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亮[上海第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

人物經歷

高亮,男,漢族,1970年12月出生。
1989年浙江省樂清中學畢業。
1994年獲浙江大學醫學院學士學位。1995年考取華山醫院神經外科碩士,2000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獲神經外科臨床醫學博士學位。
1995-2000年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擔任住院醫師。
2002年起擔任華山醫院神經外科神經創傷治療組組長,2004年上海市神經外科急救中心在華山醫院成立,負責中心的組建並負責急救中心的臨床科研教學工作,是中國早期建立的神經重症監護病房之一。
高亮高亮

2004年在香港中文大學接受神經外科亞專科——神經外科急救和重症監護治療培訓。
2007年起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寶山分院任神經外科主任,上海市神經外科急救中心任常務副主任。
2013年在美國紐約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神經重症監護病房訪問。
2014年,高亮牽頭髮起首屆東方神經重症論壇,至2018年已四屆。同年成立上海十院神經外科聯盟,現有聯盟成員單位82家,舉辦聯盟神經重症沙龍七屆。
現任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社會兼職

國家衛計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神經外科專家委員會全國委員兼危重症學組組長
國家衛計委腦功能評估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重症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畢業後教育神經外科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重症管理協作組常務委員
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顱腦創傷學組委員
中華創傷學會神經創傷專業組全國委員
中華醫學會營養分會神經疾病營養支持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營養分會營養通路學組副組長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創傷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損傷培訓專家委員會委員高亮
中國老年醫學學會神經醫學分會委員
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上海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委員
上海醫學會神經外科創傷分會委員
上海市急診學會創傷學組委員
上海市腸內、腸外營養學會委員海峽兩岸醫藥交流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全國委員
高亮高亮

亞太神經創傷學會By-lawCommittee及GuidelineCommittee委員
同濟大學醫學院-CodmanNeuro神經重症培訓學院主任,東方神經重症論壇主席
擔任中華創傷雜誌編委,中國神經創傷雜誌副總編輯,中國神經精神雜誌及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審稿專家

出版著作

近年來發表SCI和中文論文70餘篇,主編《神經重症醫學》,作為副主編撰寫《現代神經損傷治療學》、《神經重症監護》,參與編寫《現代神經外科學》、《神經外科手術學》等35部,主譯《顱腦創傷和腦科重症監護治療學》、《神經介入技術》。論文《腦室內顱內壓監測和階梯式治療重型顱腦外傷》獲第六屆全國神經外科大會優秀論文獎。

榮譽獲獎

2014-2017榮獲“中國名醫百強榜”上榜名醫。
2017年榮獲“上藥信誼▪長三角仁心醫師獎”。
高亮高亮

從事專業

擅長神經外科急重症,重型顱腦外傷的手術和NICU治療;腦外傷後腦積水癲癇、腦功能重建和康復治療;外傷性視神經損傷的顯微外科治療;腦顱底腫瘤脊髓腫瘤的顯微外科治療。在NICU危重病人的營養支持和鎮靜肌松治療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具有優異的顯微外科手術技能,腦脊液漏修補成功率99%。開展計算機輔助三維重建成形的顱骨缺損修補術,使患者缺損重建同時兼顧美觀。對外傷後腦積水和正常壓力型腦積水的手術治療經驗豐富,並重視顱腦外傷後遺症如外傷性癲癇的診治,腦功能修復及神經康復治療。
高亮高亮

從醫24年,從華山醫院到十院,帶領十院神經外科正迅速在顱腦損傷、神經重症、腦腫瘤、腦血管病救治等幾個方面崛起,形成鮮明臨床特色。他創建神經外科和重症醫學科跨學科醫療團隊模式,推動遠程醫療模式,從手術到術後監護康復為病人提供全方面服務。
病床已經從40多張擴展到120餘張,建立了全國乃至全球最好的神經重症監護室,有26張病床,全球第一個擁有全身移動CT的NICU,顱內壓監測、床旁EEG監測,TCD監測等神經重症監護設備齊全,床旁超聲、PICCO、IPC、低溫治療儀等一應俱全。美國流行病學調查報告截止2018年腦腫瘤手術死亡率為2.3%~2.6%,還不包括術後變成植物人或出現生理機能殘疾,高亮團隊則把這個數字控制在0.5%左右。是重型腦創傷、腦出血腦梗塞、動脈瘤、複雜腦腫瘤及疑難雜症,包括顱內感染腦積水等合併症診治的良好平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