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姚市鎮凡山村國小
姚市鎮中心國小
姚市鎮初級中學
龍台中學
淮北師範大學(原淮北煤炭師範學院,煤炭部直屬)
汕頭大學(“211”工程建設高校)
廈門大學(“211”、“985”工程建設高校)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教育學博士(2012年6月畢業),雲南師範大學(省部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入選高校)高教院副教授(2012年破格晉升),2013年新增為碩士生導師,雲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教育改革發展研究小組成員(2013-2016) ,雲南省人文社科基地“雲南教育發展與西南聯大研究基地”研究人員,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雲南省招生考試院客座研究員,內蒙古民族大學兼職教授,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高級訪問學者,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專家(2003-),中國科學院科學網第一屆、第
二屆、第三屆顧問博主委員會委員,全球十大著名大學評價研究專家和中國最年輕的資深大學評價專家,“中產者教育學家”和“窮人教育學家”代言人。《教育與社會》編輯部常務編輯、《教育與區域發展研究》編輯部執行副主編。擔任由中國教育網和中國教育線上聯合承擔的教育部“高校科研實力與考生擇校系列公益活動之零距離看專業”2007-2013年高考諮詢專家。
2004年,第三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汕頭大學代表隊隊長(福州),對陣輔仁大學
2005年,第一屆特區杯大學生辯論賽汕頭大學代表隊助理教練(深圳),對陣深圳大學,亞軍
(其他參賽隊伍:海南大學、廈門大學)
2006年,廣東省“保先杯”大學生辯論賽汕頭大學代表隊助理教練(廣州),對陣中山大學,亞軍
(其他參賽隊伍:暨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東工業大學、深圳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湛江海洋大學、廣州醫學院等)
2010年,廈門大學首屆大學生辯論賽教育研究院代表隊教練(廈門),對陣外文學院
(20個參賽學院)
研究領域
中國文化統一場理論、新興經濟學、西南聯大研究、高等教育國際化研究、新科舉學(新考試學)、幸福教育學、窮人教育學、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學術評價、大學評價、信息管理與評價、社會科學定量研究方法、性格心理學、色彩心理學、色彩性格心理學、個性心理學、勝任力評價、幸福感與滿意度調查、校長執行力評價、組織SWOT評價。
(1)高等大眾化與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過渡理論,即高等教育後大眾化理論(後大眾化高等教育理論/新大眾化理論);(2)跨學科視野的高等教育學學科建設;(3)跨學科視野的科舉學研究;(4)中外研究型大學校長評價指標體系;(5)知識經濟社會知本富豪的形成機制;(6)典型創新區與新興經濟學。
主要承擔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生課程:《高等教育學》、《中國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社會學》、《比較高等教育學》、《科舉與考試》、《大學評價》、《教育學》等。
本科生課程:《教育學》、《課程與教學論》、《中國科舉漫話》、《班主任工作理論與實踐》、《個性心理學》、《學校心理諮詢》等。
學術兼職
雲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教育改革發展研究小組特約研究員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科舉文化專業委員會會員
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統計與測量分會會員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員
雲南高等教育學會會員。
世界馮氏宗親會創會會長、世界馮氏宗親會理事會創始會長
中華馮氏宗親會創始會長、馮門世家聯合會創始會長
君華嘉誠-世界馮氏發展基金會理事會理事長
《世界馮氏》(上半月《中華馮氏》、下半月《馮氏研究》)雜誌主編
承擔項目
主持項目:
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2008年度教育部青年專項課題“西南聯大教育思想與區域高水平大學建設研究”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西南聯大辦學理念與世界高水平大學建設研究”(2013)、雲南省“十一五”規劃重點項目“中外合作高等教育的組織模式與競爭力研究——以雲南師大為例”(2009~2010)、雲南省政府決策諮詢項目“雲南省高考制度改革與自主招生研究”1項、雲南省教育廳項目“西南聯大教育思想與當代雲南高等教育發展研究”(2008~2010)、雲南省教育廳項目“雲南高校東協留學生教育的現狀與對策研究”(2007~2008)、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項目“中國高等教育創新型人才培養研究”(2009-2011)、雲南師範大學職後教育研究項目“整合資源構建雲南師範大學職前職後教育一體化體系研究”(2006~2007)、李嘉誠基金會汕頭大學發展項目“李嘉誠高等教育思想與實踐研究”(2004)、“中外大學排行榜對汕頭大學發展的理論及實踐價值研究”(2005)、汕頭大學“汕頭大學校史研究”(2005~2006)等。
