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傷機制
骶髂關節是骨盆中的能動關節,它有完整的關節結構,但活動範圍微小,關節面不平,有凹陷和隆起互相咬合,藉以穩定關節。它的穩定性又依靠堅強的骶髂前後韌帶和骶髂間韌帶加強。一般沒有強調外力,骶髂關節是不易錯縫的。脊柱所承負的重量必須通過兩側骶髂關節才能傳達到下肢,而來自足底或坐骨結節的力量也必須通過骶髂關節才能達到軀幹。正常的骶髂關節只有少許的前後鏇轉活動,以緩衝彎腰和負重時脊柱索承擔的外力。
骶髂關節的結構具有雙重性。該關節一部分屬於纖維連結,另一部分屬於滑膜連結。在骶粗隆與髂粗隆之間的縫隙為纖維所填充。承受壓力、傳遞重力以及緩衝支撐反作用力的主要是該關節的纖維部。此部韌帶除了人體在臥位狀態外,經常處於重壓之下,易於損傷,一旦骶髂關節纖維部損傷,滑膜連結難以維持關節的完整性。
青春後期的女性,此關節的活動範圍增加,到妊娠最後3個月尤為顯著,分娩後3~5個月可完全恢復。由於女性在生理上的特點,故患骶髂關節疾病者較男性多。
病因
突然滑倒單側臀部著地,地面的反衝外力沿坐骨結節向上傳導,上身重力向下衝擊,二力集中在骶髂關節上,迫使髂骨向上向內移錯;或使單下肢突然負重,剪力作用與骶髂關節;如打球、跳高、單足失足等,都可以使骶髂關節過度前後鏇轉,髂骨遭受向上向內的外力引起錯縫。若婦女妊娠晚期和產後早期,在不正常的體位上扭轉、牽拉、挫碰等,亦可引起本病。髂骨向上錯縫者多見,向下錯縫者罕見。
傷後輕微者,可自行復位;重者可導致有關韌帶鬆弛或撕裂,使關節處於不穩狀態,當負重時便有加重錯位的可能。久之,由於局部長期重複損傷而充血機化,填滿關節腔隙,造成復位困難和關節不穩,引起頑固性下腰痛,稱之為骶髂關節鬆動症。
診斷
臨床表現
本病臨床好發於青壯年女性,自訴下腰痛,走路、轉身疼痛加重,側臥時痛側在上則舒服,在下或平臥加重。
診斷依據
1.下腰及臀底部疼痛,側臥位置不對疼痛加重。
2.患者在站立、坐位、臥位時,均採取健側負重,患側不能負重。
3.患側膝、髖關節呈半屈曲位,被動伸直則疼痛加劇。
4.患側骶髂關節可有 腫脹,較健側隆起,在髂後下棘的內下角處有壓痛和叩擊痛。下肢軸向叩擊痛陽性。
5.骨盆分離擠壓試驗陽性,骶髂關節“4”字試驗陽性,下肢後伸試驗陽性,單足站立試驗陽性。
6.X線檢查多數顯示正常,部分患者可見患側間隙增寬,關節面排列紊亂。晚期病人可見關節邊緣骨質增生或骨密度增高。CT診斷可見明顯關節面不對稱。
鑑別判斷
1.骶髂關節結核 無外傷史或僅有輕微外傷史局部即出現症狀,有全身結核中毒症狀,X線片檢查即可明確診斷。
2.骶髂關節鬆動症 在文內已經提及,損傷早期很少發生慢性陳舊性損傷反覆發作,方可演變為本病。
3.骶髂關節緻密性骨炎 多有勞損史,關節逐漸發生疼痛,由輕到重,休息後緩解,X線片多見關節骨質密度增高。
治療
1.理筋 骶髂部藥熨,骨空針刺法。
2.復位 辯證選用整盆法。
復位後症狀立即減輕消失,新鮮性損傷一次復位即可,1周完全恢復;傷後3周以上的陳舊性損上,復位後可能再復發,再復發者應及時復位,不能拖延,復位後制動3周。
3.制動 復位後仰臥位休息,無需固定,細緻不負重,新鮮性損傷休息1周;陳舊性損傷休息3周。
預後
本症主要診斷,一般經復位1~2周,症狀可消失,但需注意練功,以防復發。
若耽誤治療,可引起持久性的下腰痛,亦可繼發緻密性髂骨炎、骶髂關節鬆動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