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一)發病原因
結核桿菌經污染的空氣感染呼吸道或消化道,再經血循環致骨感染。關節結核分為滑膜型和骨型。
(二)發病機制
骶髂關節常破壞嚴重,患側骶骨上移,發生病理性脫位,女性病人脫位較多,有時恥骨聯合脫位,這可能與女性骨盆較松有關。
關節病變向後發展,穿破後側關節囊或骶骨,使膿腫匯集在臀大肌深層。病變向前發展,將穿破前方關節囊或骶骨,膿液流到腰大肌與髂肌間、肌內或髂肌下較後方者多見,偶有流到腹股溝或大腿上方者,也有病變突破下方關節囊,膿腫沿骶結節韌帶或梨狀肌流注到大粗隆附近,或前後單獨膿腫形成,或互相溝通。膿腫向外潰破形成竇道;個別病例膿液可向腹腔或直腸內穿破。
診斷
一、臨床表現:
骶髂關節疼痛 本病發病一般較脊椎結核緩慢,往往先發現膿腫,疼痛及壓痛,又往往因膿腫破潰減壓,疼痛減輕而延誤診斷。有下背及患側骶髂部疼痛。也可有“坐骨神經痛”即轉移痛至患側臀部及股外側。但與腰椎間盤突出症狀不同,不放散至小腿及足部,感覺無改變,活動時疼痛加重,如翻身、坐久、上下樓、彎腰、下蹲等,站立時一般身體向健側傾斜;走路時不敢跨大步。仰臥位常感骶髂部疼痛。
二、診斷:診斷主要根據其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的結果,主要是X線檢查。
檢查時在站立位脊柱前彎、後伸及側彎均受限,並有局部疼痛,但坐位時活動較好。臥位直腿抬高試驗,患側受限並有局部疼痛。壓擠或分離髂骨時患部疼痛,骶髂關節患部有壓痛,可有寒性膿腫或竇道。肛指檢查有時可摸到局部膿腫及壓痛。
X線照片檢查對早期診斷很重要,需照骶髂關節正位及斜位(關節的矢狀面),可見骨質破壞、死骨及空洞形成等。
鑑別
1.強直性脊柱炎:
骶髂關節結核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以單側發病多見,常發生於骶髂關節前下1/ 3 滑膜部;而強直性脊柱炎常見於青年男性,多為雙側對稱發病,表現為關節間隙不規則變窄或伴有骨硬化關節,邊緣可有小囊狀缺損,病變易侵及骶髂關節上半部,常伴有腰椎小關節間隙模糊、狹窄或消失。
2.緻密性髂骨炎:
骨型骶髂關節結核發生在髂骨松質內,呈圓形或橢圓形局限性破壞區,可累及骶髂關節;而緻密性髂骨炎多見於成年女性,常對稱性侵犯骶髂關節中下2/ 3 髂骨部分,表現為三角形、新月形或梨形緻密影,骨小梁融合消失,不累及關節。
3.髂外動脈搏動引起的骨質缺失:
近髂外動脈區的局限性骶髂關節結核有時需與髂外動脈搏動引起的骨質破壞或缺失鑑別,前者引起的骨質破壞區雖比較局限,但骨質破壞較廣泛,破壞區邊緣不清,無硬化;而髂外動脈長期搏動可引起髂骨下緣較明顯而深的凹陷,並可見凹陷的邊緣清楚,無硬化徵象。
另外本病還需注意與骶髂勞損,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結核和髖關節炎症、類風濕性關節炎、化膿性關節炎和腫瘤鑑別。腰骶椎結核與骶髂關節結核的症狀、體徵、膿腫和竇道的好發部位都很相似,兩者容易混淆。如兩者同時發生在同一病人,要判斷膿腫和竇道來自哪一個病灶,有時很難。只有通過手術或竇道造影來鑑別。
預防
本病為結核桿菌引起,也常常作為全身結核感染的局部表現,因此在預防本病上,應做好傳染疾病的宣傳及預防工作,積極治療受感染者,防止結核感染引起本病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