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馮夢龍全集](/img/0/7c1/nBnauM3X3QzMxUDN3kTN1czM0MTMwQjM5IDMwADMwAjMxAzL5U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圖書目錄
第一冊 古今小說
第二冊 警世通言
第三冊 醒世恆言
第四冊 新列國志
第五冊 新平妖傳智囊
第六冊古今譚概
第七冊
![馮夢龍全集](/img/d/344/nBnauM3XxYDO3YDN3kTN1czM0MTMwQjM5IDMwADMwAjMxAzL5UzLx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情史
第八冊 太平廣記鈔(上)
第九冊太平廣記鈔(下)
掛枝兒
山歌
折梅箋
牌經十三篇
馬吊腳例
太霞新奏
第十一冊 墨憨齋定本傳奇(上)
第十二冊 墨憨齋定本傳奇(下)
第十三冊 綱鑑統一(上)
第十四冊 綱鑑統一(下)
第十五冊 甲申紀事
中興偉略
四書指月
第十六冊 春秋衡庫
第十七冊 麟經指月
第十八冊 春秋定旨參新(附錄馮夢龍年譜)
作者介紹
馮夢龍,字猶龍,又字子猶、公魚,別號龍子猶。墨憨齋主人、吳下詞奴、姑蘇詞奴、前周柱史,束吳畸人、七樂生,又曾以顧曲散人,香月居主人、詹詹外史,茂苑野史,綠天綰主人、無礙居士、可一居士等為筆名或化名。馮夢龍生於明神宗萬曆二年甲戊(公元一五七四》,卒於南明隆武二年丙戌《清世祖順治三年,一六四六》,在其生活的七十三年間,不僅明王朝日漸腐朽、衰敗,終至滅亡,同時也是中國封建社會轉向後期,它自身的不合理性日益暴露,它內部所孕育的資本主義萌芽也逐步增長,因而社會矛盾加劇,危機四伏,思想文化界也隨之趨向活躍,傳統的思想觀念和倫理道德受到器重的挑戰,反映到文學上則是戲曲、小說、俗曲等通俗文學的長足發展。就是在這樣的社會歷史和思想文化的背景下,形成了作為文學家、學者和編輯出版家的馮夢龍。
他在內壽寧待志『中自稱』直隸蘇州府吳縣籍長洲人』,可以確認他是寄籍吳縣的長洲人。關於他的家世,我們知道得還不多,從他家同嘉定侯峒曾,長洲王仁孝等都有親戚關係上看,大概也是當地世家。他兄弟三人,被稱為“吳下三馮”,可見其影響。兄名夢桂,字丹木,又字丹芬,畫家;弟夢熊,字非熊,晚年名師之,字少璜,號杜陵居士,太學生,一生不得志,貧病而逝。
早在青年時代,馮夢龍已經受到同輩的推重,文從簡在內馮猶龍詩中說是:“早歲才華眾所驚,名場若個不稱兄。”錢謙益在馮二丈猶龍七十壽詩說是:“七子舊遊思應阮,五君新詠削山王。”自註:馮為同社長兄,文閣學,姚宮詹皆社中人也。”這些都反映了他們之間的交往和對馮夢龍的評價。但是,馮夢龍早年的志向似乎還在於通過科舉道路走入仕途,所以他童年和青年時期的主要精力,看來幾乎全部耗費在經學和史學方面了。他自己說得很清楚一r不佞童年受經,逢人問道,四方之秘災,盡得疏觀;廿載之苦心,亦多研悟。麟經指月.發凡他的弟弟馮夢熊說是:【余兄猶龍,幼治內春秋).胸中武庫,不減征南。居恆研精覃思,曰吾志在春秋v」。牆壁戶牖,皆置刀筆者,積廿年而始愜。麟經指月。序v》而他的忘年交王挺在對馮夢龍的輓詩中則說是一r上下數千年,瀾翻廿一史。『他所下的一番番苦功,其心得都凝聚在後來刊印的^麟經指月(春秋衡庫v、戶四書指月v和綱鑑統:等著作中.這些提示要點和疏解經義的著作,固然反映了他的經學功底,可同時也透露了他治經的目的,即從幼年讀書開始,他同當時其他知識分子一樣,即期冀著走上科舉仕進道路。祇是由於他缺乏應有的機遇,沒有能像他的同社友人錢謙益、文震孟、姚希盂等人那樣探取青紫,官居高位,因而他的仕進的抱負和才華也就沒有得到施展的機會。
圖書前言
馮夢龍主要活動在明朝行將滅亡的前夕,目睹了明王朝的腐朽統治,他除著有《甲申紀事》和《中興偉略》等著作,來闡發自己對時政的看法外,在人口問題上還明確提出了節制生育、控制人口的主張。他認為“人生二男二女”(《太平廣記鈔·古元之》),勢必造成人口大量膨脹,無法養育,因此“不若人生一男一女,永無增減,可以長久。若二男二女,每生加一倍,日增不減,何以養之?”(《太平廣記鈔·古元之》批語)這裡,馮夢龍雖然認識不到造成當時人民生活困難的主要原因,是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但他首先突破了長期以來以“多子多孫為福”的傳統思想,看到了人口增長與生活資料增長的關係,提出了每對夫婦最好只生兩個孩子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