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馮德全早教》
全套包括“把握最佳期教育”、“兩個生命同時養育”、“兩種語言同步發展”、“培養好習慣,造就好命運”四大核心理論內容和實操方法體系。“馮德全早教”不同於西方流行的“天才教育”,我們的主要目標並不是為了培養少數的“神童”,而是為了普遍地提高每一個孩子的基本素質,甚至連先天不足的弱智兒和殘障兒也在早期教育之列,從小就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和優良的性格,全面發掘孩子的多元智慧型。
![把握最佳期教育](/img/e/adc/nBnauM3X3QTM0EzNwEjNwADN0MTM3UjM4IDMwADMwAjMxAzLxY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全套教材包含十六張光碟一本書。凡購買《馮德全早教》教材的家長,即可獲贈一張價值500元的早教通學習卡,享受長達6年的教育跟蹤指導服務。
《馮德全早教》之《把握最佳期教育》
![兩種語言同步發展](/img/7/f16/nBnauM3X0gzNzUzNwEjNwADN0MTM3UjM4IDMwADMwAjMxAzLxY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最佳期”是指0-6歲孩子大腦生長發育的關鍵期,根據孩子生理和心理發展的特點以及敏感期的發展特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培養。《馮德全早教》將教導父母如何科學地把握好這個最佳期,科學地開發孩子的各項潛能,為自己的孩子多元智慧型和健
康人格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
《馮德全早教》之《兩種語言同步發展》
![兩個生命同時養育](/img/8/1fa/nBnauM3X3czN4gzNwEjNwADN0MTM3UjM4IDMwADMwAjMxAzLxY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兩種語言”並不是指口語和書面語,而是指聽覺語言和視覺語言。一個正常的孩子應該同時掌握聽覺語言和視覺語言,因為這兩種語言是緊密相連、相輔相成而又互補的,因而完全能夠同步、相似地發展。兩三歲的孩子能做到不知不覺地學會聽話、說話,《馮德全早教》也將教會家長如同教會孩子聽話說話那樣在不知不覺中教會自己的孩子識字閱讀。
《馮德全早教》之《兩個生命同時養育》
《馮德全早教》的“兩個生命”是指嬰幼兒的“身體生命”和“心理生命”。在嬰幼兒養育問題上,中國的家長嚴重地存在“重身輕心”的問題,知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但是心理發育卻極少關心,事實上精神營養不僅對發展嬰幼兒的智力有益,對性格品質的健康成長,良好品德的形成,乃至促進身體發育,減少疾病,作用同等之大。
![培養好習慣 造就好命運](/img/a/f7a/nBnauM3X3QDN3QDOwEjNwADN0MTM3UjM4IDMwADMwAjMxAzLxY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馮德全早教》將教會家長從生理上:科學均衡的食品營養,良好的睡眠和衛生習慣,適當的運動鍛鍊。心理上的十六個心理營養區一百多種心理營養素,科學
全面地培養一個個早慧兒童。
《馮德全早教》之《培養好習慣 造就好命運》
一個人的性格將決定他的命運,馮式教育提倡:孩子的教育要“把性格培養放在首位”,一個人優良的性格是理想道德的基礎,是人生成功的保證,是整個個人和家庭幸福的主要條件,也是智力開發的動力。任何一種習慣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培養的。嬰幼兒時期是習慣培養的“關鍵期”,是培養孩子好習慣、糾正壞習慣的關鍵時期,就是說在這一時期培養好習慣的話會收到積極的成效,而一旦錯過了這個時期,那么只能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了。
作者簡介
![馮德全教授](/img/8/71d/nBnauM3XwITNykDOwEjNwADN0MTM3UjM4IDMwADMwAjMxAzLxY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馮德全,1935年1月生,浙江省諸暨人。湖北馮德全兒童潛能開發研究所所長,國家計生委優生優育協
會客座教授,華東交通大學母親教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武漢大學“零歲方案”總設計師,中國家庭服務業協會高級顧問。長期從事兒童教育與研究工作,著有《早教方案》、《三歲締造一生》、《假期重於學期》、《他們影響一億家庭當代最著名十大家教》、《三歲締造一生》、《閱讀點燃智慧》、《讓孩子快樂成才》、《性格品質的培養》等影響廣泛的親職教育專著,曾獲國家著名重點高校科技成果博覽會金獎、中國人口文化博覽會金獎、中國著名品牌建設傑出教育家稱號等多個獎項,其事跡先後被收入《中國當代知名學者詞典》、《中國高等教育專家名典》、《世界名人錄》等6 大辭書,被社會公眾廣泛譽為“中國當代早期教育之父”。其傾注大量心血設計完成的“0~6歲優教工程及實施方案”(簡稱“馮德全早教”),構建了全新而實用的早教理論體系。近30年來,作者講學足跡遍布祖國各地。達千餘場次之多,聽眾近百萬人次。由於其在早期教育理論與實踐方面的卓越成就,被譽為“中國當代早教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