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4月,貴州省博物館調查發現,同年10月試掘。此後,以中國科學院古脊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為主,分別於1981年春試掘,1986年冬和1990年冬兩次正式發掘。將厚約3米的堆積物自上而下劃分為15層。第1、2層有不同時期的遺物混雜;第3層以下,除第4、5層外,各層都出石製品和動物化石。其中第8層含遺物較為豐富。先後幾次發掘獲得石製品1000多件,骨製品30多件和動物化石以及用火遺蹟。
石製品有石核、石片、石錘和石器。原料以燧石為主。石核有錘擊和砸擊之分。錘擊石核居多,又有單、雙、多台面之別。石片以錘擊石片居多,砸擊石片有一端和兩端石片。石錘有錘擊石錘、砸擊石錘和銳棱砸擊石錘。以刮削器為主,並有單直刃、單凸刃、單凹刃、兩刃、多刃、端刃等形式。砍砸器有單刃、雙刃、端刃和復刃之分,尖狀器和正尖、側尖之別。石制器特徵反映出打片以錘擊法為主,砸擊法為輔。石器的加工以復向居多,反向和正向居次,錯向和互動較少。器形以小型居多,刃口銳的居多。骨製品有打擊骨片,打制骨鏟和較少的磨製錐、骨鏟。用火遺蹟有灰燼、燒石、紅燒土塊和燒骨。
動物化石有20多種,其中哺乳動物有大熊貓、東方劍齒象、中國犀、巨貘等20種。
該遺址的地質時代屬晚更新世後期,文化時代為舊石器時代晚期。鈾系法測年為距今18000±1000年,碳14測年為距今15100±1500年。遺址在研究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的多樣性和相互關係上具有一定的意義。
相關詞條
-
馬鞍山抗日遺址
馬鞍山位於淄川區口頭鄉大口頭村南,是淄河上游的一座馬鞍形險要山峰。抗日戰爭時期,它是扼沂蒙山區通往清河區的門戶,戰略位置重要。
歷史 周邊景點 -
馬鞍山[安徽省地級市]
馬鞍山,簡稱馬,是安徽省地級市,位於安徽東部、蘇皖交匯地區,是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馬鞍山[安徽省下轄地級市]
馬鞍山市,簡稱馬,中國安徽省省轄市,安徽東部,蘇皖交匯之地,1956年10月12日設立,現轄3區3縣,總面積4049平方公里。2014年全市戶籍人口22...
地理環境 人口 行政區劃 名稱由來 歷史沿革 -
安徽馬鞍山
馬鞍山,簡稱“馬”,是安徽省地級市,位於安徽東部、蘇皖交匯地區,是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皖江城市帶...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馬鞍山風景區
馬鞍山風景區位於淄川東南部淄河鎮,是一個由粗獷雄偉的山巒疊嶂,潺潺的溪流,波光粼粼的水域,秀麗多姿的田園山莊以及馬鞍山革命抗日遺址組成的自然風景區。規劃...
介紹 特色 革命遺址 旅遊景點 -
馬鞍山森林公園
馬鞍山森林公園地處武漢東郊,南界珞瑜東路;北瀕東湖,東止九峰港,西臨喻家湖,屬於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的吹笛景區。公園成立於1993年...
公園簡介 公園歷史 公園規劃 主要景點 公園特色 -
穿洞遺址
穿洞遺址為中國西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和稍晚的史前期遺址。在貴州省普定縣城西南約5公里的新寨村一孤山上。洞穴因南北對穿而得名。1978年貴州省博物館調查發...
詳細介紹 考古發掘情況 亞洲文明之燈 穿洞人類頭骨化石與人類起源 -
淄博馬鞍山
馬鞍山,位於淄川區淄河鎮,主峰海拔616米,是一個由粗獷雄偉的山巒疊嶂,潺潺的溪流,波光粼粼的水域,秀麗多姿的田園山莊及馬鞍山革命抗日遺址組成的自然風景...
地理位置 所獲提名 歷史 紀念性建築 標誌性刻章