賽,其中新創曲目《張榜招親》在全國曲藝大賽中榮獲演出和創作二等獎。上世紀末,由於多元文化活動樣式的衝擊,高安道情陷入尷尬窘境,市場冷落,藝人改行。高安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視這一問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保護這一傳統文化,每年要撥給專項資金舉辦盲藝人培訓班,並由政府組織下鄉演出。2006年高安道情列為高安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並成功申報宜春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7年成為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06年在宜春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藝術調演會上獲得一等獎。2005年和2006年創作了《改造舊村莊建設新農村》、《計畫生育新風尚》、《建設沼氣好處多》、《多栽楊樹早致富》等曲目,攝製成40000多張VCD光碟向全省乃至全國發行,深受民眾喜愛。

目前高安道情曲藝隊還有二十餘人,這些藝人在艱辛而執著地傳承著高安道情這一傳統文化。高安道情這株古老的民間藝術之花,在新時代的百花藝苑中散發出迷人的芬芳。

代表人物

民國初期,高安道情藝人中出現一批詞作家,而藝人中突出人物有三個,號稱“瑞州三元” ,即狀元魯五、榜眼羅臍、探花晏雲。他們三人對高安道情的發展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他們三人的兄弟有的是前清舉人或秀才,經常給他們說故事,他們便將一些歷史故事編成道情說唱詞本,演唱曲目就更加豐富了,有《水滸》、《三國演義》、《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粉妝樓》等歷史故事和民間故事。

同時也產生了一批成熟的道情曲作家。高安道情最初的腔調較雜,有漁鼓曲,有民間小曲,有採茶曲調,經過歷代藝人的吸收提煉,逐漸形成了韻味獨特的道情腔調。到了清末,高安道情形成南路和北路兩大派:南路唱的是[文詞];北路唱的是[話文],唱腔大同小異,主要是[太平調]。民國初期,[太平調]經朱哨、肖元、朱玉才、王思榮、劉其元等人加工,創作了[起板]、[平板]、[二六板]、[武板]、[悲調]、[行陰調]、[喜調]和[苦調]等唱腔,高安道情的聲腔從此有了板式。

表演時間

高安道情在漫長的歲月中形成了一種演唱習俗,正月二月唱新年,三月四月走壇前,五月六月唱端陽,七月八月榨坊麻坊,九月十月趕廟會,十一十二唱喜場。年年歲歲道情藝人唱出了一幅幅不同季節生動形象的地方民俗畫卷。當時道情藝人的地位相對木工、泥匠都要高,東家請藝人要下請帖,技藝精湛的師傅東家還要用轎接送。演唱時,分行當角色,雜以口技,鼓樂齊鳴,其熱鬧場面不亞於演繹大戲。若一兩人演唱也能模擬各種角色的聲腔,妙趣橫生。又有藝人發明了鑼鼓組合架,一人可同時操縱八項打擊樂器,外加吹拉彈唱,儼然一個小樂隊,令聽者拍案叫絕。通常一個地方要唱上十天半個月,有時唱三五個月,最長的竟唱到了八個月不出門。

現狀

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高安,民眾文化活動歷來活躍,擁有戲曲、嗩吶、舞龍、腰鼓、鬥牛等一批特色文化品牌。在新農村建設中,高安市注重注入文化內涵,通過對傳統的特色民俗文化的挖掘、整合,不斷提高文化品位,精心打造“一村一品”文化新格局,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全國歷史文化名村”新街鎮景賢賈家古村針對該村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的特點,積極挖掘其獨具地方特色的民俗、飲食、宗教等方面的文化,創造性地繼承和發揚高安採茶劇、高安道情等傳統戲曲,並創辦了女子腰鼓隊、採茶戲劇團、鼓樂隊、鼓號隊、舞龍隊、舞獅隊等富有鄉土文化特色的文體團隊;石腦鎮赤岸村投入50多萬元,興建了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休閒文化廣場,村文化活動中心、閱覽室、農民夜校、文化娛樂室、健身場等活動場所一應俱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