參與項目: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構建中國國家教育考試制度多樣化與社會穩定的社會學研究”(2005~2007)、“中國雲南和諧社會建設與高等教育區域均衡的系統研究”(2006~2008)、“西南聯大教育模式與創新型人才培養研究”(2010-2011)、“最佳化高等教育結構與大學生就業率提高的綜合研究——以雲南省為例”(2010-2012),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李嘉誠高等教育理念研究”(2003~2006)、“教育國際化和中國加入WTO新形勢對我國教育法制建設的影響、挑戰和對策研究”(2001~2004);雲南省套用基礎研究計畫面上項目“基於GIS技術的雲南區域教育資源空間最佳化配置研究”(2006~2007)、雲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項目“雲南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戰略研究”(2007~2008)、雲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項目“西南聯大與中國高等教育研究”(2007~2008)、雲南省教育廳項目“雲南-東協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戰略研究”(2007~2008)、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項目(2010-2011)、ISTIC-THOMSON REUTERS科學計量學聯合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2010)。
發表論文
期刊文章:
先後在CSSCI收錄期刊《清華大學學報》(哲社版)、《江蘇高教》、《高教探索》、《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黑龍江高教研究》、《教育科學》、《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教育與現代化》、《中國高教研究》、《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高等理科教育》、《現代教育管理》(原《遼寧教育研究》)、《大學》(學術版)等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或CSSC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16篇;246高教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被《光明日報》介紹;在《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煤炭高等教育》、《教育與考試》、《高等教育與現代化》、《集美大學學報》(教科版)、《教育評價與測量》、《高校教育管理》、《當代教師教育》、《中國考試》、《考試研究》、《湖北招生考試》(理論)、《青島科技大學學報》、《招生考試研究》、《教育界》、《河南教育》、《學園》、《雲南高教論壇》、《高等教育學刊》、《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中國高等教育評估》、《汕頭職業技術教育論壇》、《大學周刊》、《教育與社會》、《贛南師範學院學報》、《國際高等教育研究》、《中國小校長》、《廈門大學報》等發表論文60餘篇。《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教育學》、《高等教育》)先後索引4篇。
報刊文章:
中醫藥畢業生在健康產業中大有可為,中國教育報,2010年5月25日3版專家視點;
激活考生的思維和靈感,中國教育報,2010年6月30日5版專家視點;
拓寬人才培養的進口,中國教育報,2010年9月1日5版;
走進那些被破格錄取的大師們,中國教育報,2010年9月22日6版;
三個“伯樂”選中的千里馬,中國教育報,2010年9月22日6版;
通識教育打破招生專業壁壘,中國教育報,2010年11月3日6版。
出版著作
1、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數學方法(合著:科學出版社,2009)(獲第六屆雲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2012-12-21)
當代教育與區域發展研究叢書(參編:科學出版社,2009)
2、高等教育區域均衡發展研究:基於雲南省和諧社會建設的視角(合著:科學出版社,2009)
當代教育與區域發展研究叢書(參編:科學出版社,2009)
3、教育與區域發展研究——2009.ERD研究進展(執行副主編),雲南出版集團公司、雲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
4、多學科視野的科舉學研究——大規模考試視角(獨著),雲南出版集團公司、雲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獲第六屆雲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2012-12-21)
5、考試新論——以科舉和高考為中心(合著,第一),遼寧人民出版社,2012年2月
(獲雲南省高等教育學會第八次優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獎,2013-11)
6、 教育與區域發展研究2011(第一副主編),雲南出版集團公司、雲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4月
