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形口雙耳陶罐

馬鞍形口雙耳陶罐

公元前14世紀寺窪文化馬鞍形口雙耳陶罐,高23cm,寬13cm。 馬鞍形口罐是最有特色的陶器。 關於寺窪文化的族屬,一說是氐羌,一說為戎狄。

(圖)馬鞍形口雙耳陶罐馬鞍形口雙耳陶罐

公元前14世紀寺窪文化馬鞍形口雙耳陶罐,高23cm,寬13cm。非常少見的一件館藏級藏品,器形時代特徵明顯,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和考古價值。由於挖出時傷,故其中一耳有修補,但是沒有缺損。寺窪文化中國西北地區的青銅時代文化。因最初發現於甘肅臨洮寺窪山而得名。年代約為公元前14~前11世紀。主要分布在蘭州以東的甘肅省境內,並擴及陝西省千水、涇水流域。居民聚落已具相當規模。經濟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墓葬多土坑墓,形若覆斗,葬具有棺或棺槨,除單人葬外,有合葬和火葬墓。隨葬品有陶器、青銅器、裝飾品及馬牛羊的骨骼。少數墓中有殉人和陪葬車馬,表明當時已進入奴隸社會。馬鞍形口罐是最有特色的陶器。青銅器有戈、矛、鏃、刀和鈴等。關於寺窪文化的族屬,一說是氐羌,一說為戎狄

東漢雙耳四足泥質紅陶罐

(圖)馬鞍形口雙耳陶罐馬鞍形口雙耳陶罐

出土於雅安寶興縣隴東鄉老場村的漢泥質紅陶罐,它的口部呈馬鞍形,雙耳連線著口部和腹部,正面看上去象羊的雙角它的腹部裝飾有凸起的浮雕羊頭紋飾,底部有對稱的四足。這樣的造型說明擁有這件陶器的先民的生活應該與遊牧有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