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句出處
公元1367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應天府(今南京)準備北伐時發表《朱元璋奉天討元北伐檄文》,檄文中提出了“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口號,成為朱元璋北伐的綱領。後被孫中山所改編,作為中國同盟會的政治綱領。
綱領內容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簡稱“民族、民權、民生”即“三民主義”
驅除韃虜
今之滿洲,本塞外東胡,昔在明朝,屢為邊患;後乘中國多事,長驅入關,滅我中國,據我政府,迫我漢人為其奴隸,有不從者,殺戮億萬。我漢人為亡國之民者二百六十年於斯!滿洲政府窮凶極惡,今已貫盈,義師所指,覆彼洲漢軍人等,如悔司來降者,免其罪;敢有抵抗,殺無赦!漢人有為滿奴以作漢奸者,亦如之。
恢復中華
中國者,中國人之中國,中國之政治,中國人任之,驅除韃虜之後,光復我民族的國家。敢有為石敬瑭、吳三桂之所為者,天下共擊之。
創立民國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國民政府,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大總統由國民共舉。議會以國民公舉之議員構成之,制定中華民國憲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
平均地權
文明之福祉,國民平等以享之。當改良社會經濟組織,核定天下地價。其現有之地價,仍屬原主所有;其革命後社會改良進步之增價,則歸於國家,為國民所共享。敢有壟斷以制國民之生命者,與眾棄之! 上四納,其措施之次序,則分三期:第一期為軍法之治。第二期為約法之治。第三期為憲法之治。俾我國民循序以進,養成自由平等之資格,中華民國之根本,胥於是乎在焉。
起義過程
1905年8月,中國革命同盟會成立,孫中山被推舉為總理,確立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政治綱領,並在中國多處組織起義活動,試圖武力推翻清政府,但都沒有成功。
自1906年起,先後發動了萍瀏醴起義、黃岡起義、七女湖起義、欽廉防城起義、鎮南關起義、欽廉上思起義、雲南河口起義、廣州新軍起義和黃花崗起義。在革命思想的引導下,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同時全國各省紛紛回響宣布獨立。隨後,孫中山被南方17省代表選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組成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2月,清宣統帝退位,從此結束了清王朝自1644年起對中國長達268年的封建專制,使中國“起共和而終二千年帝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