7、創新與成長——典型創新區研究(合著,第三),企業管理出版社,2012年4月
8、教育與區域發展研究2012(第一副主編),雲南出版集團公司、雲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4月
9、橋頭堡戰略背景下雲南與東南亞高等教育合作研究(參編),雲南出版集團公司、雲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
10、雲南高校面向大湄公河次區域走出去戰略及實踐(合著,第三),雲南出版集團公司、雲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7月 ISSN978-7-222-10872-1
研究報告
作為中國校友會網大學評價課題組首席專家,參與編寫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2013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2013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2013中國大學畢業生質量調查報告》、《2013中國大學教師水平調查報告》、《201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調查報告》、《2012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2012中國兩岸四地最佳大學排行榜》、《2012中國兩岸四地一流大學排行榜》、《2012中國兩岸四地造富大學排行榜》、《2011中國大學排行榜》、《2010中國大學創業富豪榜》、《2010中國億萬富豪調查報告》、《2010中國大學校友捐贈調查》、《2010中國大學星級排名》、《2009中國創業大學富豪榜》、《2009兩院院士調查報告》、《2009新科高考狀元調查》、《2009中國大學排行榜800強》、《恢復高考32年大調查》、《2009中國造富大學排行榜》、《2008傑出社會科學家排行榜》、《2008中國奧運冠軍調查報告》、《2008中國兩院院士調查報告》、《2008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2008中國民辦高校評價研究報告》、《2007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等;《2007中國民辦高校評價研究報告》和《2006中國民辦大學評價報告》等;《2007中國傑出社會科學家研究報告》、《1999-2006中國高考狀元研究報告》、《中國高考狀元職業狀況調查報告》和《中國高校傑出人才培養狀況調查報告(2006)》等。
《中國大學校長勝任力評價報告2010》、《中國大學校長整體幸福感調查報告2010》、《中國大學書記校長關注教育熱點問題調查報告2009》、《中國教育廳長關注教育熱點問題調查報告2009》、《中國中國小校長群體整體幸福感調查報告2009》、《中國中學校長勝任力評價調查報告2009》。
學術會議
曾應邀參加“中華高等教育改革”國際學術研討會(2003,廈門)、“高等教育與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2004,蘇州)、“科舉制與科舉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6,廈門)、“教師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2006,廈門)、兩岸互動新階段的高等教育學術會議(2009,廈門)、中芬高等教育論壇(2010,北京)、第六屆科舉制與科舉學國際會議(2010,杭州)、全國教育統計與測量分會學術年會暨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統計與測量分會第十屆會員代表大會(2010,北京)、2010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南京)、潘懋元教授從教75周年慶典暨“高等教育研究的社會責任”學術研討會(2010,廈門)、第九屆海峽兩岸心理與教育測驗學術研討會(2010,台北)、潘懋元教授從教75周年慶典暨“高等教育研究的社會責任”學術研討會(2010,廈門)、“高教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澳門)、2010永續教育發展——創新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第八屆科舉制與科舉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武漢)、第九屆科舉制與科舉學國際研討會(2012,昆明)、第十屆海峽兩岸心理與教育測驗學術研討會暨全國教育統計與測量學術年會(2012,南昌)、第十屆科舉制與科舉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南京)等20餘個學術會議。
講學調研
應邀前往長安大學(2007)、三江學院(2007)、長春理工大學(2008)、北京化工大學(2008)、雲南師範大學商學院(2009)、北京師範大學(2010)、國家教育行政學院(2010-2011)、吉林大學珠海學院(2010)、澳門理工學院(2010)、台灣師範大學(2010)、佛光大學(2010)、淡江大學(2010)、廈門市教科院(2010)、龍巖學院(2010)、浙江大學(2012)、電子科技大學(2012)、河南理工大學(2013)、浙江師範大學(2013)、浙江工業大學(2013)、上海理工大學(2013)、湖北工業大學(2013)等講學或調研。
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合格評估”經歷
淮北煤炭師範學院(2003)、汕頭大學(2006)、雲南師範大學(200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